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雷
- 作品数:29 被引量:58H指数:4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2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 抗HIV-1核心抗原p24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特性的初步鉴定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建立分泌抗HIV 1p2 4单克隆抗体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 ,并对其特性进行初步鉴定。方法 :以纯化的基因工程制备的p2 4抗原免疫BALB/c小鼠 ,取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Sp2 /0骨髓瘤细胞融合 ,经HAT、HT选择培养及有限稀释法进行克隆化后 ,用间接ELISA法及Dotblot对其进行筛选和特性鉴定。结果 :筛选到 2株可分泌抗HIV 1p2 4mAb的杂交瘤细胞 ,其腹水效价为 1×10 -5,亲和力为 1.7× 10 4~ 1.8×10 4mol/L ,mAb的Ig亚类均为IgG1。两株mAb与HBcAg、HCVRNA阳性血清及HIVgp4 1等均无交叉反应 ,只与HIV 1p2 4抗原阳性血清产生特异反应。结论 :成功地建立了 2株可分泌抗HIV 1p2 4mAb的杂交瘤细胞 ,为进一步研制HIV 1p2
- 侯俊胡燕朱雷沈宏辉杨健洋洪世雯貌盼勇
- 关键词:HIV-1P24抗原杂交瘤
- JM细胞分泌液体外抗病毒作用的研究
- 1998年
- 本文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对JM细胞分泌液(JMCS)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巨细胞病毒(CMV),腺病毒1型(AdV1),麻疹病毒(MLV)和小儿麻痹病毒1型(P1V)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病毒接种的同时或吸附后加入JMCS能明显地抑制HSV1、Adv1,CMV的增殖且抑制作用随JMCS浓度的提高而增强。
- 刘洪貌盼勇洪世雯朱雷白雁平鞠连才
- 关键词:体外抗病毒乙型肝炎病毒
- 慢性HCV感染患者PBMC体外Th1类细胞因子分泌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研究慢性HCV(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Th1类细胞因子的分泌,进一步了解HCV感染慢性化和肝损伤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慢性HCV感染患者PBMC72h后,ELISA检测培养上清Th1类细胞因子(IL-2,IFN-γ,TNF-α),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血清HCV RNA含量,RT-PCR检测HCV RNA亚型.结果:与正常人相比,IFN-γ在HCV RNA阴性患者中明显增高,而在RNA阳性患者中无明显升高.TNF-α则不论RNA滴度的高低均较正常人显著增高.RNA阳性患者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明显高于阴性患者.不同HCV基因型感染的患者IFN-γ,TNF-α的分泌无显著差异.结论:IFN-γ在清除病毒中起重要作用,TNF-α是引起肝脏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
- 李跃旗许鹏辉苏海滨迟淑萍朱雷戚扬李金波程云
- 关键词:C型肝炎样病毒属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类细胞因子
- 人工合成HIV多肽的抗原性比较研究
- 1998年
- 为了建立检测HIV感染的敏感方法,根据文献报道的HIV-1和HIV-2基因组核苷酸序列、氨基酸序列,利用计算机分析其亲水性和抗原决定簇位点,自行设计合成了HIV-1gp41、gp120、P24和HIV-2pg36区域的10条多肽,以此多肽作抗原包被反应板,建立了检测HI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
- 貌盼勇洪世雯何红霞胡燕杨建洋梁勇朱雷
- 关键词:抗原性抗原决定簇人血清计算机分析多肽
- 余氯控制饮水再污染效果及改进措施的研究
- 1998年
- 为了评价余氯控制饮水再污染效果、改进饮用水质量,在不含氯不耗氯水样中造成接近天然再度污染的条件,研究了不同种类和不同含量余氯对再污染微生物的杀灭效果,改进结合余氯作用,实验以DPD法测定余氯质量变化,分别采用滤膜法、双层琼脂法、常规滴定法测定水样中大肠杆菌、噬菌体f2、呼肠弧病毒等微生物存活率以评价消毒效果。
- 何红霞貌盼勇鞠连才朱雷
- 关键词:杀灭效果呼肠弧病毒污染微生物饮用水质
- SARS患者肝脾心肺组织中病毒的分离和鉴定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从SARS患者尸检肝、脾、心、肺组织中分离病毒并鉴定及评定中和抗体与SARS病程的关系. 方法:取各组织100g/L匀浆后的上清,接种非洲绿猴肾单层细胞,观察细胞病变;采用RT-RCR及序列分析等技术鉴定病毒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将收集的SARS患者早期和恢复期血清做中和实验. 结果:分别从SARS患者尸检肝、脾、心、肺等组织中分离到致细胞病变的病毒,用各组织的病变细胞提取的RNA为模板分别扩增出部分S区和N区的DNA片段,经DNA序列分析表明所有S区和N区的核苷酸序列均与GenBank上的SARS冠状病毒该区域的序列完全一致,中和实验显示所做10份SARS患者双份血清均有中和抗体效价的4倍升高,轻症患者中和抗体产生时间明显早于重症患者. 结论:从SARS患者尸检肝、脾、心、肺组织中分离到的均为SARS冠状病毒,证实SARS冠状病毒可直接侵害患者的肝、脾、心、肺脏器.所有SARS患者均可产生中和抗体,中和抗体产生时间与疾病进程有一定关系.
