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润林

作品数:78 被引量:392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生物学
  • 24篇农业科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文化科学
  • 5篇历史地理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3篇群落
  • 21篇纤毛
  • 20篇毛虫
  • 19篇纤毛虫
  • 17篇原生动物
  • 9篇动物群
  • 9篇动物群落
  • 9篇养殖
  • 9篇原生动物群落
  • 9篇群落结构
  • 9篇浮游
  • 8篇土壤
  • 6篇浮游纤毛虫
  • 5篇生态学
  • 4篇肉足虫
  • 4篇生物多样性
  • 4篇嗜肺
  • 4篇嗜肺军团菌
  • 4篇嗜热
  • 4篇嗜热四膜虫

机构

  • 78篇中山大学
  • 5篇中国水产科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林业科学...
  • 3篇广州市环境保...
  • 2篇哈尔滨师范大...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宁波市文物考...
  • 1篇广州大学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广州市疾病预...
  • 1篇广东省医药学...
  • 1篇香港浸会大学
  • 1篇香港城市大学
  • 1篇中央电视台
  • 1篇广东省海洋与...
  • 1篇广东内伶仃福...

作者

  • 78篇徐润林
  • 13篇白庆笙
  • 11篇黄建荣
  • 6篇陆勇军
  • 5篇黄绍松
  • 4篇李靖
  • 4篇陈毕生
  • 4篇廖庆玉
  • 4篇江静波
  • 3篇廖家遗
  • 3篇章金鸿
  • 3篇李玫
  • 3篇陈素芳
  • 3篇孙逸湘
  • 3篇尹志伟
  • 3篇王超
  • 3篇叶欣
  • 2篇郑永利
  • 2篇查广才
  • 2篇蓝崇钰

