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风瑞
- 作品数:26 被引量:240H指数:7
-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进皮肤软组织撕脱伤创面修复效果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观察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进皮肤软组织撕脱伤创面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4月—2014年6月急诊收治的74例皮肤软组织撕脱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临床治疗特征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用纳米银敷料对创面给予换药治疗。观察组采用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涂抹创面,再用纳米银敷料进行创面换药,两组患者均至创面完全愈合后停止治疗。观察两组愈合情况及细菌检出率,并评估其安全性。结果治疗第3、6和8天,观察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创面炎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01)。两组治疗第3、6和8天创面炎症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细菌检出率和平均创面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01)。两组治疗后主要肝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皮肤软组织撕脱伤安全有效,可对创面的修复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能明显的减轻炎性反应。
- 杨帆郑梁徐风瑞李江华赵坤张翔
- 关键词: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肤撕脱伤纳米银敷料
- 手毁损伤游离第二足趾拇手指再造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研究应用吻合血管的第二足趾游离移植重建毁损性手外伤所致拇手指缺损。方法:选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收治的43例手部毁损伤患者,应用吻合血管的第二足趾游离移植的方法修复重建拇手指,再造拇手指的部分功能。结果:43例病人再造手指均获存活,创口一期或二期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3年,再造拇手指可完成抓捏提拉等日常生活基本动作,浅感觉及位置觉基本恢复,供区足趾外观对称,无行走跛行及疼痛等不适,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25例28指,良11例11指,可6例7指,差1例2指,优良率达81.39%。结论:手毁损伤后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采用游离第二足趾移植行拇手指再造,是一种较好的恢复重建手部分功能的方法。
- 徐风瑞何明武李玉
- 关键词:手毁损伤第二足趾移植
- 动态血乳酸监测对重度烧伤患者病情变化的预测意义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血乳酸动态监测在烧伤脓毒症患者病情变化中的动态演变规律,分析其预测患者病情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59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烧伤总面积及Ⅲ°烧伤面积、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脓毒症组与非脓毒症组伤后不同时段(伤后1、3d,第1、2、3周)乳酸水平比较,脓毒症组明显高于非脓毒症组(P〈0.01)。脓毒症生存组乳酸水平5个时相点分别为(2.13±1.84)、(2.37±0.44)、(2.78±1.18)、(3.63±1.21)、(2.04±1.06)mmol/L,均值为(2.59±1.15)mmol/L,死亡组乳酸水平5个时相分别为(3.09±1.99)、(3.65±2.24)、(5.84±2.07)、(7.16±2.48)、(9.12±3.39)mmol/L,均值为(5.77±2.43)mmol/L,死亡组5个时相乳酸水平均较生存组为高(P〈0.01),其乳酸水平与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动态血乳酸监测能动态反映患者病情危重程度,是判断烧伤患者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
- 徐风瑞李玉
- 关键词:乳酸烧伤脓毒症
- 重度烧伤患者胃肠道细菌移位致全身感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调查重度烧伤患者胃肠道细菌移位致全身感染因素,为预防与治疗感染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0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重度烧伤患者60例,将其分为存活组(35例)和死亡组(25例),对两组患者感染程度进行比较。结果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患者的烧伤面积较大、烧伤指数较高、存在吸入性损伤、伴消化道出血及接受辅助呼吸治疗例数较多(P<0.05或P<0.01);存活组与死亡组的血清二胺氧化酶(DAO)分别为(1.71±0.34)kU/L与(1.94±0.51)kU/L、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为(103.98±19.64)pg/ml与(115.56±21.75)pg/ml、内毒素为(0.14±0.02)kEU/L与(0.21±0.03)kEU/L和尿乳果糖/甘露醇(L/M)为(116.98±14.67)与(126.75±18.95)水平较高(P<0.05或P<0.01)。结论重度烧伤患者胃肠道屏障的损伤和细菌移位的程度与全身感染和预后密切相关。
- 杨帆姚忠军周伟徐风瑞李江华李亢
- 关键词:重度烧伤肠道细菌移位全身感染
- 一种新型烧伤整形专用工作台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烧伤整形专用工作台,包括工作台主体,在所述工作台主体底面设有前后设置的两支撑脚,所述工作台主体顶面右侧设有前后设置的两内螺纹管,在两内螺纹管内分别螺接安装了调节垫,其分别为调节垫一和调节垫二,所述调...
