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 作品数:229 被引量:650H指数:11
-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生物学更多>>
- 介入治疗在急症出血中的病例分析 (附35例报告)
- 急症出血,病情凶险,若抢救不及时或治疗手段不得当,瞬间即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治疗需争分夺秒,对有些内脏器官的出血,传统的临床外科或内科治疗,有时往往是束手无策,难以奏效。而介入治疗,却给此类病人带来新生。本文介绍了近几...
- 赵廷常郝刚坚永彬孙春涛李伟
- 关键词:介入治疗急症出血病例分析
- 文献传递
- 高等医学院校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内容衔接的研究与实践被引量:7
- 2002年
- 高等医学教育中的基础医学教育 ,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起点和重要阶段。课程设置和课程衔接是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和重点。为此 ,我们就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部承担的各门课程学时安排与省内外 10余所医学院校进行了调查比较 ,从精简学时、减少重复、增设选修课入手 ,对医学基础各学科的课程设置和课程衔接进行了调查分析并进行了调整 ,对学科间重复的内容进行了合并、删减 ,增加了人文科学和现代医学进展的课程 ,五个学期的总学时由 2 682学时减为 2 2 0 8学时 ,周学时从原来的 2 9学时降为 2 5学时以下 。
- 白波史清芳李伟崔运河王学春
- 关键词:医学教育课程衔接课程设置基础课程
- 毛兰素通过CCL2-CCR2信号轴介导的免疫逃避抑制食管癌细胞的恶性进展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毛兰素对食管癌(EC)细胞恶性进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本院根治手术治疗EC患者(40例)的癌组织及距离癌组织3cm处的癌旁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EC组织及细胞中CCL2、CCR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以不同浓度的毛兰素(0、10、20、40、60、80、160nmoL/L)干预ECA109细胞48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筛选最佳干预浓度;将ECA109细胞分为control组(正常培养)、毛兰素低、中、高剂量组(20、40、60nmoL/L)、pcDNA组(转染pcDNA3.1)、pcDNA-CCL2组(转染pcDNA3.1-CCL2),MTT法、平板克隆实验、Transwell小室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ECA109细胞和CD8^(+)T细胞共培养后,分为T细胞组、共培养组、毛兰素组、pcDNA组、pcDNA-CCL2组,MTT、流式细胞仪检测CD8^(+)T细胞增殖、凋亡,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CD8^(+)T细胞上清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相关蛋白(Bax)、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及CCL2-CCR2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在EC组织和EC细胞中CCL2、CCR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control组比较,毛兰素低、中、高剂量组ECA109细胞中OD_(490)值、集落形成数、迁移与侵袭细胞数、CCL2、CCR2 mRNA及PCNA、PD-L1、CCL2、CCR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凋亡率、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pcDNA组比较,pcDNA-CCL2组ECA109细胞上述指标变化均显著逆转(P<0.05);与T细胞组比较,共培养组CD8^(+)T细胞OD_(490)值、IFN-γ、IL-2、TNF-α水平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与共培养组比较,毛兰素组CD8^(+)T细胞OD490值、IFN-γ、IL-2、TNF-α水平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与pcDNA组比较,pcDNACCL2组CD8^(+)T细胞上述指标变化均显著逆转(P<0.05)。结论:毛兰素可能通过抑制CCL2-CCR2信号通路,抑�
- 王静袁兆林李伟
- 关键词:毛兰素免疫逃避食管癌
- 相溶解度法研究环糊精对奥美沙坦酯的增溶作用被引量:1
- 2018年
- 研究了3种环糊精对奥美沙坦酯药物的增溶效果。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糊精溶液中奥美沙坦酯药物含量的方法,利用相溶解度法测定了奥美沙坦酯在不同浓度的β-环糊精(β-CD)、甲基-β-环糊精(M-β-CD)、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溶液中的溶解度,并绘制了相溶解度曲线。在0~15 mmol/L环糊精浓度范围内,奥美沙坦酯的溶解度随3种环糊精浓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加,相溶解度曲线呈AL型,奥美沙坦酯与3种环糊精均是1:1的比例包合;3种环糊精对奥美沙坦酯均有显著的增溶作用且羟丙基-β-环糊精的增溶效果最佳,其次为甲基-β-环糊精和β-环糊精。
- 王云龙任强全先高李伟王慧云盛筱
- 关键词:奥美沙坦酯环糊精高效液相
- 一种香豆素类比率型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方法
- 本发明涉及荧光探针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香豆素类比率型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探针以2,4‑二羟基苯甲醛和4‑氯苯乙酸为原料,先经缩合、酰化、水解反应得到荧光母体3‑(4‑氯苯基)‑7‑羟基香豆素(CHCO),...