- 朱雷胡燕沈宏辉戚扬赵景民辛绍杰赵敏程云赵根田貌盼勇
- 关键词:SARS患者中和抗体肺组织肝脾SARS冠状病毒DNA片段
- 不同人群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分析被引量:4
- 1997年
- 为了解不同人群庚型肝炎病毒(HGV)感染状况,采用优化的HGVNS5区两条合成肽为抗原,建立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1209例不同人群血清中抗-HGVIgG,总阳性率为3.8%,其中非A~E型肝炎患者抗-HGVIgG阳性率最高,为20.5%,明显高于自然人群的0.8%和其它肝炎患者(A~E型)的3.3%,丙型肝炎患者中抗-HGVIgG阳性率亦较高,为8.0%。职业献血员抗-HGVIgG阳性率3.4%高于义务献血员0.0%。性病患者阳性率为3.6%,有静脉吸毒史的HIV感染者阳性率亦较高,为8.0%。结果表明,HGV在我国有较高的感染率;HGV可能为非A~E型肝炎的重要致病因子;职业献血员和有血液接触史者HGV感染率较高。
- 何红霞貌盼勇韩俊英白燕平鞠连才朱雷洪世雯
- 关键词:庚型肝炎病毒病毒抗体IGGELISA庚型肝炎
- 抗HIV-1 gp120 人源单链抗体的筛选和初步鉴定
- 1997年
- 抗HIV-1gp120人源单链抗体的筛选和初步鉴定何红霞貌盼勇阎锡蕴1李秀玲1朱雷侯俊田波1(解放军302医院病毒研究室,北京1000391中科院微生物所)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噬菌体抗体技术,采用PCR方法扩增抗体可变区基因,重组到表达载体,与噬菌体外壳...
- 何红霞貌盼勇阎锡蕴李秀玲朱雷侯俊侯俊
- 关键词:艾滋病毒GP120人源单链抗体噬菌体
- 抗HCV HVR1模拟合成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特性鉴定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制备抗-HCV高变区1(HVR1)合成肽单克隆抗体(mAb),并对其特性进行鉴定。方法:以固相合成的HCV HVR1合成肽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后,免疫8周龄的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取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制备抗-HCV HVR1 mAb。经HAT、HT选择培养及有限稀释法进行克隆化后,用相关的试剂盒鉴定小鼠mAb的Ig亚类;经中和抑制后用ELISA法检测mAb的特异性;用间接ELISA法检测mAb腹水的效价及相对亲和常数。结果:获得1株可分泌抗-HCV HVR1合成肽特异性mAb的杂交瘤细胞1A9G9F11。该株mAb的Ig亚类为IgG3;腹水效价为3.125×10-5;相对亲和常数为1.0×106L/mol。该株mAb与HBsAg、HBeAg、HBcAg、HAAg、牛血清白蛋白、酪蛋白和胸腺5肽均无交叉反应,与HCV HVR1合成肽-牛血清白蛋白出现特异性反应。结论:成功地建立了1株可分泌抗-HCV HVR1 mAb的杂交瘤细胞1A9G9F11,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制剂。
- 孙杰戚扬迟淑萍由莉越李瑞生刘佳朱雷程云
- 关键词:合成肽单克隆抗体
- 乙型肝炎患者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的初步研究
- 2006年
- 目的通过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乙型肝炎(乙肝)患者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初步研究各型乙肝患者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的差异。方法选择急、慢性乙肝、肝炎肝硬化(乙型)、乙肝病毒(HBV)既往感染,接种乙肝疫苗后血清乙肝病毒学标志中仅表面抗体阳性及未接种过乙肝疫苗、未感染过HBV、血清HBV标志全部阴性者共6组研究对象,每组4例,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γ-干扰素分泌细胞的数量。结果急性乙肝患者、慢性乙肝患者及急性乙肝患者、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γ-干扰素分泌细胞数量明显不同(P=0·0209及P=0·0211)。结论通过ELISPOT检测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γ-干扰素分泌细胞的数量可以了解乙肝患者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急性乙肝患者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强于慢性乙肝患者及肝炎肝硬化患者。
- 赫兢辛绍杰沈宏辉杨建洋朱雷胡燕侯俊貌盼勇
- 关键词:酶联免疫斑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