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虎
- 作品数:6 被引量:173H指数:6
- 供职机构:张掖祁连山水源林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局'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网络'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祁连山(北坡)水热状况与植被垂直分布被引量:79
- 2001年
- 分析了祁连山北坡水热状况与植物垂直分布的关系 ,结果表明其气候在水平、垂直方向都有明显的差异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递减 ,递减率为 0 .5 8℃ / hm;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递增 ,递增率为 1 8.6 mm/ hm。从而使区内植被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梯度变化规律 ,从下到上依次为荒漠草原植被带、干性灌丛草原植被带、山地森林草原植被带、亚高山灌丛草甸植被带、高山寒漠草甸植被带 ,其中山地森林草原植被带是主要的植被分布带 ,与上下限的灌丛构成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生态系统 ,成为祁连山山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 王金叶常学向葛双兰苗毓新常宗强张虎
- 关键词:水热状况植被分布祁连山北坡
-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组成结构及生长状况被引量:18
- 2001年
-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受立地水热条件影响和自然、历史干扰 ,多世代演替林型共存 ,分布占祁连山三个垂直气候带 ,主要由干性灌丛林、青海云杉林、祁连圆柏林、湿性灌丛林四种类型 ,组成简单、结构单一 ,呈现高寒半干旱、半湿润气候特点 ;青海云杉林是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主体 ,相对其它森林类型其组成、层次结构复杂 ,生产力较高 ;干性灌丛林分布在立地条件较差的浅山地带 ,是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先锋林型 ;湿性灌丛林分布在山地森林草原带以上 ,是地带性顶极群落。
- 王金叶张学龙张虎王艺林金铭
- 关键词:水源涵养林
- 祁连山森林草原带大气降水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1
- 1993年
- 本文根据1973年以来祁连山寺大隆林区降水观测资料,研究了以试区为代表的祁连山森林草原带大气降水的特性及其流域降水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祁连山森林草原带年降水量呈不稳定动态变化趋势,变幅在317mm~539.7mm之间,年际差值为70.3%,其中降雪量占年降水量的3.5%;随着海拔高度每梯升100m,降水量增加4.3%,且阴、阳坡降水递增率有明显差异;森林对降水的再分配表现为不同的森林植被类型其林冠截留量迥异,其中藓类青海云杉林林冠多年平均截留率为25.86%。
- 车克钧张虎贺红元阎克林
- 关键词:降水量
- 祁连山北坡中部气候特征及垂直气候带的划分被引量:50
- 2001年
- 通过对祁连山北坡中部气候特征、森林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的定位观测研究 ,对祁连山北坡中部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气象要素垂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 ,应用气候指标和生物学原理 ,将祁连山林区按不同海拔高度划分为 :1.山地荒漠草原气候带 ;2 .山地草原气候带 ;3.山地森林草原气候带 ;4.亚高山灌丛草甸气候带 ;5 .高山亚冰雪稀疏植被气候带 ;进而提出了合理开发祁连山山地气候资源 。
- 张虎温娅丽马力常宗强王金叶
- 关键词:气候特征植被类型土壤类型
-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小气候特征研究被引量:15
- 2000年
- 以青海云杉为主体的祁连山水源林 ,处在“冰源水库”和河川水系之间 ,具有独特的小气候作用 :林冠遮蔽使青海云杉林林内总辐射比林外减少 71 .0 2 % ,林冠层净辐射占林冠层总辐射的 5 8.0 % ,林内净辐射仅占林冠层总辐射的 1 9.0 % ;覆盖率为 40 %的青海云杉林林内1 4时平均气温低于林外 0 .4℃ ,2时平均气温高于林外 0 .1℃ ,而且森林覆盖率越高降低温度、缩小温差作用越明显 ;森林作用使林内蒸发仅为林外的 6 0 .71 % ,风速仅为林冠处的1 3.33% ,而林内年平均湿度比林外高 1 6 .6 7% ,特别是最低湿度要比林外高 5 3.5 7%。
- 王艺林王金叶金博文王荣新张虎金铭
- 关键词:小气候青海云杉
-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降水及其再分配被引量:10
- 2000年
- 通过对祁连山建群树种青海云杉林连续 6年观测 ,对其降水特性及其降水再分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青海云杉林能增加水平降水 ,对垂直降水影响不显著 ,林冠截留率平均为2 5 .86 % ,夏季截留率为 2 4.84% ,冬春季较大 ,为 39.38%。树干截留量占自然降水量的0 .75 % ,当降水量超过 2 .0 mm时 ,才开始产生树干径流 ,当一次降水量达到 2 6 .0 mm时 ,云杉林不同径级的林木均产生树干径流。
- 张虎马力温娅丽
- 关键词: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