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云絮

作品数:22 被引量:284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北京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结核
  • 13篇杆菌
  • 11篇耐药
  • 8篇分枝杆菌
  • 7篇结核分枝杆菌
  • 6篇结核病
  • 4篇多药
  • 4篇突变
  • 4篇微生物敏感性...
  • 4篇敏感性
  • 4篇骨关节
  • 4篇骨关节结核
  • 4篇关节
  • 4篇关节结核
  • 3篇荧光
  • 3篇细菌
  • 3篇耐多药
  • 3篇分支杆菌
  • 3篇MTB
  • 2篇药敏

机构

  • 12篇北京市结核病...
  • 10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河南省胸科医...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作者

  • 22篇李云絮
  • 13篇黄海荣
  • 11篇姜广路
  • 10篇赵立平
  • 10篇付育红
  • 7篇王桂荣
  • 7篇马异峰
  • 6篇刘宇红
  • 5篇于霞
  • 5篇尚媛媛
  • 5篇毕志强
  • 5篇王甦民
  • 5篇霍凤敏
  • 4篇陈素婷
  • 4篇秦世炳
  • 4篇董伟杰
  • 3篇梁倩
  • 3篇董玲玲
  • 2篇赵丽萍
  • 2篇郭艳玲

传媒

  • 7篇中国防痨杂志
  • 5篇结核病与胸部...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结核病健康教...
  • 1篇新发传染病电...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结核病与肺部...
  • 1篇2014科学...
  • 1篇2015科学...
  • 1篇第三届骨关节...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Xpert MTB/RIF和GenoType MTBDRplus技术快速诊断骨关节结核及其耐药性的研究
: 评价Xpert MTB/RIF (Xpert)和GenoType MTBDRplus(MTBDR)快速诊断骨关节结核及其耐药性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连续60例疑似骨关节结核患者的脓标本,每份...
王桂荣谷蕴婷董伟杰姜广路李云絮马异峰尚媛媛秦世炳黄海荣
关键词:骨关节结核耐药特性
2005年和2015年结核分枝杆菌乙胺丁醇耐药水平的变化
2020年
目的探讨2005年和2015年结核分枝杆菌对乙胺丁醇(ethambutol,EMB)耐药水平和突变位点的变化情况以及不同突变类型与EMB耐药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63株2005年、76株2015年的临床分离的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TB)为研究对象,采用微孔板阿尔玛蓝显色法(micro plate alamar blue assay,MABA)检测菌株对乙胺丁醇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n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然后提取核酸并扩增embB基因全序列,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分析其突变位点。结果2005年和2015年MDR对EMB的耐药率无统计学差异(x^2=0.105,P=0.745),embB突变类型变化也无明显差别(x^2=9.410,P=0.124)。2005年选取的菌株中,对EMB耐药的有57株,耐药率为90.48%。2015年选取的菌株中对EMB耐药的有71株,耐药率为93.42%。139株MDR中发现embB基因序列上有9个不同位点突变形式,embB突变型合计99株,占所有MDR的71.22%,野生型40株,占所有MDR的28.78%。突变型对EMB的耐药率为9%,野生型对EMB耐药率为75%。结论embB基因和embB306基因对检测EMB耐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舒安张婷婷霍凤敏尚媛媛梁倩薛毅李云絮王芬逄宇黄海荣
关键词: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乙胺丁醇EMBB基因
薄层凝胶TLA+PNB法培养和鉴定结核杆菌的应用评价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通过与L-J固体培养,16SrDNA核酸序列测序方法比较,评价一种快速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和鉴定方法(薄层凝胶TLA+PNB)的应用价值。方法实验样本来源于北京胸科医院疑似结核病例,包括痰样本和气管分泌物。所有的样本用NaOH/NALC方法前处理,然后离心用PBS中和后接种于L-J固体培养基和TLA+PNB固体培养基上。对培养阳性的标本,水煮法提取DNA后PCR扩增16S rDNA核酸序列并测序。最后分别计算2种培养基的敏感度,特异度,培养时间,污染率和TLA+PNB菌种鉴定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实验共包含211份临床样本。对于抗酸染色阳性的标本,培养阳性率为77.4%,而对于抗酸染色阴性的标本,L-J和TLA培养阳性率均为8.2%。TLA和L-J敏感度均为84.2%,特异度均为100%。TLA+PNB培养基在48例培养阳性的标本中发现8例NTM,敏感度为88.9%,特异度为100%。污染率TLA和L-J分别为4.7%和1.2%。平均报告阳性结果时间TLA和L-J分别为10.6 d和22.9 d(P<0.001)。结论 TLA+PNB培养和鉴定方法是一种快速、可靠、廉价的结核分枝杆菌诊断方法。在基层实验室中,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戴广明夏辉马异峰刘冠李云絮尚媛媛付育红赵雁林
