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志骏

作品数:18 被引量:2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7篇VLBI
  • 6篇网络
  • 3篇以太
  • 3篇以太网
  • 3篇射电
  • 3篇数据回放
  • 3篇相关处理机
  • 3篇回放
  • 2篇射频
  • 2篇射频干扰
  • 2篇数据处理
  • 2篇数据集
  • 2篇天文
  • 2篇终端
  • 2篇网络接口
  • 2篇脉冲星
  • 2篇接口
  • 2篇SKA
  • 2篇长基线
  • 2篇处理机

机构

  • 18篇中国科学院上...
  • 8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云南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上海科技大学

作者

  • 18篇徐志骏
  • 13篇郭绍光
  • 8篇张秀忠
  • 7篇吴亚军
  • 6篇安涛
  • 5篇朱人杰
  • 5篇甘江英
  • 4篇于威
  • 3篇项英
  • 2篇洪晓瑜
  • 2篇郑为民
  • 2篇赵融冰
  • 2篇陆扬
  • 2篇李纪云
  • 1篇王锦清
  • 1篇薛祝和
  • 1篇张娟
  • 1篇舒逢春
  • 1篇罗近涛
  • 1篇陈岚

传媒

  • 6篇中国科学:物...
  • 2篇天文学报
  • 1篇天文学进展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天文研究与技...
  • 1篇深空探测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个面向原始数据搜寻的快速射电暴数据集被引量:3
2023年
快速射电暴是目前国际天文学新兴前沿热点,随着海量观测数据带来的处理和分析的挑战,亟需开展快速射电暴信号智能搜寻和甄别的研究.为了加速快速射电暴搜寻研究,开发了一套基于机器学习的快速射电暴数据集,它可以训练机器学习算法以搜寻原始数据中的快速射电暴.目前数据集有8020个快速射电暴、4010个背景噪声和4010个射频干扰仿真图像,这些图像是根据开放的快速射电暴观测结果构建的,并可根据需要扩展数量.本研究旨在为最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提供开源数据集,以测试和比较快速射电暴识别算法.该数据集为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经典机器学习算法提供图像和numpy格式的文件.数据集可以实现快速射电暴和非快速射电暴分类,或快速射电暴、射频干扰和背景噪声分类.在本例中,使用有预训练模型的31种经典CNN算法.在快速射电暴/非快速射电暴分类中,第一个历元训练中达到90%以上的准确率,在真实数据测试中达到99.8%的最大准确率.
徐志骏安涛郭绍光劳保强吕唯佳伍筱聪
关键词:数据集卷积神经网络射频干扰
硬件相关处理机数据回放模块研究
2014年
硬件相关处理机系统需从数据记录缓存器读取台站数据,经数据预处理后进行下一步的相关处理。为了满足高速实时数据的传输及预处理要求,设计了VLBI数据回放模块,该模块通过千兆网络传输观测站数据,控制数据收发,并针对VLBI数据特点进行数据解码、数据校验、数据异常处理等。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块处理速率可达1 Gbit/s,在硬件相关处理机进行单台站数据速率64 Mbit/s的实时数据处理时能稳定正常工作。该模块己应用于嫦娥3号任务的硬件相关处理系统中。
甘江英徐志骏郭绍光
关键词:以太网络预处理
VLBI数据记录系统Mark6及相关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随着数据记录速率的提高以及对数据准确性的要求,老的采集系统已经不能满足新的要求,迫切要求采用新的终端和技术。Mark6是麻省理工学院研制的最新的记录终端,已经用于主要的天文机构,比如JIVE、KASI、Max-Planck-Institute等。首先介绍了VLBI数据记录终端的现状,给出了上海天文台对Mark6软硬件的调试与配置;然后介绍了使用Mark6与CDAS2互连进行数据记录的测试及分析;最后对Mark6系统的应用及相关软件的后续研发进行了简洁阐述。可为后续终端采集系统的安装、配置及升级提供指导及参考。
郭绍光朱人杰郑为民范庆元李纪云赵融冰张秀忠徐志骏甘江英吴亚军
关键词:终端系统数据记录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一种多芯片间通信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芯片间通信系统,包括n个前芯片间通信模块以及n个后芯片间通信模块,每个前芯片间通信模块分别与n个后芯片间通信模块连接,以使每个前芯片间通信模块接收来自外接台站的数据,然后根据预设的有效比特按n个通道将数据...
甘江英徐志骏郭绍光
文献传递
一种应用于VLBI硬件相关处理机的全硬件网络接口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VLBI硬件相关处理机的全硬件网络接口,用于实现所述硬件相关处理机从外部的数据回放设备,即客户端接收数据,该网络接口包括降序排列的顶层模块、以太网协议层、IP协议层和传输层,所述顶层模块包括一第一FI...
于威张秀忠徐志骏吴亚军郭绍光
一种基于压缩感知框架的射电天文图像复原算法
2024年
