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捌

作品数:12 被引量:188H指数:8
供职机构:核工业二九〇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地球化
  • 8篇地球化学
  • 8篇铀矿
  • 5篇成矿
  • 4篇地球化学特征
  • 4篇铀矿床
  • 4篇同位素
  • 4篇锆石
  • 4篇流体
  • 4篇矿床
  • 4篇化学特征
  • 3篇定年
  • 3篇花岗岩
  • 2篇地幔
  • 2篇地幔流
  • 2篇地幔流体
  • 2篇铀成矿
  • 2篇铀矿田
  • 2篇矿田
  • 2篇矿物

机构

  • 7篇成都理工大学
  • 6篇南京大学
  • 4篇核工业二九〇...
  • 3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核工业集...
  • 1篇中广核铀业发...

作者

  • 12篇朱捌
  • 6篇沈渭洲
  • 5篇凌洪飞
  • 4篇邓平
  • 2篇祁家明
  • 2篇谭正中
  • 2篇黄国龙
  • 1篇任纪舜
  • 1篇高剑峰
  • 1篇华仁民
  • 1篇张展适
  • 1篇陆建军
  • 1篇孙立强
  • 1篇吴烈勤
  • 1篇徐争启
  • 1篇张彦春
  • 1篇刘文泉
  • 1篇尹征平
  • 1篇吴建勇
  • 1篇李坤

