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小秋

作品数:62 被引量:683H指数:11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2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40篇淋巴
  • 36篇淋巴瘤
  • 27篇细胞
  • 16篇细胞淋巴瘤
  • 16篇病理
  • 11篇肿瘤
  • 11篇临床病理
  • 11篇免疫
  • 10篇恶性
  • 9篇恶性淋巴瘤
  • 8篇弥漫
  • 7篇表型
  • 6篇免疫表型
  • 6篇WHO分类
  • 6篇病理学
  • 5篇血管
  • 5篇预后
  • 5篇弥漫性大B细...
  • 5篇疾病
  • 4篇阳性

机构

  • 61篇复旦大学附属...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中山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北京肿瘤医院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南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复旦大学上海...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哈尔滨血液病...
  • 1篇福建省肿瘤医...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62篇李小秋
  • 24篇朱雄增
  • 10篇周晓燕
  • 7篇陆洪芬
  • 6篇施达仁
  • 6篇王坚
  • 5篇陆锦标
  • 4篇蒋朝霞
  • 4篇叶定伟
  • 4篇盛伟琪
  • 4篇彭卫军
  • 4篇杜祥
  • 3篇石远凯
  • 3篇杨吉龙
  • 3篇郭晔
  • 3篇黄慧强
  • 3篇胡夕春
  • 3篇汪洋
  • 3篇李小妹
  • 3篇张太明

