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景洪标

作品数:53 被引量:200H指数:9
供职机构:济南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济南军区总医院院长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9篇细胞
  • 16篇肿瘤
  • 14篇病理
  • 13篇免疫
  • 12篇临床病理
  • 11篇上皮
  • 8篇蛋白
  • 8篇乳腺
  • 7篇胃癌
  • 7篇基因
  • 6篇上皮细胞
  • 6篇文献复习
  • 6篇腺癌
  • 6篇免疫组化
  • 6篇肌上皮
  • 6篇复习
  • 5篇组织化学
  • 5篇临床病理观察
  • 5篇免疫组织
  • 5篇免疫组织化学

机构

  • 44篇济南军区总医...
  • 7篇北京军区总医...
  • 4篇广州军区广州...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山东大学
  • 2篇济南市第五人...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解放军第15...
  • 1篇宁夏回族自治...
  • 1篇山东省交通医...
  • 1篇山东协和学院

作者

  • 53篇景洪标
  • 22篇耿明
  • 13篇曹永成
  • 12篇邰艳红
  • 8篇刘晓红
  • 7篇郑金锋
  • 6篇皋岚湘
  • 6篇丁华野
  • 4篇戴观荣
  • 4篇王翠翠
  • 3篇丁彦青
  • 3篇王兴友
  • 3篇蒋艳霞
  • 3篇王琳
  • 3篇尹迎春
  • 3篇周露婷
  • 3篇倪家连
  • 3篇张建平
  • 3篇李培峰
  • 2篇吕学明

