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理学
  • 3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电解质
  • 5篇聚合物电解
  • 5篇聚合物电解质
  • 4篇电导
  • 4篇电导率
  • 3篇导电
  • 3篇有效介质理论
  • 3篇离子
  • 3篇介质
  • 2篇导电机制
  • 2篇原位复合
  • 2篇原位复合法
  • 2篇离子电导率
  • 2篇改性
  • 2篇PEO
  • 1篇导电性
  • 1篇氧化乙烯
  • 1篇乙烯
  • 1篇原位改性
  • 1篇正交

机构

  • 9篇中南大学

作者

  • 9篇戴潇燕
  • 7篇潘春跃
  • 5篇巢猛
  • 3篇徐先华
  • 2篇张倩
  • 2篇袁云兰
  • 2篇高金环
  • 1篇黄可龙
  • 1篇王小花
  • 1篇阎建辉
  • 1篇冯庆
  • 1篇王丽君

传媒

  • 2篇电源技术
  • 1篇精细化工中间...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应用化学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共聚改性制备聚丙烯酸锂基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被引量:2
2006年
采用溶液共聚的方法,在聚丙烯酸锂(PAALi)基体上引入具有高介电常数的丙烯腈(AN)和具有链柔顺性的丙烯酸丁酯(BA)结构单元,合成了P(AALi-AN-BA)共聚物,将其与低温共熔盐LiX(LiClO4-LiNO3-LiBr共熔盐)混合并熔融得到高盐固态聚合物电解质P(AALi-AN-BA)/LiX。红外光谱,差热,热重和交流阻抗等技术表征的结果表明:较PAALi相比,P(AALi-AN-BA)具有更好的成膜性,溶解性和热稳定性。P(AALi-AN-BA)/LiX的电导率比PAALi/LiX在较宽温度范围内都有明显提高。当P(AALi-AN-BA)与LiX的质量百分比为25∶75时,得到的电解质室温电导率可达7.51×10-5S·cm-1(20℃)。
巢猛潘春跃袁云兰徐先华戴潇燕
关键词:聚合物电解质电导率
原位复合法制备P(AALi-AN-BA)/LiX/SiO_2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导电性被引量:4
2006年
共聚单体丙烯酸锂(AAL i)、丙烯腈(AN)、丙烯酸丁酯(BA)聚合的同时前驱体正硅酸乙酯(TEOS)水解缩合,在聚合物基体原位生成S iO2粒子,添加复盐L iX(L iC lO4-L iNO3-L iB r共熔盐)后制备了P(AAL i-AN-BA)/L iX/S iO2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用IR和DTA-TG对其进行了表征,采用交流阻抗法研究了电解质膜的离子导电性能。结果表明,原位复合S iO2后体系的热稳定性提高,锂离子传输表观活化能Ea明显降低,电导率增大,当S iO2添加量为10%,L iX含量为75%时,体系的室温电导率达到最大值6.26×10-4S/cm(20℃)。
潘春跃巢猛王丽君戴潇燕徐先华
关键词:原位复合SIO2聚合物电解质
低温共熔盐LiClO_4-LiNO_3-LiBr的制备与表征
2006年
选取5种常见锂盐LiClO_4、LiBO_2、LiAc、LiNO_3和LiBr,熔融复合后形成共熔盐。通过两次正交实验优化锂盐配比,制备了一种新型低温共熔盐。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差热分析(DTA)对共熔盐的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当熔盐组成为LiClO_4∶LiNO_3∶LiBr=3∶4∶2(摩尔比)时,其室温电导率最高(3.1110^(-4)S·cm^(-1)),熔点最低(128℃)。熔盐的组成对其电导率和熔点有很大影响。制备低温共熔盐应尽量选择晶格能低、熔点低的锂盐。
巢猛潘春跃袁云兰徐先华戴潇燕
关键词:离子电导率正交实验
CSPE导电性增强机制与修正的EMT离子导电模型
本文以无机粒子加入到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中所得有机/无机复合型固态聚合物电解质(CSPE)中无机粒子作用机制与CSPE导电性变化规律为研究内容,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有效介质理论(Effective medila...
戴潇燕
关键词:有效介质理论离子电导率导电机制无机粒子
文献传递
偶联剂原位改性SiO_2提高PEO/LiClO_4/SiO_2电导率被引量:7
2006年
以聚环氧乙烷/高氯酸锂络合物(PEO/L iC lO4)为基体,前驱体正硅酸乙酯(TEOS)在基体中水解缩合的同时加入偶联剂KH560改性原位生成的S iO2,制备了PEO/L iC lO4/KH560-S iO2聚电解质膜,采用SEM、AFM、DSC和交流阻抗方法研究了改性前后聚电解质膜的表面形貌、结晶度和电导率。结果表明,改性S iO2在PEO中分散均匀且粒径仅为35 nm,不同S iO2含量下改性后的聚电解质膜电导率均比改性前明显提高。当S iO2质量分数为10%时,PEO/L iC lO4/KH560-S iO2的电导率达到最大值4.8×10-5S/cm(30℃)。
潘春跃巢猛王小花戴潇燕
关键词:PEO聚合物电解质偶联剂电导率
复合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导电增强机制与导电模型被引量:1
2006年
主要讨论了复合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的导电增强机制,并结合近几年的相关文献,详细介绍了有效介质理论、构象熵理论和动态键合渗透理论3种具有代表性的导电理论,对其适用范围、优缺点等进行了评述。通过对这些导电机理的探讨,有助于加深对复合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导电行为的理解。
张倩潘春跃戴潇燕高金环
关键词:导电机制有效介质理论
原位复合法制备TiO_2/(PEO)_8LiClO_4聚合物电解质被引量:8
2006年
以聚氧化乙烯/高氯酸锂络合物((PEO)8LiClO4)为基体,通过钛酸四丁酯的水解缩合反应在基体中原位生成TiO2粒子,制备了TiO2/(PEO)8LiClO4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采用SEM、DSC和交流阻抗方法分别研究了电解质膜的表面形貌、热性能和离子导电性能。结果表明,原位生成的TiO2粒子均匀分散于PEO基体中。复合TiO2后电解质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结晶度降低。电解质膜的离子导电行为满足Arrhenius方程,并在5%TiO2含量时体系的电导率出现最大值5.5×10-5S/cm(20℃)。以此膜为电解质组装的全固态聚合物锂电池放电时电压平稳,2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保持在107 mAh/g。
戴潇燕潘春跃冯庆巢猛
关键词:聚合物电解质TIO2原位复合
反胶束微乳法制备无机功能纳米材料被引量:8
2003年
介绍了微乳法制备无机纳米粒子的一般实验室方法 ,讨论了影响粒径及其分布的有关因素。比较了微乳液法与传统的制备方法的优劣 ,探讨了无机功能纳米材料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研究工作的展望。
阎建辉黄可龙戴潇燕
有效介质理论离子导电模型的修正被引量:2
2007年
针对现有有效介质理论(EMT)导电模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对复合固态聚合物电解质(CSPE)导电性增强机制的分析,引入新的无机填料界面层离子导电模型及模型参数,对EMT离子导电模型进行修正。采用原位复合法制备聚环氧乙烷(PEO)基聚合物电解质,通过实验测定样品离子电导率与无机填料SiO2含量之间的关系,应用现有的EMT离子导电模型和修正后的EMT离子导电模型分别对样品的离子电导率与无机填料含量关系进行计算,将计算数值与实验数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修正后的EMT离子导电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潘春跃张倩戴潇燕高金环
关键词:有效介质理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