传媒

  • 16篇中华病理学杂...
  • 8篇临床与实验病...
  • 6篇中国癌症杂志
  • 2篇白血病.淋巴...
  • 2篇复旦学报(医...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肿瘤
  • 1篇癌症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中国研究型医...
  • 1篇中华医学会病...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 11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2
  • 1篇2001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淋巴瘤病理研究新进展被引量:13
2014年
2008年版WHO淋巴瘤分类出版以来的数年中,淋巴瘤病理相关的知识又有所更新。对于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人们较关注那些高度侵袭而又异质的亚型(例如: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并努力尝试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之上建立起更好的分型方法。此外,人们对于如何正确理解并处理明显的恶性淋巴瘤以及那些并不具有明确恶性行为、克隆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之间的"边界性"病变的兴趣也日益增长。另一方面,有关T和NK(T/NK)细胞的亚群构成、细胞分化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新近认识到的外周T/NK细胞淋巴瘤中的遗传学异常和信号路径调节失常,也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些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临床惰性、克隆性T/NK细胞增生性病变、特别是发生于黏膜皮肤部位者,也愈发受到人们关注。这些新的知识进展会推动淋巴瘤分类不断向前演进。
李小秋
关键词:淋巴瘤B细胞侵袭性
滤泡变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学及遗传学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 观察滤泡变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遗传学改变,探讨其与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关系.方法 对2例滤泡变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和组织病理学观察,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除CXCL13为三步SP法外,其余均为EnVision法)和EBER原位杂交方法分析肿瘤免疫表型和EB病毒感染状况,并分别以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IgH、T细胞受体(TCR)基因克隆性重排和ITK/SYK融合基因转录本表达情况.结果 2例患者均以浅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镜下观察,例1示紧密排列的滤泡/结节状淋巴组织增生,结节内无明显生发中心,肿瘤细胞以中、小透亮细胞为主.例2左颈病变也主要表现为滤泡/结节状淋巴组织增生,但右颈病变大部分区域呈现典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组织学图像.2例肿瘤细胞均表达滤泡辅助T细胞标记(CD3、CD4、CD10、PD1及CXCL13阳性).例1的EBER原位杂交阴性.例2有散在EBER阳性的反应性转化B细胞存在.分子遗传学检测示2例均有TCR基因单克隆性重排而无ITK/SYK融合基因表达.结论滤泡变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作为一种少见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形态学变型,不但免疫表型和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相似,其组织学形态也与后者有着相似或重叠之处,提示两者密切相关或存在互相演进关系.
詹鹤琴朱雄增李小秋周晓燕
关键词:免疫表型分型基因重排
结内外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免疫表型和分化特征及预后的比较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探讨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和预后并比较结内与结外的差异。方法分析142例 DLBCL 的临床病理资料,结内90例,结外52例(胃肠30例,其他22例),并随访2~108个月,制备组织芯片,并经免疫组织化学 EnVision 法染色,观察 CD10、bcl-6、MUM1蛋白的表达并进一步区分其生发中心 B 细胞(GCB 细胞)和非生发中心 B 细胞的分化特征。结果胃肠道 DLBCL 常为Ⅰ~Ⅱ期,国际预后指标评分低,预后也好于结内及其他结外 DLBCL。单个抗原的表达率,CD10为19%(27例),bcl-6为51%(72例),MUM1为58%(82例)。36%(51例)的 DLBCL 显示 GCB 细胞分化特征,64%(91例)的 DLBCL 显示非 GCB 细胞分化特征。结外 DLBCL的 bcl-6的表达(63%)高于结内 DLBCL(43%)。在不同的结外部位,甲状腺等部位多见为 GCB 细胞分化的 DLBCL;睾丸等部位多见为非 GCB 细胞分化的 DLBCL。结论 DLBCL 显示生发中心 B 细胞和非生发中心 B 细胞分化特征,结内外以及结外不同部位的 DLBCL 有着不同的生物学特征和预后。
陆锦标李小秋张培红周晓燕张太明李小妹朱雄增
关键词:淋巴瘤大细胞生发中心预后免疫表型分型
荧光原位杂交在软组织肿瘤石蜡包埋组织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6年
杨吉龙周晓燕王坚李小秋朱雄增
关键词:软组织肿瘤荧光原位杂交石蜡包埋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在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食管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基因蛋白表达与放射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59例食管癌放射治疗前食管镜活检组织VEGF和PCNA基因蛋白表达 ,分析其表达与食管癌放射治疗前临床病理资料及放射治疗预后的相关关系。结果 初步研究结果显示食管癌VEGF与PCNA表达与性别、分期及癌组织分化程度等临床因素无显著相关关系 ;总体生存率多因素分析显示VEGF表达水平具有独立的预后价值 ,未显示VEGF表达与食管癌放射治疗后局部控制率相关 ;PCNA表达与食管癌放射治疗后局部控制率和总体生存率无显著相关。VEGF与PCNA表达呈显著正相关性。结论 VEGF蛋白表达可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状况 ,且与食管癌放射治疗后总体生存率相关 ,值得深入研究。虽然PCNA表达与食管癌放射治疗后局部控制率和总体生存率无显著相关 ,但由于病例数较少 。
汪洋何少琴施学辉李小秋陆宏芬施达仁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增殖细胞核抗原食管癌
荧光原位杂交检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间变性淋巴瘤激酶相关染色体易位及其意义
2012年
目的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观察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中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相关染色体易位,探讨其在临床病理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病理科1999至2006年间病例55例(其中45例ALCL,1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以LSIALK双色分离重排探针,利用FISH法检测ALCL中ALK相关染色体易位,并与前期免疫组织化学(IHC)、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FISH检测结果显示,45例ALCL中,38例成功检测到清晰的红绿信号,其中24例(24/38,63.2%)见明显的荧光分离信号,表明存在ALK相关染色体易位,其中1例表现为ALK基因多拷贝;14例(36.8%,14/38)仅见红绿融合荧光信号,表明不存在ALK相关染色体易位;7例无荧光信号或信号太弱无法判断结果,检测失败。FISH法检测ALK相关染色体易位与前期IHC检测ALK蛋白、RT—PCR法检测ALK相关融合基因的结果基本一致(均P〈0.01)。1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病例中,均未见ALK相关染色体易位。结论ALCL是一类具有特殊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及ALK表达异常的淋巴瘤。FISH法能有效地检测出ALCL中ALK相关染色体易位,但其可能受蜡块存放时间影响较大,与IHC、RT—PCR法互相补充,有助于ALK+ALCL与ALKALCL的鉴别诊断。
黄文涛李小秋姚晓红陆永明盛伟琪陆洪芬周晓燕
关键词:易位
临床病理诊断结果分类信息代码系统的设计和应用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规范、精确疾病定义。方法 采用多项分类内容定义疾病或形态学改变。数据库设计采用SQLSERVER 2 0 0 0数据库。结果 确立临床病理诊断结果分类信息 9位核心代码 +2位附加代码系统的方案。核心代码本质为疾病属性分类命名编码 ,包含了“性质分类”、“生物行为”、“组织起源”、“形态归类”及“诊断名称序号”等。附加代码包括“标本来源”、“病理类别”两项。结论 病理诊断结果代码库可与国际医学规范术语集(SNOMED International)及国际疾病分类 (ICD)代码相对应 ,方便国内外同行进行医学信息通讯和交流 ,对推广医院信息系统标准编码 。
杜祥施达仁李小秋夏川江朱雄增王坚陈忠伟苏鹏
关键词:临床病理诊断国际疾病分类形态学改变生物行为行医
同侧腮腺混合性Warthin瘤与唾腺导管癌1例
2006年
陈彤箴李小秋朱雄增
关键词:WARTHIN瘤病例报道
维布妥昔单抗治疗CD30阳性淋巴瘤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被引量:5
2022年
维布妥昔单抗(BV)是一种抗体-药物偶联物,于2020年5月在我国获批上市,目前已经被批准用于成年CD30阳性淋巴瘤患者,包括复发难治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复发难治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既往接受过系统性治疗的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或蕈样霉菌病。目前BV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数据尚待完善。为了进一步规范BV在CD30阳性淋巴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专家组成员结合BV应用现状及已经公布的BV相关研究数据,制定了该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供临床医生参考。
李小秋赵东陆林宁晶马军
关键词:淋巴瘤CD30
恶性淋巴瘤的组织形态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众所周知,恶性淋巴瘤(以下称淋巴瘤)由一组不同类型的独特疾病构成,而这些疾病的定义和识别,又建立在对其形态、免疫表型、遗传学以及临床特点综合认识的基础之上。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淋巴瘤的诊断和研究工作也已逐渐深入到蛋白、基因层面的分子水平。
李小秋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形态分析疾病构成免疫表型分子水平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