关键词:细菌学技术凝胶类
Xpert MTB/RIF和GenoType MTBDRplus技术快速诊断骨关节结核及其耐药性的研究
目的评价Xpert MTB/RIF(Xpert)和Geno Type MTBDRplus(MTBDR)快速诊断骨关节结核及其耐药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连续60例疑似骨关节结核患者的脓标本,每份标本行涂片查抗酸菌、MG...
王桂荣谷蕴婷董伟杰姜广路李云絮马异峰尚媛媛秦世炳黄海荣
关键词:骨关节结核耐药
文献传递
广泛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对利奈唑胺的耐药情况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广泛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菌株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特征,探讨可能的耐药机制。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住院治疗患者的90株临床分离菌株,应用微孔板Alamar blue染色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并对所有菌株中利奈唑胺耐药相关基因rplC、rplD和23S rRNA的序列进行测定。结果 90株广泛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对常见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率高。在体外药敏检测中以1μg/ml作为耐药判读标准,其耐药发生率低(5/90,5.6%)。且发生利奈唑胺耐药相关基因突变的菌株仅有2个(2/90,2.2%),耐药相关基因突变和耐药表型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利奈唑胺耐药相关基因突变率低,且与体外耐药表型无明显相关性,该药物独特的耐药机制不易与已知抗结核药物发生交叉耐药,在用于广泛耐药结核病的治疗中有明显优势。
宗兆婧荆玮霍凤敏尚媛媛梁倩李云絮逄宇黄海荣
关键词:广泛耐药结核病利奈唑胺微生物敏感性试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质类点突变
鸟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亚种组成及耐药谱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分析我国鸟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亚种组成及其耐药谱,为治疗鸟分枝杆菌感染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hsp65基因可变3'端测序对50株鸟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亚种分析,采用微孔板Alamar Blue微量稀释法测定鸟分枝杆菌对15种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确定其药物敏感性.结果 hsp65基因可变3'端序列分析结果显示,50株鸟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均属于hominissuis亚种.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克拉霉素(98.0%,49/50)和莫西沙星(86.0%,43/50)在体外对鸟分枝杆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其次,80.0%(40/50)、70.0%(35/50)和58.0%(29/50)的鸟分枝杆菌分别对阿米卡星、利福平和利奈唑胺敏感;除1株菌株外,其余菌株均对乙胺丁醇耐药;3种注射类抗结核药物的MIC5o和MIG90值的顺序为:阿米卡星≤链霉素<卷曲霉素;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MIC5o和MIG0值的顺序为:莫西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安妥沙星=氧氟沙星.15株对利福平耐药的菌株中仅有1株鸟分枝杆菌在rpoB基因的81 bp核心区发生了非同义突变,10株对阿米卡星耐药的菌株均未发生rrs基因突变.结论 我国鸟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主要是hominissuis亚种,克拉霉素和莫西沙星在体外对鸟分枝杆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王桂荣魏国梅黄明翔霍凤敏董玲玲李云絮黄海荣
