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同建
- 作品数:41 被引量:82H指数:6
- 供职机构:九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三叶木通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被引量:7
- 2015年
- 以三叶木通试管苗下胚轴为材料,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对三叶木通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的影响,比较光照及不同抗褐化剂对防止愈伤组织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2,4-D浓度为2.0 mg/L、NAA 0.2 mg/L时,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达96.5%;黑暗处理比光照更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0.6 g/L PVP对预防愈伤组织褐化具有较好的效果;TDZ的浓度对愈伤组织的分化有着重要的影响,适合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TDZ 1.0 mg/L+NAA0.2 mg/L+PVP 0.6 g/L。
- 苏慧慧韩兴杰李同建徐玲玲徐小青胡兰英廖亮
- 关键词:三叶木通愈伤组织分化
- 基于SRAP分析苎麻及近缘种的系统学关系被引量:5
- 2010年
- 苎麻与近缘种的系统学关系一直存在争议。利用26对多态性好的随机引物,对中国苎麻属的17种9变种的共27份材料进行SRAP分子标记分析。扩增结果是26对引物共扩出368条带,其中363条为多态性带,占98.64%。聚类分析表明:(1)腋球苎麻组的腋球苎麻和苎麻组的苎麻、贴毛苎麻聚在一支并靠近系统树的根部,支持王文采苎麻组起源于原始的腋球苎麻组观点。(2)苎麻和贴毛苎麻聚在一支,支持郭安平苎麻直接起源于贴毛苎麻的观点。(3)苎麻组的青叶苎麻、微绿苎麻和大叶苎麻组的多倍体类群聚在一支,可能是由于在种间杂交导致。
- 廖亮李同建赵中伟陈玉波徐玲玲潘其辉石庆华
- 关键词:SRAP系统学关系
- 3种毛茛属植的物种内核型多样性
- 2013年
- 通过对3种毛茛属(Ranunculus)植物居群间和居群内不同个体进行核型分析,探讨毛茛属植物种内核型多样性变异规律。试验表明,匍枝毛茛(R.repens)不同居群间存在核型分化,云南德钦、丽江和中甸3居群的核型分别是2n=4x=32=8m+4sm+16st+4t(2SAT)、2n=4x=32=8m+4sm+18st+2t和2n=4x=32=8m+4sm+14st+6t(2SAT);深齿毛茛(R.pulchellus var.stracheyanus)的中甸居群出现2种细胞核型:2n=4x=32=16m+6sm+8st+2t(类型1)和2n=4x=32=12m+12sm+8st(类型2);禺毛茛(R.cantoniensis)不同居群的核型均为2n=4x=32=14m+6sm+12st。兼有性繁殖或无性繁殖的匍枝毛茛和深齿毛茛核型高度分化,仅具种子繁殖的禺毛茛的核型比较保守。因此,毛茛属种内核型多样性分化与兼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特性相关。
- 邓院芳廖亮李同建汪诗泽党成强徐玲玲
- 关键词:毛茛属无性繁殖
- 枳壳分子生药鉴别DNA片段筛选
- 2014年
- 设计特异性引物,对22份枳壳样本进行扩增、测序,利用Genious软件进行序列比对与人工校正,并查找低拷贝序列和ITS序列的杂合位点,利用Mega5.0软件构建叶绿体序列进化系统树。结果表明:acc1基因和ITS序列杂合率高,无法成功鉴别枳壳品种,叶绿体基因可以鉴别枳壳正品与伪品柚;叶绿体基因是枳壳品种鉴定的重要片段,为枳壳品种的鉴定奠定基础。
- 张鑫廖亮李同建徐玲玲韩兴杰张寿文
- 关键词:枳壳核基因叶绿体基因
- 禺毛茛多倍体复合体及其近缘类群的网状进化研究
- <正>杂交特别倾向于在处于初始阶段或初期阶段的多倍体复合体中发生,两个已分化类群间发生种间杂交常常导致复杂的网状进化关系。禺毛茛及其近缘类群包括Ranunculus chinensis(2x),R.silerifoliu...
- 徐玲玲李同建廖亮邓辉胜韩兴杰
- 文献传递
- 基因工程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被引量:11
- 2010年
- 介绍了基因工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成绩考核等几方面,提出了基因工程实验教学模式。
- 秦红霞王萍兰徐玲玲李同建
- 关键词:基因工程实验教学模式
- 三叶木通果皮中绿原酸提取工艺的正交试验优选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优选三叶木通果皮中绿原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乙醇浓度、固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90℃,固液比1∶20,乙醇浓度为65%,提取时间2h。结论该工艺操作简单、合理,可为大生产提供参考。
- 金洪光李玉全李同建徐玲玲江慎华廖亮
- 关键词:三叶木通绿原酸正交试验
- 苎麻属系统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8年
- 苎麻是我国重要的纤维植物,栽培历史悠久。但苎麻属植物的系统学研究较少,严重落后于其它经济作物。本文从栽培苎麻的起源、演化关系、染色体基数及苎麻属起源、无融合生殖4个方面概述了苎麻属植物的系统学研究成果,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 李同建徐玲玲潘其辉赖占均廖亮
- 关键词:苎麻属染色体基数无融合生殖
- 基于低拷贝核基因GBBSI的禺毛茛复合体系统进化研究
- 2014年
- 禺毛茛多倍体复合体及其近缘种系统进化关系复杂,杂交与多倍化现象同时存在。该复合体内高倍性植物的形成及扩散过程仍需进一步研究。首次克隆了毛茛属植物低拷贝核基因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I(GBBSI)基因,并利用其构建禺毛茛多倍体复合体及其近缘种的系统进化树和网状进化关系,进而证明其适合于研究毛茛属植物种下系统发育研究。结果表明:匍枝毛茛与多倍体复合体关系密切,参与了该多倍体复合体的起源和进化;禺毛茛起源于茴茴蒜和卷喙毛茛,扬子毛茛起源于茴茴蒜和匍枝毛茛;在该类群中茴茴蒜是个关键种,它在多倍体复合体中可能起着枢纽基因组的重要作用。
- 王群李同建韩兴杰廖亮徐玲玲
- 关键词:多倍体复合体系统进化
- 禺毛茛SRAP反应体系优化及引物筛选被引量:1
- 2009年
- 以禺毛茛叶片DNA为模板,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10×Buffer、Mg2+、dNTP和引物4种因素3个水平,对禺毛莨SRAP反应体系进行研究,并比较了不同浓度模板DNA、Taq酶用量对扩增效果的影响,建立了禺毛茛的SRAP最佳反应体系。结果表明,禺毛莨SRAP—PCR最佳反应体系为:20μl反应体系中,10×Buffer2.5μl,25mmol/LMg^2+2.5μl,2mmol/LdNTPs1.5μ1,5μmol/L引物1.0μl,模板量为100—200ng,Taq酶0.5U。运用该体系对10份禺毛茛进行验证,证明该体系稳定可靠,并从100个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36个引物组合。这一优化的体系及多态性引物组合为利用SRAP标记技术进行毛茛属植物分子遗传学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 赵中伟李同建徐婧廖亮徐玲玲
- 关键词:SRAP标记引物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