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伯重

作品数:87 被引量:1,163H指数:23
供职机构:香港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农业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5篇经济管理
  • 32篇历史地理
  • 10篇农业科学
  • 7篇社会学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主题

  • 15篇经济史
  • 13篇农业
  • 10篇明清
  • 9篇史学
  • 8篇农业经济
  • 8篇经济史研究
  • 6篇中国经济
  • 5篇中国经济史
  • 5篇农业经济发展
  • 5篇清代
  • 5篇明代
  • 5篇经济发展
  • 4篇中国史
  • 4篇清中叶
  • 4篇明清时期
  • 4篇国史
  • 4篇大分流
  • 3篇学术
  • 3篇研究方法
  • 3篇农业生产

机构

  • 57篇清华大学
  • 9篇中国社会科学...
  • 7篇香港科技大学
  • 7篇浙江省社会科...
  • 6篇厦门大学
  • 3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1篇宁波大学
  • 1篇密歇根大学

作者

  • 87篇李伯重
  • 3篇张天虹
  • 2篇梁晨

传媒

  • 9篇中国农史
  • 8篇清华大学学报...
  • 8篇中国经济史研...
  • 8篇清史研究
  • 6篇历史研究
  • 3篇浙江学刊
  • 3篇农业考古
  • 3篇中国社会经济...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社会科学
  • 2篇史学理论研究
  • 2篇中国学术
  • 2篇量化历史研究
  • 1篇书摘
  • 1篇东南文化
  • 1篇新华文摘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人口研究
  • 1篇文史哲
  • 1篇中国史研究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8篇2008
  • 8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 6篇2001
  • 4篇2000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历史上的经济革命与经济史的研究方法被引量:49
2001年
作者的文章《“选精”、“集粹”与“宋代江南农业革命”———对传统经济史研究方法的检讨》在本刊 2 0 0 0年第 1期上刊出后 ,引起了各方面的反响。作者将国内外学者提出的主要问题 ,在此集中作答 ,并对如何改进经济史的研究方法进一步阐发了自己的看法。本文所讨论的问题大体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涉及对一些重要理论概念的理解 ,这些概念包括近代以前中国的“经济革命”、宋代江南的农业变化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经济史上的技术进步及其与经济变化的关系等 ;第二类则主要是经济史研究中各种主要的方法及其运用 ,这些方法包括历史学方法、经济学方法、其他学科的方法 ,以及各种方法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 ,史学家只有敞开胸怀 ,努力向其他学科学习 ,不断改进研究方法 ,才能使历史学在今天所面临的挑战面前立于不败之地。
李伯重
关键词:中国经济史经济学方法
回顾与展望: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百年沧桑被引量:35
2008年
我国的经济史学的前身是传统的"食货之学",但是作为一个学科,却是在西方近代社会科学传入以后出现的。它迄今已经历了萌芽、形成、转型和发展阶段,并在此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传统,即1949年以前居于主流地位的历史主义史学传统、1949年以后确立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传统以及1978年以后形成的多元化史学传统。这三个传统都是我国的经济史学的宝贵财富,也是其"中国特色"之所在。而中国经济史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应当是既珍视自己的传统,又积极投入国际化的进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既有中国特色,又融入国际学术主流的经济史学。
李伯重
关键词:中国经济史学马克思主义史学
“桑争稻田”与明清江南农业生产集约程度的提高——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探讨之二被引量:23
1985年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农业结构发生的重要变化之一,是经济作物种植业在农业中的地位有较大的上升,而水稻种植业的地位则相对有所下降。其中,太湖地区的桑树种植发展很快,在不少地方排挤了传统的水稻种植。这就是本文所说的“桑争稻田”的现象。关于这一现象本身,以及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背景和意义,中外农史学界和经济史学界已经做了不少研究,并且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成果。但是。
李伯重
关键词:蚕桑业种桑养蚕蚕业生产蚕种蚕桑生产
资本主义萌芽研究与现代中国史学被引量:27
2000年
李伯重
关键词:中国史学历史环境社会形态
全文增补中
全球史视野中的清代中国经济——仲伟民《茶叶与鸦片:19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序
2010年
全球史研究的兴起,是近年来国际学坛上的一件大事,昭示着历史学发展过程中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仲伟民教授的这本新著,就是我国学坛对这个大事件作出的最新回应之一。依照当今国际学坛中全球史研究的领军人物奥布雷恩(Patrick K.O’Brien)教授的总结,全球史这个学科可以远溯到希罗多德。希氏开创的探究全球物质文明进步的传统,一直延续了下来。到了启蒙时代。
李伯重
关键词:全球史茶叶经济启蒙时代希罗多德世界史研究
亡国庸君能成为孩子们心中的“世界名人”吗
2001年
李伯重
关键词:世界名人孩子亡国少儿读物国货洋货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国际视野被引量:3
2007年
李伯重
关键词:社会经济史研究陶希圣
八股之外:明清江南的教育及其对经济的影响被引量:54
2004年
在近代以前的社会中 ,教育对于经济发展到底具有何种影响 ?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本文以明清江南的情况为例 ,对此问题进行了讨论。本文对明清江南的精英教育及大众教育的内容 (特别是读写能力和计算能力的培养 )、教育对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指出与以往的看法相反 ,科举应试教育并非明清教育的全部 ,而明清江南教育的发展和普及对于明清江南经济的成长和江南经济成长模式的形成 ,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李伯重
关键词:明清时期教育事业大众教育八股文
大分流之前?——对19世纪初期长江三角洲与尼德兰的比较
2021年
从亚当·斯密(Adam Smith)开始,人们就不断地对中国和欧洲的经济地位进行比较。20世纪的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在1949年以前的好几个世纪,中国民众的生活大多维持在一个"糊口水平"。但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与近代早期西欧农民相比,中国农民的生活是相当不错的。彭慕兰(Kenneth Pomeranz)在《大分流》一书中明确指出:18世纪以前,欧亚大陆的两端并不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以往的学者常常是在规模不相当的地区之间进行比较。
李伯重范·赞登周琳(译)张天虹(译)
关键词:尼德兰欧亚大陆长江三角洲
一个把自己的研究“融入世界”的学者——李伯重教授访谈录
2005年
问:拜读李先生学术简历,得知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就在<历史教学>发表文章,这让我们感到格外亲切.而且,您也插过队.1972年1月到昆明,您在中学教什么?十年文化大革命中,不少人忙于"斗人"和"被斗",而您居然在25岁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专著<北宋方腊起义>,是何背景原因,是何动力,使您在那种历史环境中仍坚持学习和著述?
李伯重梁晨
关键词:访谈录中国古代经济史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