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亚琴
- 作品数:9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语言文字更多>>
- 心灵和谐:新时期高校道德教育的价值指向和发展向度被引量:1
- 2012年
- 心灵和谐的价值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逐渐彰显,心灵和谐也成为高校道德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向。文章从反思高校道德教育实践出发,认为影响高校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原因在于高校道德教育实践中对心灵的关注流于形式,缺少对生活意义与体验的引领,缺乏对心灵和谐的真正重视,使得道德教育呈现出知性化倾向;接着从道德教育发展的个体价值层面和社会价值层面指出心灵和谐是新时期高校道德教育的价值指向,并提出心灵和谐教育是新时期高校道德教育向微观发展的重要向度,同时在此基础上探讨高校心灵和谐教育发展的原则和内容。
- 曹亚琴
- 关键词:心灵和谐高校道德教育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理性反思
- 2015年
- 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和研究者,马克思主义认同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内在需求。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认同,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与方法的认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应有之义。由于外界对马克思主义学科的认知与评价的偏见,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本身还存在不足;还由于多元文化的挑战和教师队伍的个体特质等多重纬度,都会弱化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认同。面对这种现状,可通过完善学科、夯实平台,解决困难、强化归属,努力践行、提升能力等途径,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认同。
- 曹亚琴
-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 论心灵和谐的内涵与类型被引量:2
- 2014年
- 心灵和谐是人的主观状态,是通过自我意识达到的一种和谐状态。它是人在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内在知、意、情等要素相互协调、运行流畅的状态,是动态与静态的统一。从静态上看,它是以自我意识为主导的心灵内在各要素的相互协调并适应外在世界的状态。从动态上看,它是以自我意识为主导的心灵内在各要素从和谐发展到不和谐再到和谐的动态发展过程。心灵和谐既包括个体心灵和谐,亦包含群体心灵和谐。个体心灵和谐反映的是个体的心灵状态,是群体心灵和谐的起点和基础;群体心灵和谐是存在于群体心理的、和谐反映客观事物的普遍特征,会直接影响个体的心灵和谐状态,二者辩证统一、紧密联系,体现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 曹亚琴
- 关键词:心灵和谐
- 增强“概论”课实效性的思考和探索
- 2013年
-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可充分凸现"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可从理论讲解注重联系实际,彰显教师独立人格;教学方法注重互动和综合,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营造民主的教学环境,充分展现师生的自由思想等三个方面进行尝试,以此提高概论课程的实效性。
- 曹亚琴
- 关键词:实效性
- 从失衡到和谐:人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冲突中的心灵解析被引量:4
- 2010年
-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由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的张力与冲突过早地展开,使得国人遭遇难以言喻的心灵阵痛与失衡,主要表现为意义追寻之迷惘型、情感冷漠之失落型、需求满足之虚假型、精神乌托邦之虚妄型。从文化的视角探究原因,主要是工具理性的蔓延使价值理性作用式微,以及对价值理性的尊崇从而拒斥工具理性。告别心灵的"失衡",应确立辩证意识,观照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协调发展并见之于行动,这是实现心灵和谐的思维逻辑与行为方式。
- 曹亚琴
- 关键词:心灵和谐
- 冲突与博弈:现代人心灵失衡的文化因素探微
- 2012年
- 在传统与现代的博弈中,国人遭遇前所未有的阵痛,呈现出"失落型"、"怀乡型"、"异乡型"的心灵失衡状态,从文化的视角探究其原因,主要由文化的特性在现实文化中的态势决定。在人的主体性的发展过程中,文化作为塑造心灵成长的强大力量之一,它的合理发展是抚慰内心不安,满足精神幸福的需要。
- 曹亚琴
- 关键词:心灵和谐传统文化现代文化
- 历史嬗变中的心灵和谐问题解读
- 2015年
- 心灵和谐是和谐社会发展的诉求,同时也是人们保持幸福心态的心理基础。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心灵和谐问题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经历了从依恋—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单一性依附的阶段,再发展到压抑—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建国初期的抑制性束缚阶段,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又进入破茧—改革开放后的自主性张扬阶段。对于在民族复兴的过程中自主性心灵和谐问题的凸现,我们要以积极的行动应对。应以幸福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心灵和谐的制度保证和教育引导,让人们感受到"圆满"的幸福。
- 曹亚琴
- 关键词:心灵和谐
- 论主体性的文化属性被引量:1
- 2012年
- 人一出生就置于一个文化世界中,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主体性作为人的本质属性,其形成和发展也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换句话说,文化是形成、发展人的主体性的土壤和气候。因此从文化视野去研究人的主体性是很必要的。
- 曹亚琴
- 关键词:文化主体性
- 红色资源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协同论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红色资源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具有目标适配性、价值同向性和内容融合性。通过剖析红色课堂实践教学、红色参观实践教学、红色线上实践教学等红色资源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协同运用的实践,以期从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正确把握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关系、完善考核和评价机制、拓展校内外和线上线下红色资源以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方面,优化红色资源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协同。
- 曹亚琴谌映君
- 关键词:红色资源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