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胰管
  • 2篇胰管结石
  • 2篇抑肽酶
  • 2篇预防术后
  • 2篇术后
  • 2篇肿瘤坏死因子
  • 2篇肿瘤坏死因子...
  • 2篇肽酶
  • 2篇外科
  • 2篇结石
  • 2篇坏死因子
  • 2篇腹腔
  • 2篇腹腔粘连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机构

  • 7篇西安市中心医...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7篇曹华梁
  • 3篇徐小平
  • 3篇岳树强
  • 3篇杨雁灵
  • 2篇何勇
  • 2篇高志清
  • 2篇刘云峰
  • 2篇赵建
  • 2篇刘洋
  • 2篇何辉
  • 2篇窦科峰
  • 2篇鱼军
  • 2篇陈勇
  • 1篇慕为民
  • 1篇王重民
  • 1篇于永亮
  • 1篇张衡
  • 1篇赵军杰

传媒

  • 2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04
  • 4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西安市6635例狂犬病暴露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分析西安市2016-2017年来6 635例狂犬病暴露者流行特征,探讨相关危险因素,为狂犬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狂犬病暴露者按年龄、性别、职业、暴露时间、暴露地点、暴露动物、暴露部位、暴露级别和处置及发病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10月为狂犬病暴露高发季节,共暴露4 038例,占60.86%;犬和猫为主要致伤动物,占66.25%和30.49%;暴露男女比为1∶1.19;20~岁及10~岁年龄组暴露最多,占33.56%和16.38%;暴露者以自由职业者、学生及服务业从业者居多,分别占总26.36%、21.75%和15.33%;暴露地点主要在家中,占67.94%;暴露部位以上、下肢为主,分别占43.48%和38.63%;以Ⅲ级暴露为主,占80.24%;暴露后规范处置率达100%,狂犬病疫苗接种率达100%,疫苗全程接种率为99.83%,Ⅲ级暴露后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率为52.95%。结论西安市面临着严峻的狂犬病防控压力,其狂犬病暴露流行病学特征与周边地区及陕西省全省不尽相同,有自己的特点,应重点加强宠物犬猫的免疫与管理,消灭流浪犬猫;针对不同人群特点加强狂犬病预防及处置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其预防意识和认知水平;进一步加强犬伤处置门诊规范化建设。
郭敏锋曹华梁赵军杰徐海煜范永志鱼军
关键词:狂犬病流行病学
胰管结石的外科分型及处理对策被引量:69
2004年
目的 探讨胰管结石的外科分型并根据外科分型制定相应的有效处理对策。方法 结合文献对 33例胰管结石的诊断及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不同类型胰管结石治疗方法与结果 ,提出胰管结石的外科分型和处理对策。结果 根据影像学 (B超、ERCP、CT)检查结果和手术探查结果 ,将胰管结石分为四型 :(1)Ⅰ型 :结石主要位于胰头部 ,主要处理方法是采用内镜取石 ,介入治疗失败或疗效不佳可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 (Whipple手术 ) ;(2 )Ⅱ型 :结石主要位于胰体部 ,主要处理方法是采用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吻合 (Puestow手术 ) ;(3)Ⅲ型 :结石主要位于胰尾部 ,主要处理方法是采用胰尾部加脾切除 ;(4 )Ⅳ型 :结石广泛分布于头、体和尾部主胰管 ,主要处理方法是采用Puestow Gillesby和胰颈部离断 ,胰管探查取石加胰管两断端空肠Rous en Y吻合手术。 结论 正确的术前及术中诊断、分型 ,结合针对性的个体化处理对策在慢性胰腺炎导致的胰管结石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陈勇何勇赵建刘洋刘云峰曹华梁何辉高志清窦科峰
关键词:胰管结石外科分型回顾性分析介入治疗
抑肽酶和白细胞介素-1β抗体预防术后腹腔粘连的实验研究
2003年
目的:研究抑肽酶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抗体预防小鼠术后腹腔粘连的能力。方法:以BALB/c小鼠为动物模型,1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四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抑肽酶治疗组,IL-1β抗体治疗组,抑肽酶联合IL-1β抗体治疗组,经过同一标准的腹膜损伤手术后,分别在关腹前腹腔内灌注生理盐水及抑肽酶和相应抗体。术后20d将小鼠处死,观察腹腔内粘连的情况,通过对粘连的程度、位置以及粘连类型的综合评价得出粘连分数。结果:抑肽酶联合IL-1β抗体治疗组的平均粘连分数和2—3级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无一例小鼠出现腹壁切口疝。结论:抑肽酶和IL-1β抗体能够预防术后腹腔粘连形成,有利于病人的早日康复。
