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阳
-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黑龙江林业报社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用法律的尺度对新闻“望闻问切”——谈新闻侵权事件的有效应对被引量:1
- 2010年
- 近年来,因新闻侵权引起的民事诉讼案件时有发生,在这些新闻官司中,尽管不乏对媒介的不公正诉讼,但也有相当部分是由于媒介记者采访作风不严谨、责任编辑把关不严等问题导致报道偏颇或失实而引发的。因此,有必要要求新闻从业人员用法律的尺度"望、闻、问、切",以有效应对新闻侵权事件,让新闻报道不偏离法制轨道,从源头上把新闻侵权的可能降至最低点。
- 曹阳
- 关键词:侵权事件法律民事诉讼案件新闻官司采访作风
- 论报刊编辑素质的要求及培养
- 2016年
- 21世纪,人类步入了信息全球化时代,有第四媒体之称的因特网正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力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获得信息的角度和内容变得多样化,以往作为知识和信息传播的报刊如果不能再为大众所喜爰、所欢迎、所接受,势必就会没有市场,甚至无法维持现状或面临停办,因此报刊编辑必须要适应新的环境和要求,不断地开拓创新,努力培养自身的素质,才能从容面对新时代的挑战。
- 曹阳
- 关键词:报刊编辑
- 如何搭建编辑与通讯员间的交流平台
- 2017年
- 《黑龙江林业报》是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党委机关坚持弘扬森工精神,宣传森工变化,展示森工业绩,树立森工形象的专业性期刊,也是全国唯一的林业专业性报纸.根据笔者多年的报刊编辑经验,不难发现,通讯员的稿件正逐年减少,“稿荒”现象日趋明显.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和基层通讯员有关,由于通讯员数量的减少、真正起到作用的通讯员减少、原骨干通讯员的写稿减少、通讯员的培训活动减少等造成目前的状况.
- 曹阳
- 关键词:通讯员
- 深度从何而来?
- 2006年
- 如何让报道更有深度,这是新闻记者在写作之时冥思苦想、努力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的确,深度意味着力度,深度意味着可读性,深度意味着报道的成功。那么如何求深,怎样才能使自己写出的报道体现出深度呢?笔者认为,从大量的新闻实践和名作名篇中,可以总结出以下几条规律:
- 张芳芳曹阳周海英
- 关键词:新闻记者新闻实践可读性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