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蕴宁
- 作品数:33 被引量:265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 气相色谱-热转换-同位素比值质谱法测定单体氢同位素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采用气相色谱-热转换-同位素比值质谱法(GC-TC-IRMS)测定有机单体化合物氢同位素。实验中每测5个样品,需要测定1个实验室工作标样(正构烷烃C_(21)、C_(25)、C_(27)、C_(29)、C_(31)及C_(33))。通过逾4个月跟踪分析近1 100个样品发现,采用GC-TC-IRMS法测定单体氢同位素时,从使用一个新的裂解管开始,实验室工作标样中不同碳数正构烷烃达到长期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有所差异,C_(21)正构烷烃达到稳定状态最快。实验表明,严格控制仪器测试条件,选用优质材料裂解管,样品气相色谱图干净、目标化合物峰分离良好,是保证GC-TC-IRMS测定有机单体氢同位素结果准确、稳定的重要条件。
- 曹蕴宁刘卫国
- 关键词:氢同位素
- 流量自适应控制装置、质谱仪、氮同位素测定系统和方法
- 本申请属于设备的自适应控制或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量自适应控制装置、质谱仪、氮同位素测定系统和方法。流量自适应控制装置包括:流量控制模块,用于对从参考气的流量进行控制;气体控制指令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参考气和样品...
- 胡婧刘卫国曹蕴宁黎焦焦赵增浩
- 一种有机单体化合物碳同位素分析系统及相应的分析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单体化合物碳同位素分析系统及相应的分析方法,该系统包括气相色谱仪、氧化炉、还原分离装置以及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仪;有机单体化合物碳同位素分析系统在使用时,样品经自动进样器注入气相色谱仪的进样口,经过气相...
- 曹蕴宁刘卫国王政卢红选王欢业刘虎
- 一种微型多股细金属丝电动拧合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型多股细金属丝电动拧合装置,涉及机械领域,包括电机、机架、调速器、夹具轴、卡箍、底座及外壳,电机安装在机架上,机架安装在底座上,四氟材料制成的夹具轴一端同心安装在电机轴上,与电机轴过盈配合,可由电机轴...
- 曹蕴宁刘卫国
- 文献传递
- 氧化条件对样品有机碳同位素测定的影响因素讨论
- 有机碳同位素在全球变化、古气候和古环境恢复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有机碳同位素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在高温下过量的氧气中将样品有机物氧化为CO2,通过分离纯化得到纯净的CO2气体送入质谱测定其δ13C值。
- 曹蕴宁刘卫国宁有丰张庆乐王政
- 关键词:碳同位素土壤有机质
- 文献传递
- 一种硅胶层析柱支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硅胶层析柱支架,包括:底座,滑台,与底座滑动连接,滑动方向沿底座高度方向。第一通孔,贯穿滑台,其孔壁用于支撑层析柱的柱身。支撑台,设于底座与滑台之间,与底座滑动连接,滑动方向沿底座高度方向,用于托起层...
- 曹蕴宁刘卫国王政
- 半干旱区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片氧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因素
- 2012年
- 为识别半干旱区C_4植物(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叶片有机质氧同位素的组成特征及影响因素,首先,我们对陕西西安郊区的玉米样品在不同生长季节内按不同生长部位采样,将整体叶片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6月份采集样品,顶部叶片相对于底部叶片的δ^(18)O值要偏重,这一差异主要与顶部相对湿度较小有关;7月份采集样品,顶部叶片相对于底部叶片的δ^(18)O值要偏轻,这一差异主要与顶部有机质合成点叶片水的同位素组成偏负有关;7月份采样叶片的δ^(18)O值比6月份总体偏负,这一差异主要与7月份降水的δ^(18)O值相对6月份偏负有关。其次,我们对内蒙古准格尔皇甫川水土保持实验站的玉米样品随机采样,叶片按纵向和横向等间距剪切后进行氧同位素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叶片总有机质的δ^(18)O值主要受湿度控制,随着叶片的不断扩展,叶片总有机质的δ^(18)O值逐渐偏正,反映玉米生长后期环境中的湿度应高于生长初期。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比较,我们认为C_4植被有机质的δ^(18)O值随取样部位和取样时间的变化而不同,其数值既与气候因素有关,也受植物生长过程的生物化学作用的影响。这是利用植物氧同位素组成解释环境气候变化时应该考虑的问题。
- 张庆乐刘卫国曹蕴宁文启彬胡婧
- 关键词:有机质氧同位素组成相对湿度降水
- 氧化条件对样品有机碳同位素测定的影响因素讨论
- 有机碳同位素在全球变化、古气候和古环境恢复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有机碳同位素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在高温下过量的氧气中将样品有机物氧化为CO2,通过分离纯化得到纯净的CO2气体送入质谱测定其δ13C值。
- 曹蕴宁刘卫国宁有丰张庆乐王政
- 关键词:有机碳同位素土壤有机质质谱测定
- 文献传递
- 氧化条件对样品有机碳同位素测定的影响因素讨论被引量:8
- 2005年
- 有机碳同位素在全球变化、古气候和古环境恢复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有机碳同位素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在高温下过量的氧气中将样品有机物氧化为CO2,通过分离纯化得到纯净的CO2气体送入质谱测定其δ^13C值。
- 曹蕴宁刘卫国宁有丰张庆乐王政
- 关键词:碳同位素土壤有机质有机碳同位素同位素测定CO2气体
- 四海龙湾沉积物多指标反映人类活动从1850年开始显著增强被引量:2
- 2024年
- 基于全球地质记录的比对,国际人类世工作组建议20世纪中期(约1950年)为人类世的起始时间,四海龙湾沉积物曾被列为“人类世界线层型剖面”的候选地质体之一。但在1950年以前,人类已较深刻地影响了四海龙湾周围地区的环境。通过重建四海龙湾沉积物900年以来的总有机碳、总有机碳和总氮的摩尔比(C/N)、稳定有机碳同位素(δ^(13)C_(org))和Ca/Ti,以及硅酸盐矿物主要元素Si、Al和K含量的历史序列,平均分辨率约为10年,以气候变化为背景,来探究该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发现人类活动从1850年开始显著增强,在此之前的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指标变化大体符合自然规律。1850—1950年指标的变化反映出快速增长的人口破坏了植被,导致风化加剧,地表环境的演变脱离了自然轨道,表明人类活动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的地质营力,但这段时期的变化只是局地信号;1950年后,C/N持续减小及δ^(13)C_(org)持续负移,反映出在新的社会制度和先进生产力的条件下,四海龙湾周围地区的环境状态再次发生改变,这与全球地质环境的加速变化同步,可以支持国际人类世工作组所提出的“20世纪中期是人类世的起始时间”。
- 江鸿韩永明刘卫国刘卫国胡婧曹蕴宁胡婧
- 关键词:人类世人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