传媒

  • 11篇诊断病理学杂...
  • 7篇临床与实验病...
  • 4篇实用医药杂志
  • 3篇局解手术学杂...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国际病理科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8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8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重复囊肿合并原发性腺癌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胃重复囊肿合并原发性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分析1例胃重复囊肿合并原发性腺癌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改变及病理组织学特征,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肿瘤位于左上腹脾胃韧带间,大小8 cm×8 cm×6 cm,呈类圆形,与胃大弯浆膜层紧密相连,但与胃腔不相通。肿瘤呈囊性,壁厚、充满黏稠物质,基底部与大弯相连约6 cm。镜下囊性肿块内衬胃黏膜,有发育良好的囊壁,依次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部分区域发生癌变,病理诊断为"中分化腺癌,侵及囊壁浆膜层和胃肌层"。结论胃重复囊肿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性疾病,发生恶性肿瘤非常罕见,大多数为腺癌,少数为鳞癌。为防止恶变,重复囊肿即使无症状也应及时手术切除。
王翠翠景洪标刘晓红曹永成耿明
关键词:胃腺癌临床病理特征
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的胃肉瘤样癌1例被引量:2
2016年
患者男性,39岁。因胃区疼痛15天伴黑便2天入院。查体:中度恶病质,贫血貌。胃前区可触及巨大肿物,质硬,
景洪标
关键词:肉瘤样癌破骨细胞样巨细胞
胃癌、胃黏膜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p16和p53蛋白的表达被引量:19
2003年
目的 检测p16、p5 3突变蛋白在胃癌、胃黏膜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病变中的表达 ,探讨抑癌基因与胃癌发生的关系及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结果 p16、p5 3蛋白在胃癌、胃黏膜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显著。结论 p16蛋白缺失和p5 3蛋白突变与细胞异型性和生物学行为改变有密切关系。
耿明曹永成邰艳红王兴友蒋艳霞刘晓红景洪标
关键词:胃癌胃黏膜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P16P53蛋白
颅底斜坡区域良性脊索细胞瘤1例报道被引量:1
2016年
良性脊索细胞瘤(benign notochordal cell tumor,BNCT)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脊索起源的良性肿瘤,作为一个新的病变实体,2013年才被收录入WHO软组织和骨肿瘤分类中。目前骨科、病理学和放射学医师对该肿瘤认识不足,而且在发病部位、组织病理学和放射学上,BNCT和脊索瘤极为相似,因此,BNCT极易误诊为脊索瘤,造成过度治疗[1]。
景洪标
关键词:斜坡肿瘤
骨外粘液样软骨肉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06年
邰艳红景洪标耿明王展宏(校对)
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2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2007年
目的探讨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2例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标记,并通过相关文献复习,对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1例发生于足底,1例发生于乳腺。光镜下肿瘤呈分叶状,边界清。细胞为圆形及短梭形,成束状排列于黏液样基质中,局部可见围血管形成玫瑰花结样结构。部分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免疫表型:vimentin、NSE、Syn均呈阳性;例1EMA灶性阳性,例2阴性;S-100蛋白、CgA及CK均阴性。结论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为罕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具特异性的组织病理学特点。主要发生于四肢,少数可发生于实质器官,至今未有乳腺原发病例报道。部分肿瘤细胞可发生间变导致诊断困难,须与脊索瘤、骨内软骨肉瘤、化生性癌及黏液性肿瘤等鉴别。
邰艳红景洪标耿明
关键词: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免疫组织化学
气管上皮-肌上皮癌的临床病理学观察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观察气管上皮-肌上皮癌(epithelial-myoepithelial carcinoma,EMC)的临床病理学、影像学特点,探讨其免疫组化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组织学、免疫组化及组织化学技术对1例气管EMC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标记,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形态和免疫组化特点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患者男性,25岁,肿瘤病理组织学表现为分叶状生长,管状和实性区混合存在。瘤细胞由上皮和肌上皮细胞组成,呈双层腺管样结构。免疫组化染色示:上皮细胞CK、EMA均(+),肌上皮细胞SMA、S-100、p63、HHF35、GFAP均(+),管状结构周围PAS染色(+)。结论原发于气管的EMC十分罕见,影像学具有一定特征,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该肿瘤的诊断,应与多形性腺瘤、肌上皮瘤、嗜酸细胞瘤、腺样囊性癌等鉴别;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预后较好。
郑金锋马淑芳景洪标耿明袁耒
关键词:呼吸道肿瘤上皮-肌上皮癌气管免疫组化
FHIT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异常甲基化和表达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检测FHIT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异常甲基化和表达,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乳腺癌新鲜组织标本和配对的癌周正常乳腺标本共90例,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FHIT基因的异常甲基化和蛋白表达。结果:90例乳腺癌组织中,有38例发生了甲基化,阳性率为42%。FHIT基因的甲基化和乳腺癌的临床分期相关,P<0.01,和淋巴结转移状况不相关,P>0.05。32例表达FHIT蛋白,阳性率为36%。FHIT蛋白表达和乳腺癌的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状况相关,P<0.05。FHIT基因的异常甲基化和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FHIT基因的异常甲基化和蛋白失表达是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频发事件,两者可以作为预测乳腺癌发展进程的有效标志。甲基化可能是引起FHIT基因失活并进而导致乳腺癌发生的重要机制。
景洪标邰艳红王永胜
关键词:乳腺肿瘤甲基化基因
甲状腺乳头状癌c-erbB-2、nm23及p53蛋白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 (PTC)中c erbB 2、nm2 3及p5 3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84例PTC中c erbB 2、nm2 3及p5 3蛋白的表达。结果  84例PTC中 ,c erbB 2、nm2 3及p5 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 8%、6 0 %和 17%。阳性程度与细胞异型性显著相关 ,与肿瘤大小无关。c erbB 2和nm2 3蛋白的表达依甲状腺外浸润和转移情况的不同差异显著 ,而c erbB 2和p5 3蛋白的表达在不同的组织学类型中差异显著 ;c erbB 2与nm2 3、p5 3蛋白的表达显著相关。结论 PTC中c erbB 2蛋白过表达、nm2 3蛋白低表达是其易于浸润和转移的原因之一 ,c erbB 2和p5
邰艳红景洪标曹永成蒋艳霞耿明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C-ERBB-2NM23P53
原发性肝细胞癌以及近癌旁组织微血管密度CD105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 研究肝细胞癌(HCC)及其近癌旁组织微血管密度(MVD-CD105)分布,探讨MVD-CD105在HCC、近癌旁组织的分布规律、临床意义以及CD105标染HCC组织微血管的特异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3例HCC组织、近癌旁组织MVD-CD105,比较HCC组织和近癌旁组织MVD-CD105分布特点及其与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 63例HCC及其近癌旁组织血管CD105阳性表达率为100%,近癌旁组织表达强度高于癌组织(χ2=9.184,P<0.01).HCC组织MVD-CD105为(58.37±21.45)/0.74mm2,近癌旁组织为(81.62±19.86)/0.74mm2,近癌旁组织MVD-CD105分布显著高于癌组织(t=2.438,P<0.05).HCC组织中的MVD-CD105阳性表达分布与肿瘤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1).近癌旁组织的MVD-CD105阳性表达分布与肿瘤TNM分期及2年存活时间有关(P<0.05).结论 CD105标染HCC组织MVD未体现出肿瘤微血管标染特异性.HCC组织MVD-CD105高表达、分布意味着肿瘤的局部转移和进展.CD105分子不能作为抗肝癌肿瘤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的靶标,但肝癌MVD-CD105的检测对于后续综合治疗有指导意义.
张建平胡三元倪家连景洪标
关键词:肝细胞癌癌旁组织微血管密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