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筱婧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宫颈
  • 5篇宫颈癌
  • 4篇老年
  • 3篇预后
  • 3篇宫颈癌患者
  • 3篇癌患者
  • 2篇胃癌
  • 2篇老年患者
  • 1篇单抗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一线治疗
  • 1篇预后因素
  • 1篇生存率
  • 1篇生存预后
  • 1篇术后
  • 1篇术后盆腔感染
  • 1篇盆腔
  • 1篇盆腔感染
  • 1篇中青年

机构

  • 5篇浙江省肿瘤医...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宜兴市人民医...

作者

  • 7篇张筱婧
  • 4篇楼寒梅
  • 2篇俞华
  • 2篇李莉
  • 2篇王妨妨
  • 1篇陈锦飞
  • 1篇周建松
  • 1篇唐秋
  • 1篇徐小仙
  • 1篇顾冬英
  • 1篇汤翠菊
  • 1篇仝娜
  • 1篇张翔
  • 1篇张保国
  • 1篇张正东
  • 1篇张英丽
  • 1篇王美林
  • 1篇周建伟

传媒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老年与中青年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对比分析老年与中青年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术后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0年8月至2013年1月治疗的200例宫颈癌患者为观察对象,其≥60岁为老年组共100例,〈60岁为中青年组共100例,运用SPSS软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组宫颈癌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发生率为71.O%;中青年组临床表现以接触性出血为主,发病率为59.0%。腺癌在老年组及中青年组中分别占3.O%和15.O%,肿瘤〈4cm在两组中分别占72.O%和5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存在差异,老年宫颈癌患者较中青年患者腺癌发病率低,肿瘤≤4cm患者比例高。需加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合理的依据。
张筱婧李莉楼寒梅
关键词:老年宫颈癌临床病理
2q35 rs13387042基因多态性与老年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2013年
目的研究探讨2q35rs13387042基因多态性与老年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499例胃癌患者石蜡组织DNA上rs13387042基因多态性。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及Cox回归分析2q35rs13387042基因多态性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在显性基因模型中,携带GA/AA基因型的老年胃癌患者比携带GG基因型者可以相对提高7%的死亡率(HR=1.07,95%CI:0.85~1.36,P=0.54)。在肿瘤>5cm患者中,携带GA/AA基因型患者的死亡危险系数是携带GG基因型者的1.15倍。在肿瘤≤5cm中,携带GA/AA基因型患者的死亡危险系数是携带GG基因型者的0.75倍(HR=0.75,95%CI:0.47~1.21,P=0.24)。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无远处转移(HR=0.68,95%CI:0.41~0.93)和肠型胃癌(HR=0.61,95%CI:0.33~0.97)患者的死亡风险显著降低。结论检测肿瘤≤5cm老年胃癌患者的rs13387042基因多态性可能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对患者预后的判断。
张筱婧顾冬英张保国汤翠菊仝娜龚伟达谭永飞周建伟王美林陈锦飞张正东
关键词:QRS胃癌
基于GWAS筛选的SNPs(rs3803662和rs1338042)与胃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在全世界肿瘤中发病率位居第四,死亡率位居第二,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东亚、南美洲等国家属于胃癌高发区,在中国其发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我国每年胃癌死亡人数接近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人...
张筱婧
关键词:GWAS胃癌弥漫型胃癌预后老年患者
文献传递