传媒

  • 2篇地质学报
  • 2篇铀矿地质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球化学
  • 1篇矿床地质
  • 1篇岩石学报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粤北石土岭铀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被引量:27
2006年
石土岭铀矿床位于贵东岩体东南部与寒武纪浅变质岩接触带的内带,矿区内NWW向和NNE向基性岩脉十分发育。矿体主要赋存于帽峰岩体中,呈脉状产出,并受近EW向裂隙构造控制。沥青铀矿的U-Pb年龄(135Ma)与帽峰岩体的年龄(220Ma)相差明显,但与NWW向辉绿岩脉的年龄(143Ma)十分接近。矿石中黄铁矿的初始87Sr/86Sr值(0.71315~0.72579)介于成矿期间辉绿岩的值(0.70449~0.70632)与帽峰和下庄岩体演化至成矿时期(135Ma)的值(0.75058~0.99507)之间;黄铁矿的铅同位素组成呈线性分布,为基底变质岩铅与帽峰岩体铅及辉绿岩铅之间不同程度的混合。Sr、Pb同位素组成显示出成矿组分具多来源特征;成矿流体的δ18OH2O=2.0‰~8.1‰,δDH2O=-63‰^-51‰,反映出成矿流体主要由幔源流体组成;方解石的δ13C=-8.3‰,表明矿化剂∑CO2也来自地幔。因此,幔源流体在石土岭铀矿床的形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朱捌凌洪飞沈渭洲高剑峰邓平黄国龙谭正中
关键词:地球化学同位素幔源流体成矿物质来源
诸广山南体印支期花岗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59
2012年
诸广山南体是一个由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花岗岩组成的巨型复式岩体.但先前主要依据K-Ar年龄数据,认为复式岩体的绝大部分属燕山期.本文对位于诸广山南体东部的6个岩体(白云、乐洞、江南、龙华山、大窝子和寨地,除白云和江南岩体外,其余均被认为属燕山期)采用SHRIMP锆石U-Pb法进行精确定年,测定结果分别为239±4Ma(MSWD=3.2),239±5Ma(MSWD=2.5),239±2Ma(MSWD=1.7),236±2Ma(MSWD=1.3),231±2Ma(MSWD=0.81)和231±3Ma(MSWD=1.8),表明它们都是印支早期岩浆活动产物.根据这些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相邻地区研究成果,可以认为它们形成于伸展构造环境.因此,诸广山南体中的印支期花岗岩是在华南地块和印支地块碰撞结束后不久发生的加厚岩石圈构造垮塌过程中,由位于中-下地壳部位的古元古-中元古代地壳组分通过升温减压熔融而形成.
邓平任纪舜凌洪飞沈渭洲孙立强朱捌谭正中
关键词: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定年
地幔流体与铀成矿作用研究——以诸广山南部铀矿田为例
南岭成矿带位于欧亚大陆东南缘,东南邻太平洋板块,北西接江南造山带。古生代以来,先后经历了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期等多期次的构造岩浆活动,形成了三条近东西向展布的岩浆岩带,自北向南分别为越城岭—诸广山、花山—大东山—贵东...
朱捌
关键词:地幔流体铀成矿作用同位素地球化学基性岩脉
文献传递
吐哈盆地大南湖地区层间氧化带特征及铀找矿前景被引量:2
2005年
利用前人钻孔资料并结合野外调查,研究了找矿目的层西山窑组沉积环境、岩相古地理特征、砂体厚度及空间展布;对比各岩层的后生氧化程度,确定了层间氧化带的分布范围和空间展布形态。通过对目的层砂岩岩石学和岩石化学特征的研究,初步查明了本区砂岩孔隙度、密度与其结构构造密切相关,以及氧化带中次生矿物变化和化学元素如Fe、CO2、C有、S、U、Th、Se、Mo、V等含量变化与地下水的氧化作用有关,符合水成铀矿床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圈定出氧化砂体,其底板埋深小于300m、厚度达50-100m、氧化带前锋长达60km。并在氧化带前锋发现铀矿化、硒矿化多处,初步显示该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黄国龙朱捌王建永
关键词:层间氧化带岩相古地理找矿前景古地理特征水成铀矿床吐哈盆地
粤北竹山下岩体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及其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8
2010年
竹山下岩体锆石SHRI MP U-Pb年龄为161.0±3.0 Ma,属燕山早期岩浆活动产物。该岩体的主要元素显示富硅(Si O2=76.05%~79.16%)、富碱(K2O+Na2O=7.77%~8.40%)、强过铝质(A/CNK=1.08~1.26)和低CaO/Na2O值(0.04~0.06)等特征。微量元素富集大离子元素而亏损Ba,Sr,Ce和Ti;LREE轻微亏损(LREE/HREE=0.82~1.09),Eu亏损明显(δEu=0.06~0.11),且具有较明显的四分组效应(TE1,3=1.07~1.24)。上述特征表明,竹山下岩体属于典型的壳源型花岗岩,是在地壳伸展-减薄的构造背景下,由泥质变质岩经过低程度部分熔融的方式而形成。
王联社邓平朱捌沈渭洲谭正中
关键词:SHRIMPU-PB年龄地球化学铀矿床
粤北棉花坑铀矿床蚀变花岗岩副矿物特征研究被引量:24
2014年
采用电子探针等测试方法,对采自棉花坑铀矿床特富矿体蚀变花岗岩中的副矿物,特别是富铀副矿物进行研究。蚀变花岗岩中的副矿物有锆石、直氟碳钙铈矿、铀石-钍石、磷灰石、磷钇矿、褐帘石等,其中主要富铀副矿物有铀石-钍石、磷钇矿、独居石。研究表明,热液作用能使副矿物的晶体结构和成分发生改变,甚至形成新的矿物,同时使富铀副矿物释放大量的铀进入成矿流体,如磷钇矿蚀变为磷灰石、铀钍石蚀变为铅钍石、独居石可蚀变为直氟碳钙铈矿等;磷灰石、锆石、褐帘石等副矿物铀含量较低,而且在蚀变过程中,它们保持相对稳定,且晶形完好,释放的铀量少;部分蚀变锆石出现相反情况,其铀含量不降反升。研究还表明,富铀副矿物受热液作用越强,即距热液活动中心越近,铀含量的降低越明显,释放的铀就越多,从而为铀矿床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铀源。