- 徐风瑞
- 文献传递
- 烧伤脓毒症休克期创面切痂手术与延期手术的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研究在脓毒症休克期对烧伤患者实施创面切痂,同时植皮封闭创面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方法收集2008年9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大面积烧伤合并脓毒症患者52例,在患者休克期进行抗休克治疗,同时积极手术切痂植皮的患者27例为休克期手术组;脓毒症休克期暂缓手术、休克期稳定后延期施行手术的25例患者为延期手术组,对比2组患者术后脏器功能指标(肌酐、谷丙转氨酶等),血液分析,术后血浆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2组患者创面愈合率及术后血乳酸水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病死率。结果休克期手术组患者手术后PCT、IL-6下降,病情平稳,术后MODS发生率、病死率较延期切痂组明显降低,其脏器功能指标及创面愈合率也显著优于延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烧伤脓毒症休克期患者积极抗休克同时实施手术切痂,清除坏死组织,可有效减缓创面侵袭性感染、缩短病程,降低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从而提高治愈水平。
- 徐风瑞何明武
- 关键词:脓毒症休克期创面切痂
- 大面积烧伤并发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发生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大面积烧伤患者307例,观察年龄、性别、伤后就诊时间、急诊焦痂切开、烧伤指数、休克期切削痂手术、休克期延迟复苏、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CO2)、辅助通气方式、机械通气时间、吸人性损伤、预防性气管切开、持续性乳酸升高、顽固性高钠血症、心肺疾患病史、糖尿病史等相关变量及其与患者发生脓毒症的相关性,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出与大面积烧伤患者并发脓毒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休克期延迟复苏(OR=1.747,95%CI1.822~7.431,P〈0.05)、持续性乳酸升高(OR=1.758,95%CI1.137-4.002,P〈0.05)、顽固性高钠血症(OR=2.985,95%CI1.074—6.782,P〈0.05)、中重度吸人性损伤(OR=14.764,95%C10.892~47.323,P〈0.05)及烧伤指数(OR=5.017,95%C11.075—23.572,P〈0.05)是大面积烧伤患者并发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发生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应进一步重视,早期及时采取积极治疗措施,有利于减少脓毒症的发生。
- 徐风瑞乔亮韩伟李学川原博郇京宁
- 关键词:烧伤脓毒症
- 绝经后股骨颈骨折发生与骨代谢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绝经后股骨颈骨折发生与骨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绝经后妇女180例,根据骨质疏松与骨折情况分为对照组82例,骨质疏松症88例,骨质疏松伴骨折10例,所有入选者都进行股骨颈密度的测量,并且进行血清骨保护蛋白(OPG)和k B受体活化子配体(RANKL)检测。结果:骨质疏松伴骨折组的股骨颈骨密度、T分数、Z分数都明显低于其他2组,而骨质疏松症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骨质疏松伴骨折组、骨质疏松组与对照组的血清OPG与RANKL值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骨折有显著影响的变量包括OPG和RANKL(P<0.05)。结论:绝经后股骨颈骨折发生率比较高,血清骨代谢指标OPG与RANKL检测在临床上可选择性用于预测绝经后妇女的股骨颈骨折。
- 徐风瑞李玉何明武曹洪
- 关键词:绝经股骨颈骨折骨代谢骨密度
- PFNA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被引量:102
- 2016年
- 目的 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0-01—2014-12实施PFNA内固定治疗的52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并对照同期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FHR)的47例患者,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等综合指标。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平均18(12~24)个月随访。2组手术前后颈干角、前倾角均恢复满意。PFNA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上与FHR组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FNA组在手术时间上较FHR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在关节脱位、深静脉血栓、术后肺部感染方面发生率较FHR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术后6、12、18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于FH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与FHR相比,术后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
- 徐风瑞何明武姚忠军乔亮
- 关键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 削薄游离股前外皮瓣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被引量:7
- 2010年
- 徐风瑞何明武姚忠军廖有乔胡军刘有余
- 关键词: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