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昌文彬

作品数:18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历史地理
  • 5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7篇政治
  • 3篇政治家
  • 3篇政治实践
  • 2篇大学生
  • 2篇德育
  • 2篇战时
  • 2篇政治理论
  • 2篇政治理论课
  • 2篇诗人
  • 2篇诗人气质
  • 2篇述论
  • 2篇气质
  • 2篇理论课
  • 2篇毛泽东
  • 2篇民生
  • 2篇抗战
  • 2篇抗战时期
  • 1篇大跃进
  • 1篇代工
  • 1篇道德

机构

  • 10篇孝感学院
  • 4篇四川大学
  • 3篇湖北工程学院
  • 1篇湖北孝感学院

作者

  • 17篇昌文彬
  • 2篇韩自强
  • 1篇刘长征
  • 1篇景文萍

传媒

  • 4篇孝感学院学报
  • 1篇民国档案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求索
  • 1篇延安大学学报...
  • 1篇毛泽东思想研...
  • 1篇理论月刊
  • 1篇前沿
  • 1篇思想教育研究
  • 1篇青年思想家
  • 1篇伊犁教育学院...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7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战时期鄂西后方“二五”减租述论
2012年
为了建立巩固的抗日后方,1941-1943年,时任湖北省政府主席的陈诚在鄂西28县推展"二五"减租。这次减租,尽管遭受到大地主的强力反弹,中小地主的软反抗,佃农的冷漠,更由于国民党政权属性所在,并不彻底,但由于陈诚之强力及湖北省政府在政策制定、舆论宣传、方法步骤上的精心布置,减租工作还是取得了比较积极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鄂西农村社会矛盾,安定了民生,稳定了后方。
昌文彬
毛泽东的诗人气质与政治实践
2001年
毛泽东被誉为“浪漫型诗人领袖”。磅礴、奔放的诗人气质铸就了毛泽东藐视一切困难和敌人的豪迈气魄。这是其成就缔造人民共和国赫赫功业的重要基础。但同时 ,远离客观现实、虚幻理想的诗人气质 ,又是其发动“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的重要个体特质因素。大政治家兼大诗人双重人格的毛泽东既创造了人间奇迹 ,又陷入深刻的悲剧之中。
昌文彬景文萍
关键词:诗人气质政治实践毛泽东政治家大跃进文化大革命
“成都设领事件”中蒋介石、刘湘对日态度变化探微
2013年
1936年,日本企欲在成都设置领事馆,图谋将其势力扩张至中国西南。日之图谋危及蒋介石把四川、大西南作为民族生存基础和复兴根据地的对日战略,触及蒋对日妥协退让之忍耐底线,这是蒋对日逐渐转向强硬的起点;在中共帮助和川人坚强抗日意志震慑下,刘湘从设领问题上"联日"和"反日"的矛盾中走向反日。这个反日方向在四川的初步确立是全民族抗战兴起的一缕晨曦。
昌文彬
关键词:蒋介石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原因新探被引量:1
2002年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是孙中山与苏俄战略利益互补的需要。这就决定了国共合作不是以"平行"方式来实现。非"平行"方式的合作是主义之争的曲折表现,也是孙中山对国共合作复杂而微妙心理的反映,这为日后国民党右派势力清党反共埋下了种子。又由于国民党左派和中共力量始终没有形成对右派势力的比较优势,加之国共合作的迅速实现超过了两党党员的心理承受能力而致相当程度的思想混乱,这些注定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的不可避免。
昌文彬
关键词:国共合作孙中山共产主义三民主义民生主义
抗战时期鄂西后方现代金融网络建立与业务激活
2012年
抗战时期,因应军事的需要,随湖北省政府"建设新湖北"战略之鄂西经济建设的全面展开,鄂西后方逐步建立起以恩施和老河口为金融中心,以湖北省银行为主导,以湖北省银行各分支机构、县银行、县合作金库及信用合作社为主体,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交通银行等各在鄂分支机构为补充的现代金融业,并得到比较快的发展。其中,以湖北省银行分支机构最多,初步形成了覆盖鄂西后方的金融网络,在存款、放款、储蓄等常规业务上最为活跃,并代理省金库,拥有有限货币发行权,对鄂西后方政治、经济发展的作用最为突出。
昌文彬
关键词:抗战时期金融业
盛宣怀辩被引量:2
2004年
盛宣怀一生复杂而矛盾,集封建性、近代资产阶级性、买办性、民族性于一身,但盛推动了中国近代工商业由"官办"向"官督商办"的体制转换,是这一颇具改革与创新意义"官督商办"体制的倡导者、策划者、实践者和代表人物之一。盛宣怀与洋商有斗争,有妥协,但妥协是斗争中的妥协,是企业竞争中的妥协,并不影响其所创所督办企业的民族性。
昌文彬刘长征
关键词:官督商办盛宣怀代工工商业买办策划者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的特点及其分析被引量:2
2000年
准确认识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的特点并加以分析 ,对高校的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其特点表现为 :一是道德价值观的多维性 ;二是道德灵魂的浮躁与冲撞。这是由社会时代的大环境和校园内外的小环境决定的。它折射出时代与社会及高校教育对象的成熟与进步 。
昌文彬
关键词:道德价值观高校思想道德德育
毛泽东诗人气质与政治家实践的互动被引量:2
2007年
毛泽东是大诗人、大政治家。诗人的人格使毛泽东作为政治家获得了文化上的优越;磅礴气势、浪漫想象的诗人气质铸造了毛泽东藐视一切困难和敌人的气概,这也是政治家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政治家的实践和功业又使毛泽东获得了他人无可企及的创作素材,使其把中国的诗词艺术推到新高度。毛泽东诗人气质始终贯穿在其政治实践之中,当其天才的想象与历史逻辑的轨迹吻合时,毛泽东创造了奇迹;当他天才的想象和历史逻辑的轨迹错位时,灾难也是不可避免的。解构这个过程将是站在一个新的视角解读毛泽东。
昌文彬
关键词:毛泽东诗人气质政治实践互动
陈诚主政湖北研究(1938-1944)
基于军政配合以利抗战的需要,1938.7-1944.7,陈诚任湖北省政府主席6年。其间,由于军事方面的原因,按国民政府意图,曾由陈诚受权严立三(1938.7-1940.8)、朱怀冰(1943.3-1944.7)代行省主席...
昌文彬
关键词:政治家
1940年成都“抢米”由民变转化为政治事件的考察被引量:2
2005年
1940年3月14日,在抗战大后方成都发生“抢米”事件。此事件之所以震惊一时,是因为国共两党都将事件定性为对方策划制造的政治事件。60多年过去了,今天对此事件作理性考察,其实事件本身是一场因天灾而致粮食减产、因抗战而至入川人口暴增、政府征粮过重,更严重的是巨额游资的囤积居奇等一系列复杂因素激起的自发性民变。这场民变却由于国共两党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更由于整个抗战时期国民党方面“限制共党之发展”的基本方针所在,国民党方面认定此事件系共产党煽动,并借此镇压中共四川地下组织。由此引发中共激烈反弹,认定此事件纯系国民党特务蓄谋策划制造以嫁祸。于是,一场本为自发性的民变事件转化为国共摩擦的政治事件。但国共均能把摩擦控制在两党合作不遭破裂的限度内,反映了国共对民族利益的共同体认。
昌文彬
关键词:民变政治事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