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庆玥

作品数:10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超声科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血管
  • 5篇新生血管
  • 5篇视网膜
  • 5篇网膜
  • 4篇视网膜病
  • 4篇超声
  • 3篇造影
  • 3篇视网膜病变
  • 3篇内皮
  • 3篇AMD310...
  • 3篇超声造影
  • 2篇动脉
  • 2篇新生血管化
  • 2篇血管化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氧诱导视网膜...
  • 2篇视网膜新生血...
  • 2篇鼠模型
  • 2篇小鼠

机构

  • 9篇复旦大学

作者

  • 9篇徐庆玥
  • 5篇袁非
  • 3篇王文平
  • 3篇袁源智
  • 2篇范培丽
  • 2篇何婉媛
  • 2篇李超伦
  • 1篇黄备建
  • 1篇俞清
  • 1篇袁海霞
  • 1篇张菊莉
  • 1篇曹佳颖
  • 1篇毛枫
  • 1篇王历阳

传媒

  • 2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华医学超声...
  • 1篇国际眼科纵览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氧诱导视网膜病变小鼠模型中SDF-1及VEGF的表达及AMD3100对其的干预
徐庆玥袁非袁源智
超声造影评价颈动脉斑块增强强度与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
2013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与颈动脉斑块增强强度(enhanced intensity,EI)的相关性.方法:2009年2011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颈动脉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检查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35例,共167个颈动脉斑块.采用荷兰Philips iU22超声诊断仪,L9-3线阵探头.所有患者行CEUS检查时,仪器参数设置保持一致.超声造影剂采用Sono Vue,剂量2.0 mL.根据斑块有无增强及增强强度,将斑块EI分为0~4级,采用QLAB定量分析软件分别测量颈总动脉IMT,计算颈动脉斑块EI、斑块EI与颈动脉管腔EI的比值,并分析其与相应颈总动脉IMT的相关性.结果:167条颈动脉中有6条未测及IMT,不同CEUS斑块增强分级组的IMT测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4).颈总动脉IMT与斑块EI(P=0.687)及比值(P=0.852)无相关性.结论:颈动脉斑块EI与颈总动脉IMT无相关性,临床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筛选和随访手段.
李超伦王文平何婉媛范培丽徐庆玥
关键词:颈动脉新生血管超声造影
AMD3100对小鼠高氧诱导视网膜病变中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的受体拮抗剂AMD3100对高氧诱导的小鼠视网膜病变(OIR)模型中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研究。58只7日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单纯对照组(n=17)、单纯给氧组(n=17)和给药组(n=24)。根据AMD3100的浓度,将给药组再分为小剂量抑制组、大剂量抑制组、小剂量安全对照组、大剂量安全对照组(每组6只)。各组小鼠19日龄时行视网膜铺片ADP酶染色、石蜡切片HE染色、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抗SDF-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视网膜平均阳性染色面积百分比。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视网膜中SDF、1mRNA及VEGFmRNA表达水平。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数据的比较。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发现,单纯对照组和单纯给氧组视网膜上均有VEGFmRNA(0.080±0.022和0.123±0.032)和SDF-1mRNA(0.731±0.099和0.5444-0.108)的表达,且给氧组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t=2.488,P=0.038;t=2.864,P=0.021)。石蜡切片检测结果显示,大、小剂量抑制组与其自身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507,P=0.000;t=-10.761,P=0.000),且视网膜铺片ADP酶染色的结果更接近于正常对照组。各组视网膜的免疫组织化学切片均可见神经上皮有VEGF和SDF-1蛋白表达,但给药组的表达水平比自身对照组低(VEGF:t=-7.249,P=0.000;t=-9.02,P=0.000;SDF-1:t=-5.246,P=0.000;t:-5.216,P=0.000)。结论AMD3100可能通过拮抗SDF-1的受体来减少SDF—1与CXCR4相结合所产生的效应,从而使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抑制新生血管生成。
徐庆玥袁源智王历阳袁非
关键词:视网膜新生血管化趋化因子CXCL1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视网膜病
