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桂一 作品数:12 被引量:28 H指数:3 供职机构: 大连市中心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心率变异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通过分析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者无症状期间的心率变异(HRV),研究心率变异(HRV)对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诊断为不明原因晕厥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行直立倾斜试验(HUTT)检查,将研究对象分为阳性组32例(VVS组)、阴性组28例(非VVS组),两组于无任何不适症状期间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两组24 h HRV时域及频域指标值后比较,阳性组的患者24 h HRV中SDNN(117.19±25.20)ms、SDNNi(50.88±12.90)ms、PNN50(5.84±5.30)ms、r MSSD(33.59±13.00)ms、TP(1769.05±831.40)Hz、VLF(1591.10±734.30)Hz、LF(513.17±262.80)Hz、HF(309.51±226.80)Hz明显低于阴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HRV对VVS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曲桂一 张姝兰 李敬涛 翟晓艳 于红玲关键词:血管迷走性晕厥 晕厥 心率变异性 典型Brugada综合征伴明显下壁导联心电图动态变化一例 被引量:1 2021年 患者男性,40岁。以"发作性意识丧失2年"入院,常规心电图示Brugada综合征Ⅱ型改变(V2导联呈"马鞍型"ST段抬高)并伴下壁导联S波增宽,升支与T波升支相连,ST段难以辨认。动态心电图显示心电图呈动态变化,尤其当心率减慢时,V2导联呈下斜型ST段抬高(Brugada综合征Ⅰ型改变),下壁导联S波变得更宽,与T波升支融合,几乎变为一条斜线,并伴有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发生。安置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预防心脏性猝死,随访1个月,程控发现患者发生4次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3次转复成功,1次自行终止。结论:典型Brugada综合征伴下壁导联心电图动态变化,似乎更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 张姝兰 强佳琪 曲桂一 李世军 李敬涛关键词:心血管病学 BRUGADA综合征 室性心律失常 平板运动试验阳性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平板运动试验阳性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126例患者临床资料,依据CAG结果将其分成真阳性组和假阳性组,比较两组之间在年龄、性别、冠心病危险因素、ST段偏移的导联数及偏移程度的差异;统计真阳性组患者病变支数在性别上的相关性;分析未达到目标心率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结果]①平板运动试验真阳性为59.52%,其中男性为67.5%,女性为40.5%。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的几率增大;病变支数在性别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真、假阳性组在患者年龄、性别及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ST段损伤性抬高患者真阳性率为100%;ST段下移真阳性主要同时发生肢体和胸前导联且下移>0.2 cm,假阳性主要集中在女性及肢体导联且下移≤0.1~0.2cm,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未完成目标心率真阳性患者中,患多支病变较多,其病变狭窄程度较重。[结论]平板运动试验阳性是诊断冠心病的一种理想的非创性筛查方法,运动中应结合患者年龄、性别、冠心病易患危险因素、运动量大小及心电图ST段偏移导联数、程度等因素,才能更好地提高冠心病确诊率。 苏琪 吕东月 翟晓燕 曲桂一 王艳龙 高舒航关键词:平板运动试验 心电图 冠脉血管造影术 冠状动脉疾病 动态心电图对窦房结功能的心电生理分析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检测窦房结功能方面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62例怀疑有窦房结功能异常的心脏病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食管电生理检查、阿托品试验,比较3种检查对窦房结功能检查结果差异性。结果3种检查结果中,房室传导2∶1、窦房结恢复时间、矫正窦房结恢复时间、房室结有效不应期比较,动态心电图与食管电生理检查和阿托品试验不存在差异(P>0.05);患者的心电生理参数异常,房室传导2∶1、窦房结恢复时间无差异性(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可以对患者的窦房结功能做出评价,为医师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 曲桂一 张姝兰 李敬涛 夏振伟关键词:动态心电图 心脏停搏 心电生理 血管迷走性晕厥者无症状期间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研究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者无症状期间的自主神经功能状态。方法选择本院97例经直立倾斜试验(HUTT)证实为VVS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6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于无任何不适症状期间,分别行深呼吸心率差、卧立位血压差及24 h心率变异(HRV)测定自主神经功能的检查。结果 VVS组的深呼吸心率差(19.47±9.59),与对照组(26.44±17.89)相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卧立位血压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VVS组24 h HRV中时域指标:SDNN、SDNNi、PNN50、r MSS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频域指标:TP、HF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VVS患者无症状期间的自主神经功能异常。 