传媒

  • 11篇中山大学学报...
  • 9篇应用与环境生...
  • 6篇中山大学学报...
  • 4篇热带海洋学报
  • 3篇动物学杂志
  • 3篇海洋科学
  • 3篇文物保护与考...
  • 2篇土壤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广东化工
  • 2篇热带海洋
  • 2篇水生态学杂志
  • 2篇中国原生动物...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生物学通报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湖泊科学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8篇2003
  • 4篇2002
  • 7篇2001
  • 5篇2000
  • 2篇1999
  • 3篇1998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深圳沿岸养殖紫海胆体内纤毛虫的研究
张书平李靖彭景书周文川徐润林
拟急游虫一新种──大拟急游虫被引量:1
1998年
应用蛋白银染色法对采自大亚湾水域的拟急游虫进行形态学研究,并与文献报道的种类进行比较发现:该种拟急游虫在个体大小以及体纤毛的数量上与同属的其他相似种有着极明显的差异,定为拟急游虫属的一个新种,命名为大拟急游虫Strombidinopsisgrandissp.nov.。
徐润林白庆笙
附藓蛭态轮虫分离法的比较与分离条件的探索被引量:1
2017年
蛭态轮虫是附藓无脊椎动物中常见的类群,由于个体较小,观察难度大,尤其是对其分离困难,故对此类群的研究一直落后于其他轮虫类群。本文以文献报道附藓蛭态轮虫的分离方法为基础,设定了不同的实验组,比较了不同分离方法的分离效率,并探讨了不同分离条件对附藓蛭态轮虫分离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简单的震荡复苏法相比,蔗糖震荡复苏法可分离出更多的蛭态轮虫,且在分离条件为p H 7.8、温度20℃和湿度60%时可达到最高的分离效率。文中还就各分离条件对分离效率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尹志伟徐润林
蛭态轮虫及研究动态被引量:2
2016年
蛭态轮虫是国际无脊椎动物学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调研,本文重点介绍了蛭态轮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学特征;归纳阐述了蛭态轮虫在形态学、生物多样性与动物地理学、孤雌生殖和低湿休眠发生机理、横向基因转移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已有的蛭态轮虫研究成果不仅对经典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等的传统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在"转基因"生物安全、新药研究和基因治疗方面也具一定的参考意义;国际上对蛭态轮虫新种的报道和区系的研究成果对丰富全球无脊椎动物多样性以及完善动物地理分布模式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基于该类轮虫研究的现状及其在生物学上意义,建议国内应加强蛭态轮虫的研究。
尹志伟徐润林
关键词:区系研究孤雌生殖
中国南海红色伪角毛虫的形态学及表膜下纤毛系(纤毛门:下毛目)
本文报道采自中国广东南海碣石水域(Jieshi,22°48′N,115°53′E)的一种海洋生伪角毛虫—红色伪角毛虫(Psedokeronopsi rubra)碣石种群,利用蛋白银技术对其形态学及表膜下纤毛系进行了揭示,...
施心路徐润林
关键词:下毛目形态学
文献传递
利用纤毛虫群落变化特征评价人工水草净化养殖废水效率
张波林文辉王亚军黄建荣吴淑勤徐润林
凡纳对虾淡化养殖池浮游纤毛虫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黄建荣查广才周昌清徐润林
关键词:浮游纤毛虫凡纳对虾淡化养殖池塘养殖
深圳福田红树林底栖纤毛虫的群落生态学被引量:3
2010年
利用活体观察和蛋白银染色方法,对深圳福田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内底栖纤毛虫的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包括底栖纤毛虫的种类组成、丰度、优势类群及物种的多样性分析.共观察到隶属于3纲11目24属的土壤纤毛虫44种.统计结果表明,主要优势类群为肾形目(Colpodida)和下毛目(Hypotrichida)的种类,分别占纤毛虫总种类数的45.45%和18.18%.丰度的最高值出现于6月的高潮带,每克风干土壤中的个体数达到60534个;最低值出现于12月的低潮带,每克风干土壤中的个体数为7795个.各个潮间带的Margalef多样性指数介于0.73~2.19之间.丰度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各理化因子对底栖纤毛虫数量的影响不具显著性.此外,原生动物群落的各结构功能参数反映了其栖息地的环境状况.
甘慧媚李靖谭凤仪徐润林
关键词:红树林潮间带群落结构多样性
土壤原生动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3
2003年
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对土壤原生动物研究的方法学、动物地理学、生态学以及土壤环境生物学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综述。结果显示:土壤原生动物作为生物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能量流和物质循环中起着其它生物类群无法替代的作用;它们的地理分布也具有非常特殊的类型;其种类组成在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应用生物学方面,它们也具有广泛的前景。
陈素芳徐润林
关键词:土壤原生动物生物多样性地理分布矿化作用
鲍苗硅藻饵料培养池中的危害性纤毛虫及其优势种群研究被引量:12
2000年
应用纤毛虫的定性和定量方法 ,研究了规模化鲍苗硅藻饵料培养池中危害性纤毛虫的种类组成和各种类的种群变化过程。共观察到纤毛虫 33种 ,斯坦盾纤虫Aspidiscasteini和三齿盾纤虫Aspidiscatridentata为优势种。在藻类培养过程中 ,危害性纤毛虫种类数量呈先增加后减少 ,最多时有 2 5种。随着培养的藻类数量增加 ,纤毛虫数量也有所增加 ,在培养的第 1 3天达到数量的最大值。其最大总密度可达 2 1 2 8和 2 1 55个·cm- 2 。优势种斯坦盾纤虫和三齿盾纤虫最大密度达到 5 3— 7 2个·cm- 2 。此外 ,大突口虫Condylostomamagnum ,扇形游仆虫Euplotesvannus,具棘旋毛虫Dysteriaspinifera和双眉虫属Diophrys在数量上具有较高的比例。与藻类不同的是 。
徐润林苗素英余勉余孙逸湘
关键词:纤毛虫鲍鱼养殖海水养殖硅藻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