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旭士 作品数:48 被引量:468 H指数:12 供职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化学工程 文化科学 更多>>
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增值与棉铃虫血淋巴酯酶的变化 1999年 By th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PAGE) and thin-layer scanning, the esterases (EST) of the third instar larvae of the Helicoverpa armigera were investigated in qualityand quantity after infection with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es (NPV). The changes in sort andcontent of hemolymph EST were examined at six hours postinfection and the numbers of ESTbands were from more to less as develop and infective time in larvae. The varies in EST patternbetween infection and control were not significant but the content of each band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EST were obvious. According to the changeable regularity in EST content of zymogram,the total and single content in diseased larvaes always gradually decreased with passages of infective time but in the healthy larvaes had no distinct change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infection with NPV could affect the EST metabolism in larvae hemolymph, and the metabolicchanges may show the infective level and extent, there fore it had indicated function. 徐旭士 赵贵军 李飞 刘润忠 张友清关键词:棉铃虫 血淋巴 酯酶 核型多角体病毒 EST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G4株Ha99蛋白的原核表达和orf99敲除回复子的构建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索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G4株Ha99蛋白的最佳表达条件。[方法]采用PCR从其基因组中扩增出orf99编码区,将其克隆到pGEM-Teasy载体,测序后将其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KG,转化大肠杆菌BL21加入IPTG诱导融合表达。并在orf99缺失杆粒HaBac△99的基础上构建了orf99敲除子HaBac-KO99及回复子HaBac-Rep99。[结果]SDS-PAGE分析表明,GST-Ha99融合蛋白得到成功表达,Westernblot进一步分析表明融合蛋白已得到成功表达。此外,PCR及酶切验证各载体构建成功。[结论]为orf99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钱丽莹 闫尧 曾利平 徐旭士关键词: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 SDS-PAGE WESTERN BLOT 棉铃虫单核衣壳核型多角体病毒HaSNPV orf101的原核表达及抗体制备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摸索棉铃虫单核衣壳核型多角体病毒(HaSNPV)orf101编码蛋白原核表达条件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根据HaS-NPVorf101序列,设计引物,引入适当的酶切位点,利用PCR扩增出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至pGEM-TEasy载体,然后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KG,检测在不同条件下融合蛋白的表达产量及其折叠性质。原核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离纯化,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结果]在IPTG诱导的条件下,融合蛋白GST-HA101可在大肠杆菌BL21中以包涵体形式高效表达,表达产物的大小为55.8 kDa。制备的多克隆抗体经1∶8 000倍稀释后用于Western Blot分析,获得特异性显色信号。[结论]原核表达蛋白及其多克隆抗体的获得为深入研究Ha101的基因功能打下了基础。 李志远 邱小慧 周玥 钱丽莹 徐旭士关键词:克隆 抗体 健康人血清免疫复合物的等电聚焦电泳分析 被引量:1 1997年 采用等电聚焦电泳和薄层扫描分析法,研究不同年龄组健康人血清免疫复合物。结果发现,各组的蛋白带均仅出现在高pH区,且具有特征基本相同的扫描峰;将其分为3个区域,各组峰面积百分比均为3区>2区>1区,进一步比较在同一区域中各组之间的百分比,则出现≤30岁前比例不稳定和≥40岁后比例稳定的现象;采用等级相关检验法证明,3个区域的面积和总面积在各组之间均分别随年龄增大而显著上升。