211例宫颈腺癌治疗患者生存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了解宫颈腺癌治疗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治疗宫颈腺癌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8—2013年6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211例宫颈腺癌患者,根据病例资料和随访情况,估计生存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211例宫颈腺癌治疗患者随访10~81个月,中位数为49个月。43例患者因宫颈腺癌死亡,占20.38%。宫颈腺癌1年生存率为96.2%,3年生存率为88.6%,5年生存率为74.7%。多因素Cox分析显示,年龄(RR=4.940,95%CI:1.925~12.678)、盆腔淋巴结转移(RR=2.391,95%CI:1.311~4.360)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RR=6.344,95%CI:1.007~39.990)、FIGO分期(与I期相比,Ⅲ期:RR=5.315,95%CI:2.760~12.203;Ⅳ期:RR=9.932,95%CI:2.905~18.846)是宫颈腺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宫颈腺癌患者的年龄、FIGO分期、盆腔淋巴结转移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腺癌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
徐小仙张筱婧周建松楼寒梅
关键词:宫颈癌腺癌生存率预后因素
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和化疗治疗转移性、持续性或复发性宫颈癌Ⅲ期随机开放标签临床研究——BEATcc研究解读
2024年
GOG240试验确立了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作为转移性或复发性宫颈癌的标准一线疗法。BEATcc研究旨在评估在标准治疗基础上添加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这项由研究者发起的、随机、开放标签的Ⅲ期临床试验,纳入了来自欧洲、日本和美国92个中心、转移性(ⅣB期)、持续性或复发性宫颈癌患者,患者具有可测量病灶、未经治疗、不接受根治性手术或放疗,患者以1∶1分层区组随机分配至标准治疗组[顺铂50 mg/m^(2)或卡铂(AUC=5)+紫杉醇175 mg/m^(2)+贝伐珠单抗15 mg/kg,均在每周期第1天进行,3周重复]及试验组(标准治疗联合阿替利珠单抗1200 mg),持续治疗直至疾病进展、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患者退出或死亡。分层因素是既往伴随放化疗(是或否)、组织学(鳞状细胞癌与腺癌,包括腺鳞癌)和铂类药物类型(顺铂或卡铂)。主要终点是研究者判断的无进展生存期以及在意向治疗人群中分析的总生存期。2018年10月8日至2021年8月20日期间,519例患者接受入组筛查,410例患者入组。试验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3.7个月(95%CI:12.3~16.6个月),标准治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0.4个月(95%CI:9.7~11.7),风险比为0.62 (95%CI:0.49~0.78,P<0.001)。在中期分析中,两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32.1个月(95%CI:25.3~36.8个月)和22.8个月(95%CI:20.3~28.0个月),HR=0.68(95%CI:0.52~0.88,P=0.004 6)。试验组中79%的患者和标准治疗组中75%的患者发生≥3级的不良事件。阿替利珠单抗导致1~2级腹泻、关节痛、发热和皮疹增加。因此,在转移性、持续性或复发性宫颈癌中,贝伐珠单抗联合铂的标准化疗方案中添加阿替利珠单抗显著改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应作为新的一线治疗方案考虑。
张筱婧楼丽姝楼寒梅
关键词:宫颈癌一线治疗
年轻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的单中心经验:病例特征及治疗结果
王妨妨唐秋张翔徐海潮张筱婧李莉楼寒梅俞华
老年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及术后盆腔感染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回顾性研究探讨老年宫颈癌患者中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及术后发生盆腔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5年1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并有完整临床相关资料的324例老年宫颈癌患者,分析影响其发生淋巴结转移及术后盆腔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324例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为19.8%,术后盆腔感染率为7.1%。单因素分析显示,FIGO分期、宫旁组织浸润、深肌层浸润、脉管内瘤栓、术前血清SCC—Ag、CA125均与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FIGO临床分期Ⅱ期、深肌层浸润、脉管瘤栓与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在盆腔感染的单因素分析中显示,开腹手术、术前有盆腔感染史、术后盆腔淋巴结囊肿是发生术后盆腔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有盆腔感染史和术后盆腔淋巴囊肿与患者术后发生盆腔感染明显相关。结论FIGO临床分期Ⅱ期、深肌层浸润、脉管瘤栓是判断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术前有盆腔感染史和术后盆腔淋巴囊肿是患者术后发生盆腔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张筱婧张英丽王妨妨俞华
关键词:宫颈癌老年患者淋巴结转移盆腔感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