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广

作品数:28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篇梗死
  • 6篇糖尿
  • 6篇糖尿病
  • 4篇抢救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急性
  • 4篇急诊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梗死
  • 3篇心肌梗死患者
  • 3篇预后
  • 3篇急性脑梗死
  • 3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二甲双胍
  • 3篇二甲双胍缓释...
  • 3篇2型糖尿
  • 3篇2型糖尿病
  • 2篇心肺

机构

  • 24篇邢台医学高等...
  • 1篇邢台市人民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4篇李广
  • 4篇张文菊
  • 4篇肖琰
  • 4篇武彦霞
  • 2篇杨明
  • 2篇任宏涛
  • 2篇宋世辉
  • 2篇高月彩
  • 2篇刘明辉
  • 1篇张萍
  • 1篇李振彬
  • 1篇张昆
  • 1篇李瑞玉
  • 1篇崔立军
  • 1篇李海芬
  • 1篇赵晔
  • 1篇刘荣格
  • 1篇韩莎
  • 1篇李少荣
  • 1篇杨东海

传媒

  • 6篇中文科技期刊...
  • 3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求医问药(下...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医学信息(下...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7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降血糖药物临床药代学分类式及比较式查询系统的开发
2011年
目的:开发降血糖药物的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分类式及比较式查询系统,以促进降血糖药物临床信息的归类总结及应用研究。方法:以《临床用药须知》等权威书籍及药物说明书作为信息数据来源;根据降血糖药物的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信息特点,采取不同的查询方法来提取显示隐藏于其中的知识和规律,根据上述情况编写软件,从上述信息资源中获取数据,分类整理,存入数据库,利用软件的查询功能对相关数据进行重新整理并显示。结果:经过相关书籍及药物说明书的检索,目前确定了常用降血糖药物25种,并将相关信息分别编入数据库的18个字段,编写软件对其进行初步分析检索,进行特征性查询。结论:通过整合现有相关信息,建立一个药物种类较全、内容齐全的数据库查询系统,为降血糖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一个新的便捷的信息查询工具。
李广
关键词:降血糖药物文字信息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020年
探究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9年6月-12月收治的58例需要接受急诊护理的患者作为常规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选取本院于2020年1月-6月收治的58例需要接受急诊护理的患者作为护理组,对患者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最终比较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护理人员护理情况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来看,护理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身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情感功能都要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护理人员护理情况评分来看,护理组的病房环境、基础护理、护理操作以及文件书写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55%,远高于常规组的86.21%,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够提高各项护理的质量,促使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进行推广和应用。
刘晓方李广
关键词:急诊护理管理
三七总皂苷联合雷公藤多苷对关节炎大鼠外周血TNF-α、IL-6、MCP-1以及胸主动脉MCP-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观察中药有效成分三七总皂苷联合雷公藤多苷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模型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以及胸主动脉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从50只大鼠中随机选取8只作为正常组,其余大鼠建立CIA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组、联合组、甲氨蝶呤组,每组8只。雷公藤多苷组给予雷公藤多苷10 mg/(kg·d)灌胃,联合组给予三七总皂苷200 mg/(kg·d)和雷公藤多苷10 mg/(kg·d)灌胃,甲氨蝶呤组给予甲氨蝶呤1.6mg/(kg·d)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共42 d。灌胃结束后次日应用液相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血清中TNF-α、IL-6、MCP-1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胸主动脉MCP-1的表达量。结果模型组血清中TNF-α、IL-6、MCP-1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各给药组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联合组均明显低于甲氨蝶呤组和雷公藤多苷组(P均<0.05),甲氨蝶呤组和雷公藤多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模型组MCP-1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各给药组MCP-1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联合组明显高于甲氨蝶呤组和雷公藤多苷组(P均<0.05),甲氨蝶呤组和雷公藤多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联合雷公藤多苷可明显降低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MCP-1水平,上调MCP-1在胸主动脉的表达,且较单用雷公藤多苷或甲氨蝶呤效果更优,提示中药有效成分配伍在抗炎、保护心血管方面具有增效作用。
焦爱军李振彬李广张绥绥李瑞玉
关键词:关节炎三七总皂苷雷公藤多苷MCP-1
经皮给药治疗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观察
2011年
目的探讨经皮给药治疗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中药敷贴穴位,通过经皮给药与单独应用西药治疗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应用经皮给药治疗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较单独应用西药治疗总有效率高,疗程短,不良反应少,而且易为小儿接受。结论经皮给药治疗较单独应用西药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肖琰张文菊李广
关键词: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经皮给药彩色高频超声
超声造影联合宫腔镜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肖琰薛梅赵晔牛卫东张文菊李广张萍李海芬
子宫异常出血是妇科的常见症状,常见原因有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增生、子宫内膜癌、宫腔内胚胎残留和凝血块等,但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困难,常规诊断手段误诊率高,并发症多。该研究采用经静脉注射造影剂利用低机械指数的...
关键词:
关键词:子宫异常出血超声造影宫腔镜诊断