杨雁灵曹华梁徐小平岳树强
关键词:抑肽酶白细胞介素-1Β抗体术后并发症腹腔粘连
抑肽酶和肿瘤坏死因子-α抗体预防术后腹腔粘连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研究抑肽酶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抗体预防小鼠术后腹腔粘连的疗效。方法 96只BALB c小鼠随机分成 4组 :生理盐水对照组、抑肽酶组、TNF α抗体组、抑肽酶联合TNF α抗体组 ,每组 2 4只。经过同一标准的腹膜损伤手术后 ,分别在关腹前腹腔内灌注生理盐水及抑肽酶和相应抗体。术后 2 0d将小鼠处死 ,观察腹腔内粘连的情况 ,通过对粘连的程度、位置以及粘连类型的综合评价得出粘连分数。结果抑肽酶联合TNF α抗体组的平均粘连分数和 2— 3级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 (P <0 .0 1)。结论抑肽酶和TNF α抗体能够对术后腹腔粘连形成起预防作用。
杨雁灵曹华梁徐小平岳树强
关键词:抑肽酶肿瘤坏死因子Α腹膜粘连小鼠
肿瘤坏死因子α抗体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抗体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 12 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 (A组 ,40只 )、缺血再灌注组 (B组 ,40只 )和TNF α抗体处理组 (C组 ,40只 ) ,于肝脏缺血 60分钟 (再灌注开始 )及再灌注1h、3h、6h、12h后 ,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丙二醛 (MDA)含量及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肝脏缺血再灌注后 ,肝脏瘀血明显 ,B组血清ALT和MDA含量均较A组明显增高 (P <0 0 1) ;与B组相比 ,C组肝组织瘀血减轻 ,血清ALT和MDA含量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TNF α抗体可以抑制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所致的炎症反应 ,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杨雁灵曹华梁徐小平岳树强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缺血再灌注围手术期处理
胰管结石影像特点及临床处理策略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胰管结石影像学特点及选择治疗策略。方法 对 4 3例胰管结石的影像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总结结石分布部位、大小、胰管形态学特点、诊断方法和内科保守治疗方法、ERCP取石以及外科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结果  4 3例胰管结石经影像学诊断 4 2例 ,1例术中探查发现 ;其中B超确诊 2 0例 ,CT 10例 ,ERCP 12例。结石位于胰头部 10例 ,胰体、尾部 2 9例 ,广泛分布 4例。对2 0例位于胰体、尾部的单发胰管结石患者行内科保守治疗 ;6例结石位于胰头部者行ERCP乳头切开取石 ;17例患者胰管结石为多发 ,且广泛分布 ,大小在 0 .8~ 2 .5cm ,并伴有胰管形态学改变 ,经手术治疗痊愈。结论 B超、CT或ERCP是确诊胰管结石较理想的方法 。
陈勇何勇赵建刘洋刘云峰曹华梁何辉高志清窦科峰
关键词:胰管结石影像学并发症慢性胰腺炎
准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适宜大小的切口。方法 :对 2 6例小切口 (4.9~ 6 .0 cm)胆囊切除术 ,5 3例准小切口(7~ 9cm )胆囊切除术 ,3例传统大切口 (10~ 12 cm及以上者 )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手术所用平均时间是 ,准小切口小于传统大切口小于小切口。 2 6例小切口胆囊切除者 ,术中拉钩将十二指肠球部拉破裂者 1例 ,将十二指肠球部浆膜拉撕裂者 1例 ,将肝方叶实质拉破裂者 1例 ,将肝方叶包膜拉成包膜下小血肿者 4例 ,由于大网膜与肝右叶包膜粘连而使肝右叶包膜被拉钩拉撕脱者 2例。术中胆囊动脉结扎滑脱或扯脱出血者 2例。切口下角由锐角拉成弧形者 2 0例。术后切口下角皮肤发黑者 17例。 5 3例准小切口胆囊切除者 ,术中拉钩拉伤肝方叶形成包膜下小血肿者 1例 ,由于大网膜与肝右叶粘连将肝右叶包膜牵拉撕脱者 1例。 3例传统大切口胆囊切除者 ,术后胆囊床渗漏胆汁 1例。结论 :准小切口是胆囊切除术的适宜大小的切口。传统大切口 ,损伤大 ,不美观。小切口 ,口径太小 ,显露太差 ,操作不便 ,历时较长 。
慕为民张衡鱼军王重民于永亮曹华梁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小切口大切口微创外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