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铭 作品数:27 被引量:361 H指数:10 供职机构: 上海外国语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语言文字 哲学宗教 文学 文化科学 更多>>
《二语习得理论的构建》介绍 被引量:8 2006年 徐海铭 罗杏焕关键词:二语习得理论 二语习得研究 语言习得理论 语言理论 WHITE 我国英语专业口语测试现状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21 2006年 口试在中国外语界起步晚。滞后的原因是测试效度难以保证。此外,客观上,适合于大规模的口试任务本身的设计也有很多难度。当前,英语专业四、八级口语(口译)测试实践存在着一些值得商讨的方面,其中,核心问题是测试效度。对口试性质和特征的正确把握至关重要,它将涉及到我们对试题设计、考试形式、评分标准等一系列因素的考虑。在评分标准上,口语评价的标准不是完全看语法、语音,而是要看交际效果和交际效率,应以语言交际的衡量指标如流利性、准确性和得体性、语音及语言交互能力和交际策略等来决定。以录像口试代替录音口试或直接面试是一种较好的解决办法。通过录像,考官不但可以评定考生的言语交际能力,还可以观察到考生语言以外的非言语交际,打分更合理、全面。除了分数或等级外,口语测试的结果应该提供对学生英语交际能力主要方面的详细描述与测评,这样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练习提高,老师可以确定调整口语教学的重点,社会用人单位也可以根据这些详述挑选人才。 徐海铭 谢忠明关键词:测试效度 交际能力 面试 委婉语的语用研究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徐海铭二语习得研究的九大主流理论和研究走向——《二语习得理论》介绍 被引量:10 2009年 徐海铭关键词:二语习得理论 二语习得研究 学科 语码输入、语码吸收和语码输出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6 2006年 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的语码输入假说包括语码类型、语码吸收等概念,在外语教育界引起巨大震动,可以说,他是当今学界有关语码质量、语码输入如何变成吸收、语码输出的始作俑者。然而,该假说相当粗糙,许多说法,尤其是关于普遍语法与二语习得的关系的诸多论断,纯粹是主观臆断。90年代樊伯顿提出的语码加工理论借鉴了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学的许多理论,描述了语码加工的具体过程,对克拉申的理论做了实质性修正。但是该理论的不足之处是预设了普遍语法直接对二语习得产生影响。嘉氏的语码整合理论包含1)统觉语码阶段;2)理解了的语码阶段;3)语码吸收阶段;4)整合阶段;5)语码输出阶段。该理论不仅综合了以往的研究成果,而且建立在大量的实证研究基础之上,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该理论在我国外语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有待我国语境下进行的实证研究作进一步验证。 戴炜栋 徐海铭 罗杏焕关键词:克拉申 英语写作略谈:写出有效有力、简洁平易的句子 2022年 本文通过案例阐述如何写好有效有力、简洁平易的英语句子,避免写出满是名物化结构且拖沓乏力、毫无动感、不地道的英语句子。文章强调,主语加上动作动词构成的谓语是平易生动的英语句子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写作者应特别注意让所有动作都由动词产生,让所有动词都产生动作,这是表现句子生动有力的关键。 徐海铭关键词:主语 动作动词 名物化结构 读写双链二语写作教学模式:理据与实践 2022年 本文通过二语课堂教学实践阐述“读写双链二语写作教学模式”的理据。首先,二语写作教师通过精讲遴选的文本,引导学生进行“感知-加工-再加工-内化”文本,借此熟悉好作文标准,同时引导学生独立地深度加工文本,从而获得自我发现,这就是“感知-加工-再加工-内化文本阅读链”的理据。其次,教师检查学生产出文本,监控其写作特征与质量,给出诊断性反馈让其修改,学生参照多次反馈做多次修改,深化对原文的感知,这就是“产出-监控-反馈-修改/再修改写作链”的理据。这一探索性“读写双链二语写作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二语读写水平。 臧庆 徐海铭 管晶晶关键词:内化 口译水平测评中的语言指标效度研究——以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中的口译样本为例 被引量:3 2016年 本次研究选择某年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中口译考试的90份录音样本作为分析数据,对样本进行转写之后,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及判别分析(Discriminant Analysis)两种统计工具,分别考察口译产出的"语法复杂度"、"语法准确度"、"词汇"、"流利度"、"衔接度"和"语篇完整度"等语言范畴所包含的20个因子在不同口译等级中的差异表现及其对口译评分的区分力(使用Tukey's post hoc test检测),并由此判别这些语言范畴预测口译质量的效度(根据效应幅度值Eta value来判别)。本次研究得到以下发现:(1)从高到低表明口译评估等级具有显著性差异的语言指标分别为"完整度"、"流利度"和"语法准确度",这一结果基本通过了判别分析的交叉检验;(2)判别口译等级的区分力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分别为口译语篇的完整度、口译的流利度、语法准确度和衔接度,这一判别分析结果与前面的显著性差异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本次研究对口译学习和口译教学、大规模口译测试评分以及对影响口译质量的因子研究均有一定的启发。 徐海铭 金燕 王磊口译测试中词类错误模式分析——工作记忆视角 2020年 本研究对某大学英语专业三年级本科生先后进行了听力广度实验和无笔记情况下的英汉交替传译实验,旨在探究受试在两次实验中对不同词类的记忆效果是否具有某种显著性的模式,以及不同词类的记忆效果与他们在口译活动中所犯的词汇错误是否具有一定关联性。结果显示,在受试的工作记忆中存在着词类效应。本研究提出一个关于受试记忆效果的量化方式,借此来解释与研究假设不一致的数据结果。最后,本研究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臧庆 郑雨轩 徐海铭关键词:词汇错误 工作记忆 元语篇手段的使用与语篇质量相关度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9 2006年 本研究采用定量测量方法,首先分析篇章和人际两大类型的元语篇手段的使用与书面语篇总体质量的相关度。分析样本采自南京某重点高校英语专业分属四个不同年级的200名学生的同题作文。然后再详细分析低年级组别(一、二年级)和高年级组别(三、四年级)作文中不同类型的元语篇(篇章元语篇和人际元语篇)手段的使用与文章质量的相关度。本研究还深入探讨了篇章和人际元语篇这两大类型的每一子类型手段的使用和写作质量的相关度。研究结果表明,元语篇手段的使用和写作质量之间存在如下关系:(1)从整体来看,篇章元语篇与文章质量之间表面上似乎没有显著性相关关系;人际元语篇手段的使用与文章质量呈显著性负相关关系;(2)进一步分析发现,在高年级组别层面上,篇章元语篇手段的使用和文章质量存在显著性正相关,但相关系数不高,而这一情况在低年级组别层面上并不存在;(3)人际元语篇各子类型手段的使用和文章质量也没有显著性正相关关系。研究提示,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须根据具体使用情形而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慎重考虑涉及使用元语篇手段的教学策略。 徐海铭 龚世莲关键词:元语篇 写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