射电天文图像去卷积是射电天文学中的一项关键数据处理技术,其主要目标是去除天空图像中由天文观测仪器引入的效应,从而复原原始的天空图像.射电望远镜阵列采用稀疏干涉阵列,成像原理与光学望远镜有所不同.如果UV空间中的采样点不足够密集,将会导致在图像重建时无法获得足够高分辨率的信息,传统的射电天文图像重建算法未能根本解决UV空间欠采样的问题.本文基于压缩感知理论框架,并结合射电天文图像稀疏性的先验知识,研究了一种新的射电天文图像去卷积算法,该算法将脏图的去卷积过程转化为一个旨在求解全局最小化的凸优化问题,即基于IUWT-CS的射电干涉图像重建算法.为了评估该算法的重建性能,研究使用了射电天文学仿真软件包OSKAR对SKA1-low射电望远镜阵列进行模拟观测,并对观测得到的点源和扩展射电源进行了去卷积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与HOGBOM-CLEAN,MS-CLEAN和IUWT-FISTA方法相比,IUWT-CS方法显著提高了射电图像的重建质量,实现了更加精细的去噪和复原效果.
张讯郭绍光朱人杰朱人杰徐志骏李纪云
关键词:压缩感知图像重构
基于小波变换的射频干扰消除方法的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在射电天文观测中,射频干扰(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RFI)会以多种形式混入望远镜接收系统,给观测带来误判或者降低观测信噪比.近年来国内国际射电天文快速发展,国内国际大型射电望远镜和阵列先后建设,观测灵敏度大为提高,射频干扰的影响尤为突出.随着科技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射频干扰日益严重且不可逆转.提出利用2维离散小波变换的方法分析射电天文观测的数据,对望远镜系统输出的时间频率序列进行小波变换,根据小波系数分离出原始信号中各分量,每个分量统计得到相应的阈值,将各分量与阈值相比较识别干扰成分并标记去除.利用该方法对实际观测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标记并消减干扰信号,且提高了观测的信噪比.
林天琪吴亚军朱人杰徐志骏
关键词:射频干扰小波变换
基于FPGA技术的硬件相关处理机在深空探测中的应用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是重要的射电天文技术,具有极高的空间分辨率,是国际上广泛采用的深空探测器高精度测量手段,相关处理机是VLBI的核心数据预处理设备,是复杂的高速信号处理系统。本文对上海天文台硬件相关处理机的发展...
徐志骏张秀忠郭绍光吴亚军于威甘江英
关键词:FPGAVLBI高分辨率
文献传递
中国SKA区域中心跨洲际高速数据传输进展及展望被引量:5
2023年
平方公里阵列(Square Kilometre Array, SKA)作为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其观测产生的数据将首先由澳大利亚和南非两个台址传输到几百公里以外的科学数据处理中心,然后通过跨洲际高速互联网分发到上万公里距离的全球各个SKA区域中心(SKA Regional Centre, SRC).在SKA第一阶段,每年预计有710 PB的数据需要通过至少100 Gbps的网络分发到各个SRC,如此高的网络带宽和数据规模对数据的传输与分发带来极大挑战.本文通过对TCP/UDP/HTTP等多种网络协议的分析,使用当前射电天文领域不同的软件测试研究了当前10 Gbps网络基础设施下的最佳传输方案参数,讨论了影响高速传输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性能优化策略.这将为中国在SKA第一阶段正式观测前的网络建设和布局提供技术基础,也是未来SKA区域中心全球联网运行的技术积累.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细节和方法对依赖大数据量跨国际节点交互的相关科学应用至关重要.
郭绍光安涛安涛徐志骏陈肖陈肖陆扬伍筱聪
关键词:高速网络数据传输
面向SKA1时代的科学数据流及阵列模拟分析被引量:4
2023年
作为下一代射电望远镜,平方公里阵列望远镜(Square Kilometre Array,SKA)经过多年的筹备,第一阶段(SKA Phase 1,SKA1)已经在2021年7月开工建设,SKA1正式运行后预计每年将产生710 PB的科学归档数据,这些数据将存储在世界各地的SKA区域中心供科研工作者使用.本文将SKA观测台站、中央信号处理器、科学数据处理及区域中心等各个阶段的模型进行量化分析,以SKA1的高优先级科学观测为主要依据,得出每个阶段的数据流评估情况,以及对科学数据处理算力的需求.以当前SKA1-low和SKA1-mid的阵列为例,总结了包括分辨率、灵敏度和UV(Ultraviolet)覆盖等影响干涉阵列布局的关键因素;最后使用OSKAR(Oxford SKA Radio Telescope Simulator)进行干涉阵列的数据模拟,通过对SKA1-mid的模拟得出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稳定性,通过对SKA1-low在CSRC-P上的模拟,可以看出中国SKA区域中心原型机设计经过了充分的论证和优化,并得出了详细的算力需求以及数据量的详细信息.SKA对数据处理、计算和存储等的需求,将需要电子、通信、信息、计算机等技术和交叉学科的联合推动.
郭绍光陆扬陆扬安涛徐志骏徐志骏吕唯佳
关键词:综合孔径数据格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