血清sCD40L和Galectin-3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和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180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替耐普酶(TNK-tPA)联合血塞通急救治疗。根据疗效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血清sCD40L和Galectin-3水平。所有患者出院后均随访3个月,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多因素Logsitc回归分析影响AIS患者治疗无效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Galectin-3、sCD40L对AIS患者治疗无效及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180例研究对象中,治疗有效146例(有效组),无效34例(无效组);预后良好142例(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38例(预后不良组),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1.11%。治疗4周后,有效组的血清Galectin-3、sCD40L水平均低于无效组(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Galectin-3、sCD40L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sit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Galectin-3、sCD40L水平升高是影响AIS患者治疗无效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alection-3、sCD40L预测AIS患者治疗无效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65和0.691,特异度分别为70.08%和77.51%,灵敏度分别为62.53%和62.58%;血清Calection-3、sCD40L联合预测AIS患者治疗无效的AUC为0.784,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65.18%和81.25%。血清Galectin-3、sCD40L预测AIS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774、0.838,特异度分别为67.58%、75.36%,灵敏度分别为75.06%、80.04%,血清Galectin-3、sCD40L联合预测AIS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919,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60.05%和90.63%。结论 血清Galectin-3、sCD40L均对AIS患者的治疗无效和预后不良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且二者指标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预测效能。
王俊波武彦霞郭丹丹李广
关键词:预后转归
急诊绿色通道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探讨
2021年
对急诊绿色通道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对其临床效果与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4名,在研究开展过程中将其分为两个组别,分别为治疗1组和治疗2组,每组患者均为37人。治疗1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进行医治,治疗2组患者采用急诊绿色通道静脉溶栓治疗,并对不同治疗方式下两组患者的疾病缓解情形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2组的治疗效果优于治疗1组的患者,同时治疗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患者的预后较好。结论: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过程中,采用急诊绿色通道静脉溶栓的方式可显著改善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因此此种治疗方式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与价值。
宋世辉李广
关键词:急诊绿色通道静脉溶栓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
关于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分析
2021年
分析急诊护理流程的细化及应用,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产生的实际影响,进行急诊护理流程及护理方式临床推广价值的有效评估。方法:将2019年6月-2020年6月间急诊科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选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通过比较常规护理流程和急诊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急救效率、护理质量综合评分指标,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急救效率和护理质量的综合评分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普遍高于对照组。结果:细化急诊护理流程,有效渗透优质护理服务理念,为急性脑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显得格外重要。合理应用急诊护理流程,缩短了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介入治疗时间,进一步提高了急诊急救效率,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也将体现出急诊急救护理工作的专业性和实际的存在价值。
周建锋李广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酒石酸罗格列酮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观察
2010年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酒石酸罗格列酮治疗新诊断2 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48 例,根据血糖情况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患者空腹血糖为7.0~11.1mmol/L (26 例) ,给以二甲双胍缓释片1.5g/d,睡前顿服,酒石酸罗格列酮4mg/d,早晨顿服.乙组患者空腹血糖≥11.1mmol/L (22 例) ,并查尿酮体阴性,给以预混重组人胰岛素(诺和灵30R),皮下注射,1 日2 次,二甲双胍缓释片1 日1.5g,睡前顿服.两组患者均控制饮食及运动锻炼,观察用药前后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等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12 周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 ,但两组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甲组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酒石酸罗格列酮治疗新诊断2 型糖尿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可作为一线用药.
李广
关键词:二甲双胍缓释片2型糖尿病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研究
2020年
分析急诊胸痛患者抢救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积极改进急诊抢救工作的不足之处,认真对待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应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方法:将 2019 年 3 月-2020 年 3 月我院急诊部收治的 100 例胸痛患者作为观察研究对象,在胸痛患者抢救中应用常规化的护理流程及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统计分析科学分组后胸痛患者的抢救效果、护理服务满意度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有效应用,使胸痛患者急诊抢救效果、护理服务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普遍低于对照组。结论:应该应用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积极改进常规化护理流程中的不足之处,提升胸痛患者的抢救治疗成功率,使他们更加信任护理人员,积极配合护理管理,形成和谐的护患关系后,促进诊疗工作的有序推进。
刘晓方李广
关键词:胸痛患者抢救效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