祁家明黄国龙朱捌伏顺成许幼叶松鑫
关键词:副矿物电子探针铀矿床
粤北下庄矿田晚白垩世辉绿玢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27
2008年
晚白垩世太平奄组辉绿玢岩位于粤北贵东复式岩体东部,呈NNE向展布。它具有相对富硅(SiO2=53.91%~56.03%)、富K(K2O=1.78%~3.02%)、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Nb、Ta、Zr、Ti亏损明显,LREE富集(LREE/HREE=9.35~10.24),基本无Eu异常(δEu=0.84~1.00),低的εNd(91Ma)值(-5.8^-9.8)、较高的[n(87Sr)/n(86Sr)]i值(0.70899~0.71525)和典型的Dupal异常铅等特征,这些明显的岛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其所处的板内环境具有明显的不协调性。这种不协调性反映,在太平奄组辉绿玢岩形成之前的漫长时期内,由于古太平洋板块及其沉积物俯冲过程中产生的流体对上覆地幔楔的交代作用而形成具有岛弧火山岩特征的富集地幔源区。太平奄组辉绿玢岩正是在晚白垩世时期地壳伸展和岩石圈减薄的构造环境下,由这种具有EMⅠ和EMⅡ混合特征的富集地幔源区部分熔融形成的。
朱捌凌洪飞沈渭洲陆建军邓平谭正中
关键词:SRPB同位素辉绿玢岩下庄铀矿田
粤北红山岩体形成时代及成因研究被引量:16
2009年
红山岩体位于诸广山岩体南部,岩性为细粒-中细粒黑云母-二云母花岗岩,锆石SHRI MP U-Pb年龄为155±2 Ma,属于燕山早期岩浆活动产物。该岩体主量元素显示其富硅(Si O2=76.08%~77.25%)、富碱(K2O+Na2O=8.78%~9.43%)、低的ACNK值(0.94~1.07)和CaO/Na2O值(0.10~0.19)等特征。微量元素特征是富集Rb、Th、U,亏损Ba、Sr、P、Ti以及具有高的Rb/Sr值(30.02~930.9)和Rb/Ba值(18.91~231.8);LREE/HREE值较低(1.99~2.40),Eu亏损明显(δEu=0.01~0.07),具有低的∑Nd(t)值(-10.2^-12.0)和古老的Nd模式年龄(1777~1923 Ma)。上述特征表明,红山岩体属于S型花岗岩范畴。笔者认为,中生代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导致粤北地区骑田岭-诸广山断裂带重新复活,红山岩体可能是在此构造背景下由古元古代地壳通过部分熔融方式形成的。
朱捌邓平凌洪飞沈渭洲谭正中
关键词:锆石SHRIMP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S型花岗岩
粤北桃村坝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成因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桃村坝花岗岩体位于粤北贵东复式花岗岩体中部。锆石U-Pb年龄为161.5±1.8 Ma(MSWD=1.7),属于燕山早期岩浆活动产物。该岩体具有稍低的硅、富铝、富碱、钾大于钠、贫钙镁和高FeO*/MgO等特征。富集Rb,Th,U而亏损Ba,Sr,Ti和Nb;LREE富集(LREE/HREE=7.39~16.4,(La/Yb)N=8.79~25.5),Eu亏损较为明显(δEu=0.44~0.59);Ga/Al比值较高(平均值为2.99),Zr+Nb+Ce+Y含量(平均为518×10-6)大于350×10-6,可归属于A2型花岗岩;εNd(t)值低,为-9.7^-8.95,Nd模式年龄为1.66~1.76 Ga;锆石的εHf(t)值为-20.0^-14.6,相应的Hf模式年龄为2.12~2.46 Ga。综合以上特征表明桃村坝花岗岩是在地壳伸展—减薄的构造背景下、由古元古代地壳组分部分熔融的方式形成。
单芝波李坤凌洪飞沈渭洲黄国龙朱捌
关键词:A型花岗岩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
诸广-下庄铀矿集区成矿过程中水-岩作用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25
2005年
诸广-下庄铀矿集区是我国最大的花岗岩型铀成矿区,本文从岩石蚀变、不同介质中稀土元素的四分组效应、方解石中碳、氧和锶同位素组成等方面系统讨论了诸广-下庄铀矿集区内与铀成矿有关的各种水-岩相互作用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得到以下主要认识:(1)铀矿田范围内成矿的花岗岩大多发生了强烈的蚀变,是水-岩作用的直接表现,晶质铀矿表面发生的溶蚀作用是铀活化的直接证据,裂变径迹特征揭示面型分布的绿泥石化是花岗岩中以类质同像形式存在的铀从花岗岩中活化出来的主要反映;(2)与铀成矿有关的花岗岩具有M型四分组效应,而沥青铀矿、黄铁矿、方解石、绿泥石和伊利石等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则具有W型或W-M混合型四分组效应,这种共轭存在的M型和W型四分组效应表明了流体-花岗岩作用是本区铀成矿作用的关键,沥青铀矿主要是从流体中沉淀成矿的;(3)矿田范围内方解石的δ13C、87Sr/86Sr及δ18O组成特征,及87Sr/86Sr与δ18O之间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揭示出本区铀成矿过程中的碳、水和铀来源不同———碳是幔源,铀是壳源,流体中的水至少有一部分是大气降水。
张展适华仁民邓平朱捌吴烈勤张彦春谭正中尹征平
关键词:水-岩作用沥青铀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