曲桂一 张姝兰 李敬涛 于红玲 翟晓艳关键词:血管迷走性晕厥 自主神经功能 心率变异性 150例平板运动试验阳性患者冠脉造影结果分析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0例平板运动试验(TET)阳性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真阳性组与假阳性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的差异;统计真阳性组患者病变支数与性别的相关性;比较两组ST段偏移导联的差别;分析两组的运动试验参数与CAG的关系。结果①平板运动试验真阳性率为60%,其中男性为64.29%,女性为47.37%。②在真阳性组中男性患单支、双支及多支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下壁导联ST段改变假阳性率高(P<0.05)。④运动总时间、最大ST段下移幅度、ST段下移出现时间及ST段下移持续时间的比较显示,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平板运动试验是一项诊断冠心病较理想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如果运动中结合多项运动参数全面综合分析,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乔洁 苏琪 曲桂一 吕东月 闵哲关键词:平板运动试验 心电图 冠脉血管造影术 冠心病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预测消融靶点临床应用价值 2016年 目的 比较常规心电图(ECG)及动态心电图(DCG)预测射频消融靶点的价值.方法 选取频发单行性室性心律失常的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根据常规心电图(ECG)和动态心电图(DCG)预测消融靶点,成功射频消融手术后,两种检查预测的靶点位置分别与成功消融靶点位置进行对比.结果 ECG组预测靶点准确率(73.3%)高于DCG组(4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依靠ECG预测的靶点消融可靠性高于DCG. 曲桂一 张姝兰 李敬涛 夏振伟 冯磊关键词:心电描记术 导管消融术 平板运动试验诱发ST段抬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诱发ST段抬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我院11例无心肌梗死而TET诱发ST段抬高患者,分析其TET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结果 1例CAG未见固定狭窄。10例均有不同程度冠脉病变(其中1例为单支病变,9例为多支病变),有8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达90%以上。ST段抬高导联与缺血相关冠状动脉有良好的对应关系。结论无心肌梗死者TET诱发的ST段抬高,提示冠脉痉挛或冠脉严重狭窄,且指示的缺血区域与病变冠脉一致。 李敬涛 张姝兰 赵兴伟 吕东月 乔洁 苏琪 董敬 闵哲 曲桂一关键词:平板运动试验 ST段抬高 冠状动脉造影 侵入性心脏电生理检查在快速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究侵入性心脏电生理检查在快速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选择本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80例,将其视为研究对象并以简单随机法分成对照组、观察组,一组40例。对照组采取体表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并对心电图做出分析诊断心律失常类型,观察组采取侵入性心脏电生理检查对快速心律失常进行诊断,观察射频消融手术治疗效果评价对比两种检查对心律失常诊的断率。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诊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P<0.05。对40例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其中33例患者均有间断心悸而接受侵入性心脏电生理检查诱发试验后,明确诊断房室结折返心动过速21例、12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另外7例患者则因为间断性心悸接受侵入性心脏电生理检查未诱发出心律失常,加用异丙肾上腺素后心律失常发生进而明确诊断,经射频消融治疗后效果良好。而对照组经常规体表心电图分析则显示,提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5例、房性心动过速12例,房扑5例,房室折返8例,按照诊断结果进行射频消融手术部分效果不加,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结果与体表心电图分析结果不一致。与观察组相比较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体表心电图检查,侵入性心脏电生理检查在诊断心律失常中能够取得更理想的效果,其操作简单、准确性较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曲桂一 张姝兰 李敬涛 夏振伟关键词:侵入性 心电图 心律失常 388例鼾症患者心电图分析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通过鼾症患者与无鼾症者的心电图分析,探讨异常心电图与鼾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鼾症组和对照组各388例进行心电图检查对比,分析两组之间的心电图变化。结果鼾症组中房性期前收缩、房颤、束支阻滞、房室阻滞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性期前收缩、ST-T改变的发生率鼾症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鼾症可引起多种异常心电图改变,其发生机制与打鼾时呼吸暂停引起的低氧血症有关。 乔洁 张姝兰 毕莎莎 吕东月 闵哲 曲桂一关键词:鼾症 心电图 冠心病 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