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德峰

作品数:57 被引量:450H指数:12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卫生厅临床医学应用技术项目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8篇腺癌
  • 26篇肿瘤
  • 25篇乳腺
  • 21篇乳腺癌
  • 19篇腺肿瘤
  • 17篇淋巴
  • 16篇甲状腺
  • 15篇淋巴结
  • 14篇乳头
  • 11篇乳腺肿
  • 11篇乳腺肿瘤
  • 10篇淋巴结转移
  • 8篇乳晕
  • 8篇病理
  • 7篇乳头乳晕
  • 7篇乳头乳晕复合...
  • 7篇乳头状
  • 7篇淋巴结清扫
  • 6篇食管
  • 6篇手术

机构

  • 38篇蚌埠医学院第...
  • 13篇蚌埠医学院第...
  • 3篇蚌埠医学院
  • 3篇开平市中心医...
  • 2篇安徽省肿瘤医...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附...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台州市立医院

作者

  • 54篇彭德峰
  • 24篇朱正志
  • 20篇王圣应
  • 19篇董慧明
  • 13篇马小开
  • 13篇张晖
  • 12篇姚廷敬
  • 11篇朱金海
  • 10篇王岩岩
  • 8篇周锐
  • 7篇黄建康
  • 7篇崔振
  • 6篇张荣新
  • 6篇李玉龙
  • 5篇黄建康
  • 5篇朱金海
  • 4篇陈春春
  • 4篇钱军
  • 4篇陈春春
  • 3篇张超

传媒

  • 8篇蚌埠医学院学...
  • 6篇中华全科医学
  • 5篇中华内分泌外...
  • 2篇淮海医药
  • 2篇吉林医学
  • 2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医研究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癌症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天津医药