氧诱导视网膜病变小鼠模型中SDF-1及VEGF的表达及AMD3100对其的干预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在氧诱导的视网膜病变(OIR)模型小鼠视网膜上的表达情况。并探索一种SDF-1的受体拮抗剂对该模型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方法:58...
徐庆玥
关键词:新生血管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氧诱导视网膜病变
文献传递
双眼前房角支撑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十年角膜内皮失代偿一例
2009年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囊袋内植入已成为白内障的标准术式。但若术中发生晶状体后囊膜破裂,就必须放弃IOL的囊袋内植入,采用其他方法,如前房虹膜固定、后房虹膜固定或后房巩膜缝线固定等。房角支撑型IOL植入技术相对简单、眼内操作步骤少、眼内干扰少、无需特殊器械设备,易于掌握和实施,是手术条件受限时常用的方法。
徐庆玥袁非
关键词:人工晶状体角膜内皮失代偿前房角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晶状体后囊膜破裂囊袋内植入
超声造影在肝门部胆管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评价实时谐波超声造影(CEUS)在肝门部胆管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1月至2013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6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共46个肝门部胆管癌。采用χ2检验比较肝门部胆管癌常规超声与CEUS回声分布差异;以手术确定的评估结果作为金标准,采用χ2检验比较常规超声与CEUS判断胆管侵犯范围的准确率差异,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常规超声与CEUS诊断门静脉受侵的准确率、对肝门部淋巴结的显示率差异。结果在CEUS门脉期及延迟期分别有82.6%(38/46)及91.3%(42/46)的肝门部胆管癌表现为低回声,与周围肝实质分界清晰,而常规超声63.0%(29/46)表现为边界不清的等回声,病灶清晰显示率在常规超声、CEUS门脉期及延迟期分别为37.0%(17/46)、84.8%(39/46)、91.3%(42/46)。肝门部胆管癌CEUS门脉期及延迟期回声分布与常规超声回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64、53.939,P=0.000)。CEUS判断胆管侵犯范围的准确率为100%(46/46),高于常规超声判断胆管侵犯范围的准确率80.4%(37/4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82,P=0.005)。术中证实9例患者门静脉受侵,常规超声诊断7例患者门静脉受侵,CEUS诊断8例患者门静脉受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常规超声与CEUS均未发现肝动脉受侵。术中诊断8例患者伴肝门部淋巴结转移,常规超声及CEUS均发现6例患者伴肝门部淋巴结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与常规超声相比,CEUS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的病灶清晰显示率及对胆管侵犯范围的评估准确性。
袁海霞王文平曹佳颖毛枫黄备建徐庆玥司芩
关键词:超声检查造影剂肝肿瘤
视网膜静脉阻塞大鼠促新生血管因子在视网膜上的表达和复方血栓通干预作用的研究
袁源智袁非徐庆玥俞笳黎蕾张菊莉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9年
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是眼部多种疾病共有的病理特点,其引发的疾病已成为目前致盲的重要原因。VEGF家族在新生血管形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通过影响细胞增生、细胞迁移、诱导毛细血管腔形成,从而促进新生血管的生成和生长。本文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为例,介绍VEGF家族及其受体,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和针对其作用机制可采取的相应防治方法。
徐庆玥袁非
关键词:视网膜新生血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超声造影评价不同狭窄程度颈动脉粥样斑块内的新生血管形成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评价灰阶谐波超声造影技术显示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的价值。方法疑诊颈动脉狭窄患者58例,共73个斑块。常规超声评价颈动脉斑块回声类型,超声造影实时观察斑块内增强强度并进行分级。动脉狭窄程度以x线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准。比较不同狭窄程度及不同回声类型颈动脉斑块的增强强度。结果颈动脉90%以下狭窄各组间斑块增强强度与动脉狭窄程度之间无相关性(P=0.358),但90%以上狭窄(包括闭塞)组斑块增强强度明显增加,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不同斑块回声类型的斑块增强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超声造影能够实时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增强过程,反映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为评价斑块的稳定性提供重要信息。
李超伦王文平何婉媛范培丽俞清徐庆玥
关键词:微气泡新生血管化颈动脉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