- 王守信沈亚龙盛筱曹书闻王军孔令栋牛艳莲李伟李瑞基秦绪隆
- 在流动血液中蜂胶黄酮对血小板活性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 2006年
- 目录:观察蜂胶黄酮对流动状态下血小板活性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12/2006-09在泰山医学院生命科学研究所完成。采用体外灌注法复制血管内膜创伤模型,正常血液流经受损膜表面后,在切应力为1000s-1时,测量血小板黏附率。以0.1g/L的黄酮磷酸盐溶液作实验组,加入25mmol/L的磷酸盐溶液作阴性对照组,同浓度的阿魏酸磷酸盐溶液作阳性对照组。结果:①血小板在基质膜表面的黏附面积百分比:实验组血小板黏附率低于阴性对照组[(10.498±2.548)%,(18.792±4.169)%,F=34.72,P<0.01];而实验组与阳性对照组[(9.933±2.647)%]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②血小板在基质膜表面的黏附状况:当血液流经盖玻片后,可观察到血小板黏附于受损膜表面。阴性对照组血小板分布密度较大,有聚集倾向。实验组血小板分布稀疏,密度较均匀。结论:蜂胶黄酮能抑制血小板的活化,降低其在受损膜表面的黏附活性。
- 李东娟王家富李伟
- 关键词:黄酮蜂胶血小板粘附
- 肝癌p53基因等表达异常及相关性研究
- 2002年
- 目的 从分子生物学及病理学角度对肝癌中抑癌基因p5 3和肿瘤标志物AFP(甲胎蛋白 )、CEA(癌胚抗原 )的表达及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 收集 4 0例肝细胞 (HCC)患者癌组织连带部分癌旁组织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5 3基因、AFP、CEA等。结果 p5 3基因癌内表达率为 80 % ,癌旁组织为 5 0 % ;AFP癌内表达率为 87 5 % ,癌旁组织为80 % ;CEA癌内表达率为 5 5 % ,癌旁组织表达不明显。结论 检测 p5 3基因 ,并与其它肿瘤标志物和相关基因一起 ,在基因水平诊断肝癌。
- 楚贻康李星李伟王学春张金池
- 关键词:肝癌癌旁组织P53基因肿瘤标志物
- 不同型号Sofia导管在脑动脉血栓直接抽吸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型号Sofia导管在脑动脉血栓直接抽吸术中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8月至2021年6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应用Sofia导管行脑动脉血栓直接抽吸术的7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基底动脉取栓患者(36例)和大脑中动脉M1段及颈内动脉取栓患者(40例)分别分为5F Sofia导管组及6F Sofia导管组,分别对比分析2组患者应用不同型号导管的脑动脉再通成功率、血栓逃逸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差值、预后、术后脑出血率及术后死亡率,并通过t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对不同型号导管组相关资料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应用5F Sofia导管在大脑中动脉M1段及颈内动脉取栓的血栓逃逸率为20.00%(3/15),应用6F Sofia导管的血栓逃逸率为4.00%(1/2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5);脑动脉再通成功率、术后脑出血率、NIHSS评分差值及良好预后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应用5F Sofia导管在基底动脉取栓组中脑动脉再通成功率为86.36%(19/22),高于6F Sofia导管脑动脉再通成功率[50.00%(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6),因6F Sofia导管再通失败采用补救措施,导致再通时间延长,良好预后率明显低于5F Sofia导管[35.71%(5/14)vs 72.73%(16/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1);术后脑出血率、血栓逃逸率和术后死亡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大脑中动脉M1段及颈内动脉闭塞首选6F Sofia导管,基底动脉闭塞首选5F Sofia导管,正确选择Sofia导管型号可降低血栓逃逸率,提高脑动脉再通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 李伟乜全民郭晖王增武宋仁兴
- 关键词:血栓脑动脉
- 心理社会因素对癌症发生发展的影响被引量:4
- 1997年
- 心理社会因素对癌症发生发展的影响王学春李伟张金池癌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人类三大致死病因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约104万人死于癌症,预计到2000年,死亡人数可能增至140万,成为各种死亡原因的第一、二位。因此,癌症的病因学、发病学...
- 王学春李伟张金池
- 关键词:心理社会因素病理
- 非小细胞肺癌上纵隔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上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进而探讨合理的淋巴结清扫手术方式。方法:分析2010年9月-2015年5月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5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行肺手术并纵隔淋巴结系统清扫术的临床资料,男317例,女188例;年龄39~77岁,平均年龄59.1岁。左肺上叶108例、左肺下叶86例、右肺上叶170例、右肺中叶27例和右肺下叶114例;病理类型:鳞癌202例,腺癌239例,其他64例。上纵隔淋巴结转移阳性92例(18.2%)。结果:不同肿瘤部位发生上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腺癌发生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56.5%(52/92)]最高。随T分期进展,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加大,上叶癌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大于肺中下叶癌者。结论:肺中下叶、T1期鳞癌患者,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小,可适当放宽手术方式。
- 李现新胡德宏赵强李伟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清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