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小芳

作品数:4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正压通气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导管
  • 1篇地奈德
  • 1篇心功能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病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室
  • 1篇心室重构
  • 1篇型心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外肺水
  • 1篇血浆
  • 1篇阵发
  • 1篇阵发性
  • 1篇肾上腺
  • 1篇肾上腺素
  • 1篇衰竭

机构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朱小芳
  • 3篇李良海
  • 1篇金平

传媒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1水平与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关系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扩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水平与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84例扩心病CHF患者血浆MMP-1,快速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浆脑钠肽(BNP),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浆MMP-1水平,依据血浆MMP-1水平高低将患者分为高MMP-1组(MMP-1≥5.13 ng/mL)与低MMP-1组(<5.13 ng/mL);对患者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及左室后壁厚度(LVPWD);对血浆MMP-1水平与LVEF、LVEDD、LVFS及LVPWD的关系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与低MMP-1组比较,高MMP-1组心功能分级、血浆BNP水平、LVEDD均显著增加(P均<0.01),而LVEF、LVFS和LVPWD显著降低(P均<0.01);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血浆MMP-1水平逐渐升高,Ⅱ级、Ⅲ级、Ⅳ级者血浆MMP-1水平两两比较,P均<0.01;相关性分析结果示血浆MMP-1水平与LVEDD呈正相关(r=0.439),与LVEF、LVFS及LVPWD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441、-0.469、-0.519,P均<0.01)。结论扩心病CHF患者血浆MMP-1水平越高,心肌重构越严重,心功能分级越高。
朱小芳金平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基质金属蛋白酶-1心室重构心功能
使用肾上腺素雾化治疗气管插管拔管后患者喉部水肿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观察肾上腺素、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气管插管拔管后喉部水肿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于2009年1月至2013年4月行气管插管,拔管后出现喉部水肿的危重患者,共62例,治疗组予以肾上腺素雾化吸入,对照组予以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观察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并记录经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的持续时间。结果喉部水肿发作30 min后,试验组相比对照组的动脉血氧分压显著升高[(79.54±16.54)mm Hg vs.(68.71±12.62)mm 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显著降低[(25.11±8.37)mm Hg vs.(34.12±6.59)mm Hg]、血氧饱和度显著升高[(93.50±5.11)%vs.(82.71±11.27)%]、相比发作时呼吸频率降低频率显著增加[(15.35±5.70)次/min vs(.9.88±6.57)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未见明显变化;喉部水肿发作60 min后试验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显著降低[(24.24±6.41)mm Hg vs.(30.77±8.18)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未见明显变化;试验组患者呼吸困难持续时间显著降低[(36.29±12.38)min vs.(50.91±20.47)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未缓解行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人数均少于对照组。结论使用肾上腺素治疗气管插管后喉部水肿可迅速达到良好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朱小芳李良海
关键词:喉水肿肾上腺素布地奈德
持续正压通气联合导管消融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伴阵发性房颤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持续正压通气联合导管消融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伴阵发性房颤患者的疗效。方法:将52例OSAS伴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给予导管消融术,而观察组给予导管消融术联合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术后12个月观察患者的房颤复发、抗心律失常药使用情况、左房内径和左室射血分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房颤复发率明显减少(15.38%vs 46.15%)、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率降低(11.54%vs 42.13%);术后12个月左房内径明显缩小(33.96±2.55 vs 37.31±2.48)mm、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61.27±3.54 vs 54.04±3.22)%(均P<0.05)。结论:持续正压通气联合导管消融术可明显降低OSAS伴阵发性房颤患者的房颤复发和抗心律失常药使用量,同时改善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心脏功能。
朱小芳李良海
关键词:持续正压通气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房颤
呼气末正压通气对复苏后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不同水平的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对复苏后综合征(PRS)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记录15例实施机械通气的PRS患者在不同PEEP水平时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aO2)、血管外肺水(EVLW)、胸腔内血容量(ITBV)、每搏输出量变异度(SVV)、全心射血分数(GEF),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水平PEEP时EVLW、SVV、Sa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EVLW与PEEP呈显著正相关(r=0.572,P=0.013),SVV与PEEP呈显著正相关(r=0.498,P=0.021),SaO2与PEEP无显著相关性(r=-0.219,拟合度=0.048,P=0.032),而GEF、ITBV、HR与PEEP呈非线性相关。结论PEEP可影响PRS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使实际测得的EVLW、SVV值偏高。
朱小芳李良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