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高蓉
- 作品数:7 被引量:94H指数:5
- 供职机构:大连水产学院水产与生命学院农业部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农业部海洋水产增养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皱纹盘鲍“足萎缩症”幼鲍超微结构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利用超薄切片电镜技术对2005年春季大连养殖场患“足萎缩症”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i)幼鲍足、吻、外套膜、肝胰腺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足肌肉组织、吻组织、外套膜组织细胞内出现典型的病理变化。肠组织细胞内出现外膜包裹的聚集大量α糖原颗粒的包涵体。鳃组织细胞内线粒体形态异常,含有类晶格微丝结构,病变细胞间出现α糖原颗粒累积包涵体,说明病变细胞内出现严重的代谢障碍。肝胰腺组织损伤最为严重,超微结构显示为大量空泡结构和淀粉样物质,已无可识别的细胞结构。同时在足肌肉组织细胞间隙发现大量的直径为45~55nm的病毒样颗粒,在吻细胞肿胀的内质网中发现80~110nm的病毒样颗粒,具有囊膜,囊膜厚度约为2nm。
- 于金海王品虹李春艳徐高蓉常亚青
- 关键词:皱纹盘鲍超微结构
- 刺参一种囊膜病毒的分离及其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24
- 2005年
- 利用电镜负染技术检测发病的养殖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Selenka)]组织提取液.观察发现,提取液中存在大量病毒样粒子,该病毒粒子近似球形,具有囊膜.囊膜内可见高电子密度的核心结构.完整的病毒粒子直径为80~100 nm,囊膜厚6~10 nm,核心结构直径35~45 nm,呈六边形.应用超薄切片技术对刺参的触手顶部、触手臂、疣足、呼吸树、背肠血管、肠等组织的病毒感染状况进行观察,发现该种病毒粒子大量存在于所检测各组织内.感染细胞超微结构表现为大量细胞器崩解形成空泡结构,并出现'髓袢样'结构等病理变化.根据观测结果,该病毒是一种无包涵体病毒.
- 王品虹常亚青徐高蓉宋林生
- 关键词:刺参超微结构
- 虾夷扇贝面盘幼虫细菌性疾病的病原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从发生下沉死亡的虾夷扇贝面盘幼虫中分离到3株细菌X1,X2,X3,经过人工感染试验证实,3株细菌均对虾夷扇贝面盘幼虫具有致病性。应用PCR技术扩增16S rRNA基因的部分序列,并对其序列进行测定,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这3株细菌分别与交替单胞菌属、冰居壶属和假交替单胞菌属的菌株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相似性均超过98%。10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3株细菌对菌必治均敏感。
- 徐高蓉宋林生常亚青陈军张恩鹏朱玲王玲玲
- 关键词:虾夷扇贝病原RRNA
- 渤海沿岸仿刺参养殖池塘弧菌科细菌群落组成和数量的周年变化研究
- 弧菌科细菌是一类兼性厌氧、化能异养,是近海河口环境中的微生物区系常见细菌,也是海洋生物的消化道中和原生动物、鱼类等海洋生物体表正常优势菌群。据报道,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溶藻弧菌(Vibrio...
- 徐高蓉常亚青李春艳马悦欣王庆志魏杰
- 关键词:刺参池塘养殖群落组成
- 文献传递
- 仿刺参幼参急性口围肿胀症的细菌性病原被引量:48
- 2006年
- 2003年春以来,山东、辽宁等地区养殖的仿刺参出现急性口围肿胀症,其症状是口围肿胀,体表溃烂,排脏,管足附着力下降,脱落沉至池底,死亡率较高。从病参口围、体表及体壁分离出优势菌10株,经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其中菌株KW21、KW22、KW23、NB13和NB14是引起仿刺参出现急性口围肿胀症的病原菌。通过16S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及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菌株KW21为Marinomonas dokdonensis;菌株KW22和菌株NB13具有相近的亲缘关系,两者均与Vibrio splendidus有较高的相似性(99%,98%);菌株KW23为Vibrio tapetis;菌株NB14为Vibriosp.。5株病原菌均为革兰氏阴性菌,电镜下观察菌株KW21棒杆状;菌株KW22、KW23、NB13和NB14分别为杆状、弧状、卵圆形和卵圆形,且都具有单极生鞭毛。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和红霉素对5株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Vibrio tapetis,Vibrio splendidus和Marinomonas dokdonensi作为仿刺参的病原菌属首次报道。
- 马悦欣徐高蓉张恩鹏王品虹常亚青
- 关键词:仿刺参
- 大连地区刺参幼参溃烂病细菌性病原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7
- 2006年
- 2003年以来,大连地区养殖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出现溃烂病,其症状是刺参表皮某部位先出现白色斑点,继而开始溃烂,严重时全身溃烂、自溶。解剖观察发现,呼吸树水肿严重,有的甚至糜烂。从患病刺参的表皮溃烂组织和呼吸树中分离出优势菌,经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其中菌株HXS31、HXS32、HXS34、HXS22和BP12是引起刺参溃烂病的病原菌。对5株病原菌进行16S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的结果表明,菌株HXS31、HXS32、HXS34、HXS22属于弧菌属Vibriosp.。用常规细菌学方法对菌株BP12的鉴定结果表明,菌株BP12为假单胞菌属。5株病原菌均为革兰氏阴性菌,经常规负染方法染色后用电镜观察,菌株HXS31、HXS32、HXS22呈卵圆形;菌株HXS34和BP12分别为圆形和弯杆状,且都具有单极生鞭毛。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呋喃妥因对5株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 马悦欣徐高蓉常亚青张恩鹏周玮宋林生
- 关键词:刺参溃烂病病原细菌
- 仿刺参消化道内产琼胶酶菌株的选育及培养条件优化被引量:5
- 2007年
- 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消化道内容物进行富集培养,以琼胶为惟一碳源进行平板初筛,摇瓶复筛,得到一株琼胶酶活性较高的菌株HF3。对该菌株进行紫外线诱变,获得突变菌株HF3-04,酶活力从43.0 U/mL增加到48.9 U/mL,提高了13.7%。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培养基的最佳组成为:琼胶3 g/L,硝酸铵1 g/L,磷酸氢二钠0.5 mmol/L,pH值8.0;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为1%,250 mL三角瓶中发酵培养基的装液量为110 mL,摇床转速为150 r/m in,培养温度为25℃,培养时间为48 h。将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优化后,菌株酶活力达到80.7 U/mL,比优化前提高了65.0%。
- 马悦欣安军刘双连徐高蓉于书渤
- 关键词:仿刺参琼胶酶紫外线诱变培养条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