李收
- 作品数:8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纤维素酶
- 纤维素酶是一种重要的酶产品,主要由外切β-葡聚糖酶、内切β-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等组成,还有很高的木聚糖酶活力。生物和化学抗性非常强的天然纤维素大分子可以在这三类酶共同水解的作用下,降解成为结构简单的葡萄糖分子。这对...
- 李收
- 关键词:纤维素酶诱变育种发酵
- 文献传递
- 更昔洛韦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09年
- 更昔洛韦在秋季腹泻、病毒性支气管肺炎、流行性腮腺炎、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疱疹性咽峡炎、上呼吸道感染、小儿手足口病和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 李收黄翠翠
- 关键词:更昔洛韦带状疱疹巨细胞病毒
- 苦树生物碱成分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研究苦树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MCI大孔树脂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苦树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生物碱,分别鉴定为1-乙酰基-4-羟基-β-咔巴啉(1)、1-甲氧甲酰-β-咔巴啉(2)、4-methoxy-1-methoxycarbonyl-β-carboline(3)、1-hydroxymethyl-β-carboline glucoside(4)、dehydrocrenatidine(5)、picrasidine J(6)、5-羟基-4-甲氧基铁屎米-6-酮(7)。[结论]生物碱1和4为首次从苦树属植物中分离得到。该研究首次对生物碱1的NMR数据进行了准确全面的归属。
- 宋敬丽葛建君李收袁林王志亮
- 关键词:化学成分理化性质
- 微生物发酵生产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1年
- 纤维素酶是一种重要的酶产品,主要由外切β-葡聚糖酶、内切β-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等组成,还有很高活力的木聚糖酶活力。这三类酶的协同作用,能将具有很强化学与生物抗性的天然纤维素大分子降解成简单的葡萄糖,这对于缓解当前世界所面临的能源、粮食、环境危机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纤维素酶的微生物发酵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 李收杨平平
- 关键词:纤维素酶微生物发酵
- 一种中药饮片生产用切片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饮片生产用切片机,其涉及中药切片技术领域,包括:支架,预置在地面上;底座,固定在所述支架的上端面,且,其内部圆周布设有多个切片出口;外壳,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且其顶部圆周布设有多个与切片出口对应的...
- 李收裴明莉司展
- 文献传递
- 白花败酱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研究白花败酱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白花败酱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8,9-didehydro-7-hydroxydolichodial-1-dimethyl acetal(1)、8,9-didehydro-7-hydroxydolichodial(2)、熊果酸(3)、3-O-甲基槲皮素(4)、木犀草素(5)、山柰酚-3-O-阿拉伯糖苷(6)。结论:其中,化合物1为新裂环环烯醚萜,化合物2、4、6为首次从败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宋敬丽袁林李收王志亮
- 关键词:白花败酱ACETAL
-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吲哚美辛固体脂质纳米粒处方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优化吲哚美辛固体脂质纳米粒处方。方法:以吲哚美辛为模型药物、山嵛酸甘油酯为油相、泊洛沙姆188和聚乙二醇-12-羟基硬脂酸酯为乳化剂,以浊度、包封率、载药量为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处方中油相用量、乳化剂-油相比例、药物-油相比例。采用扫描电镜、差示扫描热分析(DSC)表征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理化性质。结果:最优处方的油相用量为0.91%,乳化剂-油相比例为1∶1,药物-油相比例为1∶5;所制吲哚美辛固体脂质纳米粒的浊度为1 025-1 030 NTU,包封率为98.94%-99.08%,载药量为2.43%-2.46%,粒径为181.5-182.3 nm,多分散性指数(PDI)为0.340-0.341(n=3);DSC结果显示吲哚美辛不是以结晶状态存在于固体脂质纳米粒中。结论:成功筛选出最优处方,制得吲哚美辛固体脂质纳米粒。
- 陈凯李收金凯赵晶郝吉福
- 关键词:吲哚美辛固体脂质纳米粒
- 中心组合效应面设计优化盐酸小檗碱包合物的制备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中心组合效应面设计在优化盐酸小檗碱-β-环糊精包合物过程中的应用。方法以盐酸小檗碱为模型药物,应用中心点效应面实验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盐酸小檗碱-β-环糊精包合物,通过相溶解度图法,溶出速度及饱和溶解度的测定对所制备的包合物进行验证。结果通过CCD设计建立二项式数学模型所优化包合物的处方为药物与包合材料的比例为1∶2.03,包合时间为2.29 h。包合常数为263.01 L/mol。与盐酸小檗碱相比较,溶解度可以提高2.98倍。结论 CDD设计可认为是寻求盐酸小檗碱-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形成包合物后可显著提高药物的溶解度。
- 徐霞李收
- 关键词:盐酸小檗碱Β-环糊精包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