这些结果反映了个体正常发育、发展和衰老过程中免疫反应的若干特征,可作为用于疾病诊断的正常值依据。 李思光 徐旭士 彭宣宪关键词:免疫复合物 等电聚焦电泳 薄层扫描 BsNPV感染油桐尺蠖及Bs484细胞的酯酶分析 被引量:4 1994年 本文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薄层扫描技术测定了油桐尺蠖Buzurasuppressaria和Bs484细胞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后的酯酶(EST)含量及类型的变化。结果表明,油桐尺蠖中肠FST的含量和类型在病毒感染8小时后就有明显的改变,随着感染时间延长,这二项指标都有较大的变化。而Bs484细胞的EST含量变化开始于病毒感染后3小时,细胞EST的类型则无改变。 徐旭士 张超英 谢天恩关键词:酯酶 油桐尺蠖 核多角体病毒 模块化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53 2015年 模块化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可提高本科生的探究能力和实验技能综合运用能力。本文介绍了我校模块化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首先,构建综合性、研究型模块化教学内容体系。教学内容体系由"环境微生物多样性调查"、"功能微生物的筛选鉴定、培养条件优化与选育"和"水质微生物学检验"3个模块共计12个单元实验组成。模块实验内容设计把握3个原则:重视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培训与探究性学习引导;加强单元实验间的内容衔接,保证模块实验的连贯性;注重内容精炼,步骤简化,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负荷。其次,实行教学研讨会制度,组织教师总结上周实验的得失,讨论和优化本周的实验内容和步骤,建设与模块化微生物实验课教学体系相适应的高水平教学队伍。最后,建立与模块化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体系相匹配的多样化考核方式,包括每个单元实验的通过性评价,期末进行操作性实验考试,将撰写单元实验报告改为撰写模块实验论文,突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考能力评价,组织优秀实验成果展示活动,实行激励性评价。 戴亦军 何伟 袁生 徐旭士 贾永 刘中华 张石柱 梅艳珍关键词:模块化 教学体系 微生物学实验 油桐尺蠖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后血淋巴酯酶的变化 1994年 用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arpolyhedrosisvirus)感染油桐尺蠖(Buzurasuppressaria)四龄初幼虫,以染病后12,24,48,72h分别对幼虫血淋巴进行酯酶同工酶(EST)电泳分析(Native-PAGF)。并用薄层扫描仪检测酶带的相对含量。染病幼虫血淋巴的一部分EST含量低于同期对照组,而另一部分却高于对照组;就谱带而言,某些样品酶带在感染后出现迁移率的变化,而有些则出现新的酶带,这二种变化均表现在某一特定的酶带上,提示该酶带在病毒感染的血淋巴病理生化方面可能具有特殊意义。 徐旭士 张超英关键词:油桐尺蠖 核型多角体病毒 酯酶 全文增补中 本科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模块化体系构建与质量评价 将微生物学实验课程设计成微生物学科研项目,设置环境微生物多样性调查,产酶微生物的筛选、鉴定、培养与选育,水质微生物学检验等若干个模拟研究实验模块。每个实验模块围绕一个科学问题的解决。同时,将微生物学基本实验技术和方法融合... 何伟 徐旭士 戴亦军 贾勇 张石柱 袁生关键词:微生物学实验 模块化实验 教学改革和实践 胶质芽孢杆菌发酵条件研究 被引量:23 2002年 通过单因子及正交实验对一株胶质芽孢杆菌NS0 1的培养基组成 (C、N、生长因子、无机盐 )及工艺条件 (温度、起始pH、装液量 )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比较理想的培养基配方为 (% ) :葡萄糖 1,硫酸铵 0 .15 ,酵母膏 0 .0 1,KCl0 .0 1,MgSO4 ·7H2 O 0 .0 1,NaH2 PO4 0 .0 1,CaCO30 .1。起始 pH 7.5 ,培养温度 36℃ ,装液量 5 0mL/ 2 5 0mL锥形瓶。在此条件下活菌数可达 6 .5亿 ,是传统的胶质芽孢杆菌淀粉铵培养基下活菌数的 2 6 0 %。 刘五星 徐旭士 杨启银 陈育如 虞光华关键词:胶质芽孢杆菌 发酵条件 培养基优化 摇瓶发酵 硅酸盐细菌 生物钾肥 蓖麻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包涵体蛋白的提纯及SDS-PAGE分析 被引量:3 2001年 对蓖麻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PhilosamiacynthiariciniNuclearPolyhedrosisViruses)的多角体蛋白 polyhedrin的碱解性质以及分子量等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 :多角体加热灭活和碱解后 ,经等电点沉淀的 polyhedrin通过凝胶电泳仍存在较多的小分子量蛋白带 ,表明通常的 70℃加热不能完全灭活碱性蛋白酶 ;在电泳图谱的主带polyhedrin一侧尚有一伴随的的卫星带 ,可能提示包涵体的外膜蛋白。Sephadex -G2 0 0柱层析纯化的 polyhedrin经SDS -PAGE分析 ,多角体蛋白有 4条带 ,其中主带分子量约为 30KD ,另有一带处于 6 1KD位置 ,推测为 polyhedrin的二聚体 ,说明polyhedrin多聚体在杆状病毒包涵体中的普遍性。 吴敏 徐旭士 王晓芳关键词:多角体蛋白 SDS-PAGE分析 包涵体 杆状病毒 体腔型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