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断裂带
  • 5篇裂带
  • 4篇郯庐断裂
  • 4篇郯庐断裂带
  • 3篇张八岭隆起
  • 2篇中生代
  • 2篇锆石
  • 2篇锆石U-PB...
  • 2篇晚中生代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 1篇东段
  • 1篇岩浆
  • 1篇岩浆活动
  • 1篇岩石
  • 1篇岩石圈
  • 1篇岩石圈减薄
  • 1篇岩体
  • 1篇早白垩世
  • 1篇山东段

机构

  • 5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北京有色金属...
  • 1篇西北大学

作者

  • 5篇曹洋
  • 4篇谢文雅
  • 4篇牛漫兰
  • 3篇谢成龙
  • 2篇朱光
  • 1篇王敬欣
  • 1篇柳小明

传媒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岩石学报
  • 1篇2007'全...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张八岭隆起南段晚中生代侵入岩锆石U-Pb年龄
本文对张八岭隆起南段肥东-巢湖地区的一些侵入岩进行了LA-ICP-MS法单颗粒锆石U-Pb定年,为进一步研究岩石的成因提供了准确的年代学数据。
牛漫兰朱光谢成龙谢文雅曹洋
关键词:断裂带锆石U-PB年代学
文献传递
郯庐断裂带山东段晚中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郯庐断裂带山东段早白垩世发育了大量的青山群火山岩,通过对其进行主量元素、微量元素、Sr-Nd-Pb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和LA-ICP MS法单颗粒锆石U-Pb年代学的研究,首先明确其岩浆活动的具体时限,火山岩的岩石学和地...
曹洋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火山岩晚中生代
文献传递
郯庐断裂带张八岭隆起北段晚中生代岩体的成因被引量:14
2010年
郯庐断裂带张八岭隆起北段分布着一些晚中生代岩体,其侵位时间在120~128Ma之间,稍晚于同期华北克拉通内江苏徐州和安徽宿州地区(简称徐宿地区)。文章通过对上述两地区的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研究,认为张八岭隆起北段岩体的岩浆来源可能是壳-幔岩浆混合形成的,并可能经历了一定的岩浆分异作用;而徐宿地区岩浆可能与深部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有关。上述结果表明,张八岭隆起北段岩浆来源深度较华北克拉通内部徐宿地区深,断裂带内具有较强的伸展活动及岩石圈减薄程度。分析认为,断裂带的存在和活动在岩石圈减薄过程中具有诱发和促进作用。
曹洋牛漫兰谢成龙谢文雅王敬欣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晚中生代岩体
郯庐断裂带早白垩世岩浆活动与断裂带的活动关系被引量:8
2009年
文章通过收集晚中生代时期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出露的糜棱岩、火山岩和侵入岩样品的同位素年代学数据,结合区域构造应力场、断陷盆地和伸展活动时间等多方面的证据,显示了早白垩世初郯庐断裂带再次发生左行平移,之后迅速转为伸展运动,并伴随发生了大规模的岩浆岩喷发事件。与华北克拉通内部相比,断裂带内具有相对较长的演化历史和减薄程度,暗示了郯庐断裂带有着比克拉通内部更加强烈的伸展运动,为岩石圈的强烈减薄及大规模岩浆活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谢文雅牛漫兰曹洋
关键词:白垩世郯庐断裂带岩浆活动
郯庐断裂带张八岭隆起南段花岗岩LA-ICP MS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35
2008年
本文利用 LA-ICP MS 方法,对零星分布于郯庐断裂带张八岭隆起南段肥东—巢湖地区的一些花岗岩体进行了锆石 U-Pb 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西徐村北岩体、尖山岩体、西花村岩体、永丰岩体和锦张村岩体的形成年龄分别为126.9±1.0Ma、114.8±1.3Ma、108.1±1.6Ma、103.0±0.9Ma 和120.3±0.7Ma,这些花岗岩体均形成于早白垩世,但侵位时间有一定差异。与郯庐断裂带西侧的鲁西、徐淮、蚌埠地区同时代克拉通内部侵入岩相比,断裂带内岩浆活动持续的时间更长(~27Ma)。这一结果不但指示郯庐断裂带上的岩浆活动是不均一的,各地岩浆在活动的强烈程度和时间特征上均有很大的差异,而且显示了断裂带内比克拉通内部岩浆活动结束时间较晚,暗示其下岩石圈可能有更为强烈的减薄程度和更长的减薄历史。
牛漫兰朱光谢成龙柳小明曹洋谢文雅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张八岭隆起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岩石圈减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