年份

  • 1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8篇2008
  • 1篇2007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30例三阳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三阳性乳腺癌(triple-positive breast cancer,TP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TPBC患者130例,对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中,TPBC患者共130例,占所有乳腺癌患者的13.10%。其中,63.08%为超重/肥胖患者(BMI≥24),52.31%的患者合并有慢性病。患者最常见的首诊症状为发现乳房肿块(80例,占61.54%),而非疼痛(10例,占7.69%)。病灶的位置以右侧多见(75例,占57.69%),最常见的部位为外上象限(58例,占44.62%)。最常见病理学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104例,占80.00%)。随访结果表明,局部复发率为9.23%(12例),远处转移率为26.92%(35例)。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骨(24例,占68.57%),其次为肺(18例,占51.43%)。结论:TPBC患者的预后较差,容易发生远处转移,且有早期转移倾向,因此迫切需要对TPBC进行全面的研究,更深入的了解TPBC的异质性。
李玉龙殷世明彭德峰陈春春安程程马小开朱金海董慧明
关键词: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头颈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修复(附25例报告)
目的探讨头颈肿瘤术后组织缺损所需各肌皮瓣的设计、制备、转移以及预防肌皮瓣坏死的措施。方法分析我院2001年04月~2004年01月应用头颈部局部肌皮瓣、额部带血管蒂皮瓣、胸锁乳突肌肌皮瓣、唇瓣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组织缺损25...
彭德峰王圣应朱正志王东风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肌皮瓣缺损修复
文献传递
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通过分析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评估各种的手术术式的疗效,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合理手术切除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2月蚌医附院收治的40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点,了解不同的外科手术术式及肿瘤病理类型对乳腺叶状肿瘤的疗效的影响。结果 40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接受手术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8~7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3个月。在所有患者中,共3例发生术后肿瘤的局部复发,总复发率为7.5%,无转移及死亡病例。结论熟悉及掌握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助于提高乳腺叶状肿瘤术前诊断正确率,能为术前选择合理手术术式提供重要参考并提高疗效。
董慧明黄建康彭德峰李德群
关键词:乳腺叶状肿瘤外科治疗
经锁骨下切口无充气腔镜双侧甲状腺切除术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探讨经锁骨下切口无充气腔镜双侧甲状腺切除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甲乳外科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行双侧甲状腺手术治疗的39例患者,其中19例行锁骨下切口入路腔镜手术,20例行传统开放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恶性患者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术后3个月美容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传统开放组(P <0.05),术后3 d疼痛评分高于传统开放组(P <0.05),术后美容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开放组(P <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恶性患者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及术后3个月疼痛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经锁骨下切口腔镜甲状腺手术适用于有美容需求且需行双侧甲状腺切除的患者,术后患者切口美容满意度高。
王岩岩黄建康张超彭德峰陈春春董慧明李玉龙王苏杭金国玺
关键词:锁骨下入路
HMGA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A1(HMGA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65例乳腺癌组织及配对的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和4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HMGA1 mRNA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石蜡包埋的120例乳腺癌组织、46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和43例乳腺腺病组织中HMGA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乳腺癌组织中HMGA1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纤维腺瘤组织(P<0.01);乳腺癌组织中HMGA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乳腺纤维腺瘤组织(P<0.01)和乳腺腺病组织(P<0.05),乳腺癌组织中HMGA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淋巴结是否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1,P<0.05),三阴性乳腺癌HMGA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HMGA1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较癌旁正常组织和良性疾病组织明显升高,并与临床分期有关,有望成为乳腺癌诊治中的一个新的靶点。
周锐董慧明丁淑琴李楠姚廷敬彭德峰朱正志卢燕红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A1乳腺癌转录调控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主要并发症的防治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areola complex,NAC)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主要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手术治疗124例NAC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临床资料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发生并发症的原因,提出预防和处理方法。结果124例术后发生乳头坏死18例(14.52%),皮瓣感染、坏死9例(7.26%),皮下积液7例(5.65%),上肢淋巴水肿5例(4.03%),胸肌挛缩伴同侧上臂运动障碍3例(2.42%),术腔继发性出血2例(1.61%)。结论精细的手术操作能有效降低保留NAC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保留NAC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积极处理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张荣新王圣应朱正志朱金海彭德峰张晖董慧明姚廷敬王子岩
关键词:乳腺癌乳头乳晕复合体术后并发症
甲状腺微小癌26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TMC)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6月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262例TM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选取90例同期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良性甲状腺结节(BTN)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62例TMC患者中,乳头状癌260例,滤泡状癌1例,未分化癌1例;术中冷冻切片确诊246例(93.9%);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126例(48.09%),甲状腺腺瘤18例(6.87%),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27例(10.30%),甲状腺功能亢进3例(1.15%)。与BTN患者比较,TMC患者超声显示低回声、沙砾样钙化、血流信号丰富、高TI-RADS分级的比率明显高于BTN组(均P〈0.05);高分辨超声对TMC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88%、80.50%、91.73%、65.97%。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包括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术73例,患侧腺叶+峡部+对侧次全切除术153例,全甲状腺切除术36例。172例进行了淋巴结清扫,其中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162例,有45例(27.78%)出现了淋巴结转移,功能性颈清扫术10例均出现淋巴结转移。TM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肿瘤最大直径、癌灶数目有关(χ2=6.77、13.11,均P〈0.05);行与未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计学意义(χ2=0.09,P〉0.05);不同手术方式患者术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9,P〉0.05)。结论:TMC以乳头状癌为主,高分辨超声是诊断TMC的重要方法。TMC患者应根据病灶数目、大小在腺叶+峡叶切除和全/近全甲状腺切除术中合理选择术式,同时常规行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高度怀疑或明确有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患者加做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
王志军李玉龙彭德峰董慧明
关键词:乳头状甲状腺切除术
乳腺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综合治疗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共收治2l例患者,其中9例为同期乳腺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2例为乳腺癌术后锁骨上转移。均给予新辅助化疗+手术+术后放疗、化疗或/和内分泌治疗。结果2l例患者V区淋巴结均阳性,且大部分位于颈后三角区。随访2~4年,均无颈部局部复发,4例一年半死于肺、肝及骨转移,余健在。结论结合新辅助化疗最大限度的切除原发灶及腋窝和锁骨上淋巴结等综合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作用。
姚廷敬李文菁彭德峰董慧明
关键词:乳腺肿瘤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回顾性分析
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应用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45例经病理确诊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进行治疗,其中行经口腔前庭入路15例为经口组,经胸乳入路30例为经胸乳组,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资料及随访情况等。结果:2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口组患者术后第1天引流量、颈部VAS评分显著低于经胸乳组(P<0.05),但手术时间显著多于经胸乳组(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至少随访6个月,经口组患者美容满意度评分高于经胸乳组(P<0.05),且均未见肿瘤复发与转移。结论: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安全、可行及临床效果良好,且有较佳的美容效果。
甄卫东王苏杭陈非凡彭德峰陈春春黄建康
关键词:甲状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在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
2011年
目的通过对食管鳞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VEGF-DmRNA的检测,探讨VEGF-D在食管鳞癌中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对52例食管鳞癌癌组织和20例正常食管组织中VEGF-D的表达情况行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正常食管组织20例中VEGF-D低表达呈阴性结果,52例食管鳞癌组织中32例(61.5%)VEGF-DmRNA阳性表达。VEGF-DmRNA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显著相关(χ2=15.333,P<0.01;χ2=25.646,P<0.05)。结论 VEGF-D表达与食管鳞癌进展程度关系密切。
张晖王圣应彭德峰
关键词:食管鳞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淋巴道转移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