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川
- 作品数:34 被引量:214H指数:11
- 供职机构: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食品科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叶片阶段性白化小麦的叶绿体激发能分配和荧光动力学特征被引量:3
- 1996年
- 叶片阶段性白化小麦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色素突变体。本文对其白色、白绿相嵌及转绿叶片的叶绿体光化活性分别进行了测定。试验表明:(1)白化和白绿相嵌叶片的叶绿体色素合成处于停滞阶段,转绿叶片则处于色素迅速合成阶段;(2)白化、白绿相嵌和转绿叶片叶绿体的激发能传递呈递增趋势;(3)三者对绿体的PSⅡ活性和原初光能转化效率也呈递增趋势;(4)白化叶片叶绿体缺乏PSⅠ和PSⅡ外周天线色素蛋白,白绿相嵌和转绿叶片的类囊体膜多肽组分与正常叶片相近似。
- 赵琦唐崇钦彭德川匡廷云李生海温辉芹
- 关键词:小麦叶绿体荧光动力学
- 电子鼻对市售花椒油商品的鉴别被引量:9
- 2010年
- 花椒油风味独特,是重要的川菜味型必备调味品。市售的花椒油质量参差不齐,品质鉴评主要依靠人为感官评价,主观影响较大。本文希望通过电子鼻技术的主成分分析法,探索花椒油质量快速检测的新方法。
- 辛松林阎红彭德川
- 关键词:花椒油电子鼻
- D1/D2/Cyt b-559几个不同寿命组分的荧光发射光谱的分辨
- 1993年
- 菠菜叶绿体光系统Ⅱ反应中心D1/D2/Cyt b-559复合物的荧光衰减包括4个组分,其寿命分别大约为1.0ns,5.9ns,24ns和73ns,所占整个荧光的量子产率依次为0.05,0.34,0.35和0.26。这些不同寿命组分的荧光发射光谱相互重叠在一起,稳态光谱只显示1个发射峰。根据相调荧光测定的“硬件”分析方法,通过选择检测器的相角,可以选择性地把各个寿命组分的荧光分别滤掉。如果5.
- 于振宝匡廷云李成勇唐崇钦彭德川汤佩松
- 关键词:菠菜光合系统荧光光谱
- 苦荞麦不同器官的膳食纤维含量和种类分析被引量:13
- 2009年
- 分析普通苦荞麦和黑苦荞麦的不同器官中膳食纤维种类、含量以及总黄酮含量,为苦荞麦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试验数据。通过实验室间的合作研究建立标准的膳食纤维酶-重量分析方法。采用酶-重量法测定黑苦荞麦和普通苦荞麦的籽实、外壳、茎叶中的总膳食纤维、不可溶性膳食纤维以及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采用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3个实验室采用酶-重量法测定相同食物中膳食纤维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在2.91%~9.37%之间,精密度符合要求。黑苦荞麦茎叶混合物中总膳食纤维、不可溶及可溶性膳食纤维分别为13.08%,6.95%和6.13%,总黄酮含量为2.35%。黑苦荞麦茎叶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和总黄酮含量较高,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
- 陈思彭德川颜卫阴文娅郭鹏飞
- 关键词:膳食纤维
- 不同量黑苦荞茶对小鼠血糖及糖耐量的影响被引量:9
- 2008年
- 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高血糖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低剂量黑苦荞茶组和高剂量黑苦荞茶组,连续30d灌胃,观察试验前后各组动物空腹血糖值变化及糖耐量情况。结果表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动物的空腹血糖值及血糖上升百分率较有显著性降低,血糖曲线下面积也有降低的趋势。结论认为,黑苦荞茶具有改善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的作用。
- 彭德川徐家钰陈思阴文娅
- 关键词:血糖
- 苦荞和几种野生荞麦中黄酮含量的测定和比较
- 实验测定了苦荞(Fagopyrum tartaricum)和几种野生荞麦(包括金荞麦(F.cymosum)Ⅰ,Ⅱ ,Ⅲ,Ⅳ,细柄野荞麦(F.gracilipes),齿翅野荞麦(变种)(F.gracilipes var.o...
- 彭德川唐宇孙俊秀刘见林
- 关键词:苦荞野生荞麦黄酮
- 文献传递
- 去镁叶绿素a的光破坏及对光系统Ⅱ——反应中心的光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5
- 1996年
- 光是高等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唯一能源,但是过多的光能会对植物造成伤害,使光合作用受到抑制,甚至能够使农作物减产,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不良影响。近年来,光抑制的作用机制包括光破坏和光保护的研究方面,已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 侯建敏匡廷云彭德川唐崇钦汤佩松
- 关键词:光系统光抑制光破坏光合作用
- 四川汉源地区青花椒和红花椒的气味指纹图谱分析被引量:12
- 2010年
- 利用气味指纹分析技术(电子鼻)对四川汉源地区所产的青花椒和红花椒种进行了检测,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判别因子分析(DFA)方法进行分析,二者之间的气味存在明显的差异,与感官分析得出的结论一致。
- 阎红辛松林彭德川
- 关键词:电子鼻指纹图谱花椒
- 光系统Ⅱ反应中心D_1/D_2/cyt b_(559)复合物光破坏的多步反应被引量:1
- 1993年
- 光系统Ⅱ(PSⅡ)反应中心D_1D_2’cyt b_(559)复合物在强光照射下色素分子受到破坏,导致在红区(Q_y带)的吸光度值及CD信号的下降,而且在光照后的暗放置过程中这种变化继续进行,吸收差光谱的峰位在680nm处,说明受破坏的很可能是原初电子供体P680.在光照后的暗放置过程中,该反应中心复合物的荧先强度继续升高,而且峰位蓝移.所有这些结果表明,在光照的过程中,PSⅡ反应中心D_1/D_2/cytb_(559)复合物很可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反应中间体形成,从而造成在暗放置过程中该反应中心继续受到破坏,也就是说,PSⅡ反应中心D_1/D_2/cytb_(559)复合物的光破坏不是一步反应,而是一个多步反应.
- 卢荣禾匡廷云于振宝唐崇钦彭德川汤佩松
- 关键词:光破坏光合系统
- 菠菜叶绿体光系统Ⅱ反应中心D1/D2/cyt b559长寿命荧光组分的来源被引量:2
- 1994年
- 通过多频相位调制法测得菠菜叶绿体光系统Ⅱ(PSⅡ)反应中心D1/D2/cytb559复合物的荧光衰减包括4个组分,其寿命分别大约为1、6、24和73ns,所占整个荧光的比例依次为5%、34%、35%和26%。而寿命为6ns的组分来源于与电荷分离不相关的chla分子,寿命为1ns的组分所占的比例很小,其来源不清楚。其中两个长寿命组分都与样品的光化学活性相关,但彼此又是不相关的,很可能来源于电荷分离后的两个不同的重组过程。
- 于振宝匡廷云唐崇钦彭德川汤佩松李成勇
- 关键词:菠菜光合系统叶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