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均伟

作品数:9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随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术
  • 3篇外科
  • 2篇血管
  • 2篇食管
  • 2篇曲菌
  • 2篇曲菌球
  • 2篇曲霉
  • 2篇曲霉菌
  • 2篇外科治疗
  • 2篇肺曲菌球
  • 1篇大隐静脉
  • 1篇大隐静脉曲张
  • 1篇心理
  • 1篇心理状态
  • 1篇心内直视
  • 1篇心内直视术
  • 1篇心胸
  • 1篇心胸血管
  • 1篇心胸血管外科
  • 1篇胸血

机构

  • 4篇随州市中心医...
  • 3篇北京大学深圳...
  • 2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汕头大学

作者

  • 9篇彭均伟
  • 2篇吴昊
  • 2篇鲍传明
  • 1篇梁世妙
  • 1篇凡兵
  • 1篇卜涛
  • 1篇秦又发
  • 1篇张晓春
  • 1篇刘建华
  • 1篇杨俊
  • 1篇张本固
  • 1篇陈灿
  • 1篇李晓飞

传媒

  • 2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肺曲菌球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肺曲菌球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收治7例肺曲菌球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共收入7例肺曲菌球患者,男性6例,女性1例,发病年龄25岁――52岁,平均年龄35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2.3年。...
彭均伟
关键词:肺曲菌球外科治疗影像学病理检查
文献传递
大隐静脉曲张微创化治疗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曲张的微创化治疗效果。方法:319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分别采用新型微创剥脱器(NMIS)、血管腔内激光消融(EVLA)、泡沫硬化疗法(FS)治疗,动态观察其疗效及主要并发症。结果:NMIS治疗233例,出现并发症10例;EVLA治疗74例,复发2例,出现并发症5例;FS治疗12例,复发5例,出现并发症1例。结论:按CEAP分级,结合患者的需求,采用微创化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可取得理想的效果。
陈灿鲍传明刘建华凡兵杨俊彭均伟李晓飞
关键词:大隐静脉曲张
肺曲霉菌球16例临床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肺曲霉菌球的临床特点、手术治疗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6例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肺曲霉菌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共行肺叶切除术4例,局部切除术12例,切除标本送检,均证实为肺曲霉菌病,术后行抗真菌治疗2~4周。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曲霉菌胸腔播散2例。随访4个月~9年无肺曲霉病复发和播散。结论手术治疗肺曲霉菌球安全、有效,一旦确诊应积极手术治疗。
吴昊彭均伟卜涛
关键词:曲霉菌手术治疗
整治前后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对某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简称预防用药)进行调查,为临床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帮助。方法:记录该院2010年7-12月和2012年7-12月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的全部患者信息,其中前者纳入整治前组,后者纳入整治后组。对2组患者的预防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整治后预防用药选药合理率从4.0%上升到89.7%(P<0.01),预防用药时机合理率明显提高(0%vs 92.8%,P<0.01),预防用药疗程从(15.0±3.2)d缩短至(4.9±1.8)d(P<0.01)。但整治前后的术后感染率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显著促进了该院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的预防用药合理性,但该项管理工作仍需制度化、长期化。
秦又发彭均伟张晓春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用药合理专项整治
治疗性沟通系统干预对肺癌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4
2023年
目的:分析治疗性沟通系统干预对肺癌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20年8月某院收治的12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治疗性沟通系统干预,干预频率:1次/周,持续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焦虑自评表(SAS)和抑郁自评表(SDS)]、应对方式[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希望水平(Herth希望量表)和生活质量[生活质量量表(GQOL-74)]。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较低(t=-5.737、-4.611,P<0.05),积极应对评分较高(t=8.744,P<0.05),消极应对评分较低(t=-5.248,P<0.05),Herth希望量表各维度评分较高(t=5.995,8.212,7.131;P<0.05),GQOL-74各维度评分较高(t=7.407,8.433,7.204,8.063;P<0.05)。结论:针对肺癌患者而言,围术期给予治疗性沟通系统干预可改善其心理状态和应对方式,增强希望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陈静文艳丽彭均伟计进
关键词:肺癌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断、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分析手术治疗20例食管平滑肌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位于食管中段16例,下段4例。行粘膜外肿瘤摘除术19例次,肿瘤及部分食管切除、食管胃主动脉弓下吻合术1例。左侧开胸20例。本组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随访1年至7年,无复发,病例均生存。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食管平滑肌瘤有效的治疗方法,多数病例可行粘膜外肿瘤摘除术。少数肿瘤巨大需行肿瘤及部分食管切除、胃食管吻合术。
吴昊彭均伟梁世妙
关键词:外科治疗
三切口右胸路径手术在胸中段食管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经右胸、腹部、颈部三切口的右胸路径手术在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7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胸中段食管癌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右胸路径组(51例)与左胸入路组(46例),右胸路径组采用右胸、腹部、颈部三切口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术后2年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右胸路径组的手术时间[(218.4±48.9)min]、术后住院时间[(14.7±3.9)d]均显著的低于左胸入路组的手术时间[(287.6±57.3)min]、术后住院时间[(18.5±4.6)d],而右胸路径组清扫淋巴结数目[(21.8±5.9)枚]显著高于左胸入路组清扫淋巴结数目[(13.7±4.8)枚](P<0.05)。右胸路径组的食管残端阳性率(3.92%)显著低于左胸入路组的17.39%(P<0.05)。右胸路径组的肺部感染率为2.17%、吻合口瘘发生率为4.35%,均显著低于左胸入路组的17.65%、23.53%(P<0.05)。右胸路径组的2年生存率为72.00%(36/50)显著高于左胸入路组的52.27%(23/44),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胸路径组患者的随访24个月的中位生存时间21.50个月,显著长于左胸入路组患者的18.00个月,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796,P=0.041)。结论:经右胸、腹部、颈部三切口的右胸路径手术在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术中清扫淋巴结更加彻底,术后2年生存率高,术中手术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鲍传明彭均伟
关键词:胸中段食管癌
一种用于心胸血管外科的活动输液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心胸血管外科的活动输液架,包括立杆,所述立杆底端固定连接有十字状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四边中部通过打孔并攻牙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底端转动连接有底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杆、螺纹孔和...
彭均伟何丹
文献传递
肺曲菌球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近年来随着肺结核病发病率的上升以及免疫抑制人群的扩增等,肺曲霉菌病这一过去少见的肺部真菌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以肺曲菌球最多见。肺曲菌球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常继发于肺基础疾病,缺乏特异性,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不足等造成对本病的诊断有一定困难,临床易漏诊、误诊。为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本文综合论述肺曲菌球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原则及方法。
彭均伟张本固
关键词:肺曲霉菌病肺曲菌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