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一泓
- 作品数:9 被引量:57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一种含有海藻提取液的手工皂及其制作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海藻提取液的手工皂及其制作方法。该方法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橄榄油5~10份,椰子油5~15份,茶油1~5份,氢氧化钠2~5份,氢氧化钙1份,海藻提取液50~100份,鲸蜡5~10份,壳聚糖1~3份...
- 黄鹭强卢玉栋徐慧莲方一泓师艺冰
- 文献传递
- 茶树菇子实体多糖的分离纯化和免疫活性研究被引量:27
- 2006年
- 茶树菇(Agrocybe aegerita)子实体经热水提取,Sevage法脱蛋白质,乙醇沉淀,Sephadex G-100和DEAE-Sephadex A-25柱层析得到茶树菇纯多糖ACPS。采用薄层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对ACPS进行化学结构分析。结果表明,ACPS是1种分子量为11863的酸性多糖,其多糖、还原糖和糖醛酸含量分别为91.09%、10.05%和4.73%。动物试验结果表明,ACPS能显著增加正常小鼠的脾脏重量,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具有显著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 方一泓余萍李薇户勋
- 关键词:茶树菇分离纯化免疫活性
- 茶树菇子实体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
- 本文以茶树菇子实体为原料,对茶树菇多糖的提取工艺、分离纯化、理化性质、结构以及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采用超声波辅助热水提取法提取茶树菇水溶性多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确立了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时间30min,超...
- 方一泓
- 关键词:茶树菇分离纯化生物活性免疫活性
- 文献传递
- 茶树菇多糖抗氧化性能的研究被引量:22
- 2009年
- 采用水提醇沉的方法从茶树菇子实体中提取茶树菇粗多糖,经DEAE-Sephadex A-25柱层析得到茶树菇纯多糖。研究茶树菇粗多糖的还原能力及清除亚硝酸根的作用,考察茶树菇纯多糖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以此来评价该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茶树菇多糖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性能,对亚硝酸根,羟基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
- 余萍郑立群方一泓
- 关键词:茶树菇抗氧化活性自由基
- 水稻抗性蛋白诱导及抗病机理研究
- 2007年
- 水稻感病品种"汕优晚3"和抗病品种"福优晚3"分别以稻瘟病菌诱导(试验组)和无菌培养(对照组)后,取其叶片进行蛋白质的提取和纯化,4种蛋白质提取液经Sephadex G-100柱(60 cm×1.5 cm)分离均得到2个峰,通过抑菌试验发现只有抗病试验组的提取液对稻瘟病菌的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试验还发现4种蛋白质提取液的氨基酸种类和含量有很大差别,PAGE电泳结果显示其蛋白谱带也发生了变化。
- 方一泓林婉珍余萍
- 关键词:水稻抗病机理
- 凤眼莲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的探讨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研究从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中提取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以乙醇为溶剂,采用浸提法和超声波法提取凤眼莲总黄酮,通过单因素实验比较两种提取方法;并对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浸提法提取凤眼莲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乙醇5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3h、料液比1:40,总黄酮提取率4.30%;超声波法提取凤眼莲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乙醇50%、提取时间30min、料液比1:40、超声功率320W,提取率5.09%;凤眼莲总黄酮清除.OH的能力比甘露醇强,而清除.O2-的能力低于Vc。结论:超声波法是提取黄酮类物质较为理想的途径,凤眼莲总黄酮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
- 余芳丽余萍户勋方一泓
- 关键词:凤眼莲总黄酮抗氧化性
- 一种含有海藻提取液的保湿膏霜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海藻提取液的保湿膏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首先将海藻提取液、首乌藤提取液按重量份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水浴加热添加三乙醇胺、吐温‑80、玻尿酸、氨基酸保湿剂、甘油、山梨醇、维生素E得水相A液;另一反应器中按重...
- 黄鹭强卢玉栋师艺冰郑珊瑜徐慧莲方一泓
- 文献传递
- 甘薯蔓割病菌对甘薯的诱导抗性和PR蛋白的性质测定被引量:1
- 2007年
- 甘薯"3048"和"福薯二号"分别喷以甘薯蔓割病菌诱导,取其叶片进行蛋白质提取.抑菌试验表明只有"3048"甲壳胺包衣膜实验组同时具有较明显的抑制蔓割病菌丝萌发和凝集活性的作用.经氨基酸组分和质量浓度的测定推测PR蛋白表达抗性基因与氨基酸的组分有密切联系.
- 户勋余萍方一泓李薇
- 关键词:甘薯诱导抗性PR蛋白
- 一种酶解分离一体机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酶解分离一体机,属于酶解分离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三个主支撑杆,三个主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壳,外壳的内表面黏合设置有加热层,且加热层的顶部连通设置于外部加热装置,外壳的内部固...
- 吴长机方一泓陈玉婷卢玉栋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