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贤锐

作品数:5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房
  • 2篇血栓
  • 2篇膜性
  • 2篇房颤
  • 2篇非瓣膜性
  • 2篇瓣膜
  • 1篇低密度脂蛋白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内
  • 1篇心动描记术
  • 1篇心耳
  • 1篇心房颤动
  • 1篇心房颤动患者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心脏
  • 1篇心脏成纤维细...
  • 1篇血栓形成
  • 1篇血脂

机构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张贤锐
  • 4篇苏立
  • 3篇殷跃辉
  • 2篇张晓歌
  • 2篇陶小玲
  • 1篇周莉
  • 1篇熊斌
  • 1篇陶晓玲
  • 1篇陈少杰
  • 1篇曹腾飞
  • 1篇徐艳萍

传媒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三种评分系统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或左心耳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评估CHADS2、CHA2DS2-VASc和自行改良的CHA2DS2-VASc-LA2评分对经食管超声(TEE)检出左心房或左心耳血栓(LAT)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科拟行射频消融术且术前TEE检查、心脏多层CT扫描等相关临床资料完整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共203例,其中TEE提示LAT者39例(血栓组),未检出LAT者164例(对照组)。对患者的一般情况、既往病史、入院时检查、CHADS2评分和CHA2DS2-VASc评分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将独立预测因素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32mL/m2记为2分,加入CHA2DS2-VASc评分中组合成新的评分方案CHA2DS2-VASc-LA2。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CHADS2、CHA2DS2-VASc和CHA2DS2-VASc-LA2评分方案对NVAF患者LAT形成的预测价值。结果对CHADS2、CHA2DS2-VASc及CHA2DS2-VASc-LA2三种评分进行ROC曲线检测,发现CHADS2诊断价值偏低(AUC=0.661,P=0.002),CHA2DS2-VASc和CHA2DS2-VASc-LA2诊断价值中等(AUC=0.731,P<0.001;AUC=0.771,P<0.001)。使用CHA2DS2-VASc-LA2评分后血栓组CHADS2评分为0分的3例低危患者分值均有上升,血栓组中无CHA2DS2-VASc-LA2评分为0分者。结论 CHA2DS2-VASc-LA2评分较CHADS2、CHA2DS2-VASc评分系统能更好地预测NVAF低危人群的LAT形成,CHA2DS2-VASc-LA2评分为0分者可避免常规的TEE检查。
陶小玲张贤锐熊斌殷跃辉苏立
关键词:左心房血栓经食管超声心动描记术
PLGF参与Ang Ⅱ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激活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胎盘生长因子(PLGF)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激活心脏成纤维细胞(CFs)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原代分离培养并鉴定新生SD大鼠CFs。蛋白免疫印迹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PLGF和磷酸化ERK1/2(p-ERK1/2),免疫荧光观察α-SMA的表达,WST-1法检测细胞增殖,RT-PCR检测PLGF、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1)Ang Ⅱ组PLGF 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联用替米沙坦后,PLGF mRNA表达水平下降;Ang II组PLGF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PLGF诱导CFs增殖及α-SMA蛋白表达增加(P<0.05);PLGF干预CFs 60 min后,p-ERK1/2蛋白水平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Ang Ⅱ+anti-PLGF组与Ang Ⅱ组比较,细胞增殖和α-SMA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I型和Ⅲ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水平亦下调(P<0.05)。结论:PLGF可能参与Ang Ⅱ诱导的CFs增殖和纤维化过程。
张晓歌陶小玲张贤锐苏立
关键词:胎盘生长因子心脏成纤维细胞
房颤与非房颤患者血脂水平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与非心房颤动患者血脂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住院符合纳入标准的598例房颤[包括295例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atrial fibrillation,PAF)亚组,303例非阵发性房颤(non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NPAF)亚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其一般情况、血图分析、肝功、肾功、血脂、血糖、甲状腺功能、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值等资料,符合纳入标准的596例非房颤患者作为对照,对比分析房颤组及亚组同对照组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房颤组与对照组在年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白细胞计数(WBC)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左房内径(LAD)和左室射血分数(EF)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c回归显示,WBC(OR=1.119,P<0.05)和LAD(OR=1.147,P<0.05)是房颤的危险因素;TG(OR=0.822,P<0.05)、HDL(OR=0.401,P<0.05)、LDL(OR=0.736,P<0.05)水平与房颤负相关。亚组分析显示HDL(OR=0.420,P<0.05)、LDL(OR=0.695,P<0.05)与PAF负相关,而LAD(OR=1.078,P<0.05)与PAF正相关;在NPAF亚组,HDL(OR=0.219,P<0.05)、LDL(OR=0.638,P<0.05)、TG(OR=0.676,P<0.05)三者一致地与NPAF负相关,是其保护因素,LAD(OR=1.247,P<0.05)是NAPF的危险因素。结论房颤患者血脂尤其是LDL、HDL水平明显低于非房颤患者,且随着PAF进展为慢性房颤而呈逐渐降低趋势。
曹腾飞陶晓玲张贤锐徐艳萍周莉苏立殷跃辉
关键词: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病例对照
主动脉球囊反搏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评价被引量:26
2013年
目的应用荟萃分析的方法探讨临床上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Pubmed、EMBase、Cochra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万方、维普、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检索以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应用RevMan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索筛选到1980--2012年共13个随机对照试验,1958例AMI纳入分析研究,其中接受IABP治疗组970例,未经IABP治疗组(对照组)988例。IABP治疗组30d内的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7,95%C10.58~1.03,P=0.08);但在伴有心原性休克亚组中,IABP治疗组30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RR=0.65,95%C10.44~0.97,P=0.04)。IABP治疗组6个月后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RR=0.72,95%C10.55~0.94,P=0.02),且亚组分析与总体分析结果相似。IABP组的治疗相关出血事件高于对照组(RR=1.43,95%CI1.16~1.75,P〈0.01)。结论IABP治疗可降低AMI1~6个月的病死率,对伴心原性休克的AMI患者更能早期获益。
张贤锐苏立陈少杰张晓歌殷跃辉
关键词:心肌梗死主动脉内气囊泵死亡率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房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AF)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评估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对食道超声检出左房血栓的预测价值。  方法:纳入2007年6月-2012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心血管内科住...
张贤锐
关键词:心房颤动左房血栓经食道超声生化检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