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令藻

作品数:25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农业科学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土壤
  • 9篇反演
  • 6篇地下水
  • 5篇土层结构
  • 5篇剖面
  • 5篇剖面特征
  • 5篇污染
  • 5篇污染源
  • 5篇表层土
  • 5篇表层土壤
  • 5篇采样
  • 5篇采样方式
  • 5篇采样器
  • 5篇层土
  • 4篇反演计算
  • 4篇服务器
  • 3篇地表
  • 3篇源识别
  • 3篇植物
  • 3篇植物根

机构

  • 25篇浙江大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鹏城实验室

作者

  • 25篇曾令藻
  • 15篇吴劳生
  • 13篇施加春
  • 7篇郑强
  • 4篇徐建明
  • 2篇林可聪
  • 1篇何艳
  • 1篇周鸿翔
  • 1篇任娟
  • 1篇张磊

传媒

  • 4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中国土壤学会...
  • 1篇中国土壤学会...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08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贝叶斯方法的非饱和水力参数反演研究
非饱和土壤水分模型在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对非饱和土壤水力参数的准确获取是利用模型进行可靠预测的前提。
柯凤乔曾令藻
关键词:土壤水分参数反演
一种场地有机污染物迁移过程的特征参数识别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场地有机污染物迁移过程的特征参数识别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终端、云端服务器和网站前端。本发明将化工场地原位收集的污染物浓度监测数据通过GPRS网络传输到云服务器,在云服务器中完成污染源参数的反演计算,将实时分...
曾令藻郝辰宇
文献传递
碳源、温度及水力停留时间对地下水硝酸盐的去除效果被引量:11
2014年
采用生物修复方法,通过实验室模拟试验,比较水稻秸秆、玉米芯和报纸3种不同固体碳源在不同温度和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条件下对地下水硝酸盐的去除效果,以便筛选出优质固体碳源为污染场地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以水稻秸秆和玉米芯作为碳源,硝酸盐的去除效果最佳.在初始硝酸盐质量浓度为30 mg/L(以 N 计)条件下,硝酸盐去除率均在24 h 内达到100%,并且产生的亚硝酸盐质量浓度较低,亚硝酸盐有短暂升高现象但24 h 之后降至0.1 mg/L 以下,因此水稻秸秆和玉米芯可作为较优质的固体碳源.在4个不同温度条件下(15,20,25,30℃),添加3种碳源的反硝化效果均表现为温度越高硝酸盐去除率越高,同时去除率达到100%所用时间越短,产生的亚硝酸盐质量浓度越低,而且温度在25~30℃时反硝化效果达到最优.筛选出的2种较优碳源水稻秸秆和玉米芯,在不同 HRT 条件下(6.7,10,20,40 h)均表现为 HRT 越长,硝酸盐质量浓度有显著降低,亚硝酸盐质量浓度峰值越低且降低的也越快.以玉米芯为碳源时,在不同 HRT 条件下,铵态氮质量浓度均随时间逐渐降低,在30 h 之内降至5 mg/L 以下;以秸秆为碳源时,铵态氮质量浓度则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并且呈现 HRT 越长铵态氮质量浓度累积越高,整体呈现铵态氮质量浓度高于玉米芯.以玉米芯为碳源时,pH 略低,在5~6范围内波动;以秸秆为碳源时 pH 值波动范围为6.5~7.5,更适宜微生物生长.结果证明,秸秆和玉米芯为较优质碳源,但各有不足之处,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场地水流速度、pH 等条件选择相对更优碳源,也可将二者混合使用使优势互补.
侯卫龙周鸿翔施加春曾令藻吴劳生
关键词:地下水硝酸盐去除碳源温度水力停留时间
一种便捷式表层土壤采样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捷式表层土壤采样器,包括相互连接的把柄和取样头,所述取样头包括间隔叠置的顶板和底板,顶板和底板之间靠近把柄一侧为封闭结构,其余部位开放。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分别进行水平采样和垂直采样,降低样品误差...
陶淑鑫吴劳生曾令藻施加春郑强韩江培支裕优
文献传递
污染场地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识别研究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场地重金属污染及其严重危害事件时有报道,污染场地分布与污染程度呈现上升趋势,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污染场地所造成的植被破坏、农产品污染、地下水水质恶化,已严重影响土壤生产...
施加春徐建明吴劳生曾令藻
关键词:污染场地重金属源识别
一种基于云端的填埋气采集优化控制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端的填埋气采集优化控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终端、控制终端和云端服务器。本发明基于云端的填埋气采集优化控制系统能够将填埋场运行过程中的生产数据和监测数据通过GPRS网络传输到云服务器,在云服务器中完成填...
郑强吴劳生曾令藻施加春林可聪
文献传递
一种可控采样量的表层土壤采样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控采样量的表层土壤采样器,包括相互连接的把柄和取样头,所述取样头包括相互叠置且间距可调的定板和动板,其中定板与把柄固定连接,定板和动板之间靠近把柄一侧为封闭结构,其余部位开放。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可...
陶淑鑫吴劳生施加春曾令藻郑强韩江培支裕优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模拟生物膜在多孔介质中生长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生物膜在多孔介质中生长的方法,包括孔隙结构的获取与概化、微流控芯片装置的制作、流动实验以及利用深度学习模拟系统进行模拟。本发明使用孔隙网络模型,结合微流控技术制作出能够代表真实多孔介质孔隙空间结构...
曾令藻刘南麟庄雅娟
文献传递
污染场地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识别研究
施加春徐建明吴劳生曾令藻
关键词:污染场地重金属源识别
一种便捷式表层土壤采样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捷式表层土壤采样器,包括相互连接的把柄和取样头,所述取样头包括间隔叠置的顶板和底板,顶板和底板之间靠近把柄一侧为封闭结构,其余部位开放。本发明结构简单,可分别进行水平采样和垂直采样,降低样品误差;无需手...
陶淑鑫吴劳生曾令藻施加春郑强韩江培支裕优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