关键词:抗药性细菌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中国骨关节结核的临床特征及细菌学特性研究
2016年
【摘要】骨结核的患病率约占所有肺外结核的10%。由于从骨结核患者身上很难分离获得致病的结核杆菌,有关骨结核感染的细菌学特性,特别是流行特征的系统性描述尚未有见报道。本研究收集了来源于中国的113例骨结核患者的结核杆菌临床株,分析它们的临床特征和细菌学特性。
陈素婷赵立平董伟杰谷蕴婷李云絮董玲玲马异峰秦世炳黄海荣
关键词:骨关节结核结核杆菌骨结核肺外结核结核感染
不同报告时间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不一致的原因
2015年
目的探讨和分析使用绝对浓度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时不同报告时间结果不一致的原因。方法2010年1—6月笔者收集采用绝对浓度法于37℃含INH的L-J培养基上培养4周时无菌落生长、时间延长至6周后才生长的13株菌株(含药培养基延迟生长菌株)。这些菌株来源于11例结核病患者(2例患者的菌株在低浓度和高浓度INH时均有菌落生长);同时收集这11例结核病患者的临床敏感株作为对照菌株,共计24株菌株。进行比例法药敏试验和PCR菌种鉴定,并利用分枝杆菌散在分布重复单位(Mycobacterium interspersed repetitiveunit,MIRU)和结核分枝杆菌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ing)技术进行基因分型,并选择对照菌株和含药培养基延迟生长菌株MRIU分型不同的3株菌株进行人工模拟不同浓度INH时混合的敏感菌株和耐药菌株进行绝对浓度法药敏试验,观察不同报告时间(4周和6周)的药敏试验结果。结果24株菌株经PCR鉴定均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比例法药敏试验中13株含药培养基延迟生长菌株均对INH耐药,11株对照菌株均对INH敏感。3例患者的对照菌株和含药培养基延迟生长菌株Spoligotyping分型属于不同型别,分别为北京基因型和T2型、北京基因型和H3型、北京基因型和T2型。人工混合感染的3株菌株比例(临床株:H37Rv)小于1:128时可能会出现4周无菌落生长而6周有菌落生长的结果。结论对药物敏感性不同的结核分枝杆菌造成的混合感染,当耐药菌株的比例较低时,可能造成不同报告时间药敏试验结果不一致的情况。
谷蕴婷于霞李云絮赵立平王桂荣陈素婷黄海荣
关键词:分枝杆菌结核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发光二极管荧光适配器显微镜的实验室诊断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评价发光二极管荧光适配器显微镜检测痰涂片抗酸杆菌的检查效率。方法收集552份结核病患者或疑似患者的痰标本,以及40份来自体检者的痰标本,综合罗氏培养和显微镜检查结果,比较普通光学显微镜、传统汞灯荧光显微镜(FM)、普通发光二极管荧光显微镜(LED1)、安装了发光二极管荧光适配器的光学显微镜(LED2)在痰涂片检查抗酸杆菌方面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在150份罗氏培养阳性的痰标本中,光学显微镜法、FM法、LEDI法、LED2法检查的敏感性分别为52.7%(79/150)、66.O%(99/150)、66.7%(100/150)、67.3%(101/150);在所有173份菌阳痰标本中,光学显微镜法、FM法、LED1法、LED2法的敏感性分别为51.4%(89/173)、68.2%(118/173)、67.6%(117/173)、65.9%(114/173)。40份来自体检者的痰标本培养均为阴性,四种显微镜涂片检查结果均为阴性,即特异性均为100%。结论传统荧光显微镜和2种发光二极管荧光显微镜较普通光学显微镜在痰查抗酸菌的敏感性方面均存在明显优势护〈0.05);2种LED显微镜之间,2种LED显微镜与传统荧光显微镜之间,无论是在痰查抗酸菌的敏感性方面还是特异性方面均无差异(P〉0.05)。
姜广路马异峰李云絮付育红董玲玲赵立平于霞黄海荣
关键词:抗酸菌结核显微镜检查荧光
反相斑点杂交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建立以聚合酶链反应(PCR)为基础的寡核甘酸探针反相斑点杂交方法快速检测对利福平耐药的结核菌相关的rpoB基因突变,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CR-反相斑点杂交方法对利福平耐药的62株结核菌和对其敏感的40株结核菌进行检测,所得结果与传统药敏试验结果以及102株结核菌的直接测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62株对利福平耐药的菌株中,54株碱基突变被准确鉴定,灵敏度为87.1%(54/62),阳性预测值为100%;40株对利福平敏感的菌株均被准确鉴定,特异性为100%,阴性预测值为83.3%(40/48);准确度为92.2%(94/102)。与测序法结果符合率为99%。结论以PCR为基础的反相斑点杂交方法其敏感度和特异性均高,无假阳性结果,因此适用于大批量结核菌对利福平耐药性的初筛。
刘洋王甦民郭艳玲姜广路刘宇红付育红毕志强赵丽萍李云絮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聚合酶链反应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