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雷
- 作品数:10 被引量:33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一种利用SWMM模型构建大排水系统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SWMM模型构建大排水系统的方法,以帮助解决现有城市内涝问题,包括步骤:1、选定模拟区域,确定地表径流行泄通道;2、进行汇水区域水文分析并根据现状普查管线资料和已有设计、施工图纸,对模拟区域在SWMM...
- 邵知宇柴宏祥李霜何强徐雷
- 文献传递
- 山地城市道路大排水系统交叉口流量分配规律及模型研究
- 近年来,城市内涝灾害频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我国现有排水管网设计重现期标准普遍较低,不足以应对高重现期暴雨流量。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内涝防治经验,我国学者提出构建以道路为地表行泄通道的大排水系统来解决城市内涝...
- 徐雷
- 关键词:山地城市交叉口
- 文献传递
- 一种利用SWMM模型构建大排水系统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SWMM模型构建大排水系统的方法,以帮助解决现有城市内涝问题,包括步骤:1、选定模拟区域,确定地表径流行泄通道;2、进行汇水区域水文分析并根据现状普查管线资料和已有设计、施工图纸,对模拟区域在SWMM...
- 邵知宇柴宏祥李霜何强徐雷
- 文献传递
- 一种河道阶梯式零动力复氧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道阶梯式零动力复氧系统,它包括河道(4),在河道(4)内沿水流方向安装有至少一级堰板(1),堰板(1)由上、下两层组成,每层堰板顶边各设有一排V型锯齿口(2),下层堰板高度对应河流枯水位,上层堰板高度对...
- 邵知宇柴宏祥李霜张晓媛徐雷何强
- 文献传递
- 基于SWMM水力耦合模型的道路行泄通道设计方法与应用
- 1引言近年来,伴随着全球性极端降雨事件频发和快速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我国多个城市频繁发生内涝[1]。由于城市内涝原因复杂,单靠雨水管网提标改造来实现内涝防治,不仅不一定能够消除内涝,还会面临着巨额建设资金投入、大面积开挖影...
- 徐雷吴正松邵知宇李霜柴宏祥龚华凤
- 文献传递
- 基于Web服务和工作流的MIS框架模型的研究被引量:19
- 2004年
- 分析了目前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不足,介绍了Web服务和工作流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Web服务和工作流技术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框架,给出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和软件框架模型,为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新的思路。最后给出了一具体实例,介绍了该模型的应用。
- 徐雷刘文才
- 关键词:工作流技术软件框架WEB服务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
- 基于工作流和Web服务技术的MIS框架及其建模工具的研究
- 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最活跃的生产力之一,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经济的基础.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平台,它必须提供适应企业环境动态多变...
- 徐雷
- 关键词:工作流WEB服务分布式技术
- 文献传递
- 一种污水管网超标排放工业废水的贝叶斯统计溯源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管网超标排放工业废水的贝叶斯统计溯源方法,它包括:1、在未知参数先验信息范围内随机产生初始点<Image file="DEST_PATH_IMAGE002.GIF" he="19" imgConten...
- 邵知宇柴宏祥徐雷郑卓乐何强古励李莉
- 文献传递
- 一种中小配套型企业计划控制方案被引量:2
- 2004年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通过对企业的集成管理,达到企业内部的高度计划性,从而优化利用企业资源,达到企业经济效益最佳,这成了各企业实施企业信息化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各企业在此过程中,都强调了计划的核心作用,文中提出了一种针对中小配套型企业计划控制系统的设计和简化方案,结合MRPⅡ和JIT两种计划安排模式的思想,给出了计划控制方案的总体框架以及设计思路,并对主要的功能模块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
- 邓朝晖刘文才曾佑琴徐雷
- 关键词:准时制生产
- 基于SWMM耦合模型的道路行泄通道设计方法与应用被引量:10
- 2021年
- 针对现有道路行泄通道的设计方法仅适用于道路单独排水、忽略道路明渠流与管道压力流之间水动力相互作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WMM构建道路明渠流与管道压力流耦合的水力排涝模型,来进行道路行泄通道设计以应对极端降雨事件的方法。并以某山地城市为例,构建SWMM雨水管道水力模型,进行50年一遇降雨情景下的内涝模拟,获得易涝点分布。在此基础上,根据内涝区域的竖向分析和水文分析,结合管道排水能力,设置道路行泄通道系统,构建水力耦合排涝模型。并利用耦合排涝模型优化行泄通道设计参数,对比不同方案下情景模拟结果,获得符合实际情况的行泄通道,最终确定行泄通道设计方案。案例分析表明,基于水力耦合排涝模型的道路行泄通道设计方法,考虑了道路明渠流与管道压力流之间水动力相互作用以及流量交换,反映了极端暴雨条件下道路与管道联合排涝系统的实际运行状态,使得行泄通道的设计更为系统、合理。
- 徐雷徐雷吴正松邵知宇李霜龚华凤
- 关键词:城市内涝管道排水SW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