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等文

作品数:42 被引量:317H指数:10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政治法律
  • 5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4篇民主
  • 14篇协商
  • 14篇协商民主
  • 9篇共产党
  • 8篇中国共产党
  • 8篇人民
  • 8篇人民民主
  • 8篇国共
  • 7篇全过程
  • 6篇政治
  • 5篇农村
  • 3篇贫困
  • 3篇主义
  • 3篇乡村
  • 3篇公共
  • 3篇干部
  • 3篇城乡
  • 2篇调查数据
  • 2篇政府
  • 2篇中国民主

机构

  • 41篇东北师范大学
  • 7篇吉林大学
  • 3篇东北电力大学
  • 1篇东北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吉林建筑大学

作者

  • 41篇张等文
  • 6篇刘彤
  • 3篇杨弘
  • 2篇陈佳
  • 2篇杨才溢
  • 1篇岳登晓

传媒

  • 7篇东北师大学报...
  • 3篇政治学研究
  • 3篇学习与探索
  • 3篇探索
  • 2篇理论探讨
  • 2篇求实
  • 2篇理论与现代化
  • 2篇中共天津市委...
  • 2篇上海行政学院...
  • 1篇天津行政学院...
  • 1篇理论学刊
  • 1篇云南行政学院...
  • 1篇新华文摘
  • 1篇行政论坛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理论与改革
  • 1篇马克思主义研...
  • 1篇理论月刊
  • 1篇中央社会主义...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3
  • 8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为支点构建中国民主话语体系研究
2024年
与西方国家垄断民主话语权相比,中国民主在国际上仍处于“失声”“挨骂”的处境,尚未获得与大国地位相适应、与综合国力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为“阿基米德支点”来构建中国民主话语体系,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优势和实践优势转化为理论优势和话语优势,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中国民主形象,打破西方民主话语的桎梏,提升中国民主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侧重民主参与的全过程性,强调协商与合作,为中国民主话语体系赋予“人民性”价值底蕴,使其摆脱了“民主=选举”的话语窠臼,蕴含了“良政善治”的叙事逻辑,给其贴上“共识政治”的标签,确立了合理的民主评价标准。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为支点构建中国民主话语体系,必须扎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多样性实践,加强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学术研究,深化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创新,提炼出我国人民认可且能为国际社会接受的中国民主话语。
张等文王陈天然
关键词:中国民主话语霸权话语体系
以相对贫困治理推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机理与现实进路被引量:1
2023年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相对贫困治理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密切关联。相对贫困治理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底线任务和重要保障,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则是相对贫困治理的目标引领和价值旨归。相对贫困治理通过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精神贫困、以先富带动后富、吸纳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等方式,助推全民富裕、全面富裕、渐进富裕和共建共富。在消除绝对贫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上,我国相对贫困治理应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丰富精神帮扶举措、设置渐进的相对贫困识别标准、构建全社会参与的相对贫困治理格局等方面着手,实现其与共同富裕的并联式发展,最终达成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张等文陶苞朵
关键词:贫困治理精神贫困收入分配精神帮扶社会参与
中国基层协商民主可持续发展——动力来源、阻力因素与路径选择被引量:13
2022年
基层协商民主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主要取决于推动其发展的动力系统和阻力系统之间的博弈。尽管,基层协商民主可持续发展具有来自党和政府积极发展协商民主的政策驱动、基层干部和民众的协商需求驱动、理论研究和媒体宣传的舆论动力以及成功的基层协商民主实践的示范引领动力等动力保障,但也面临“人走茶凉”的政绩思维影响、协商程序不规范的制度瓶颈、协商主体能力不均衡的主体性障碍以及协商成果落实难的效力窘境。要突破基层协商民主可持续发展的阻力和障碍,必须加强顶层设计,鼓励基层试点,强化监督问责,推动基层协商民主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
郭雨佳张等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中国基层协商民主实践及其可持续性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民主发展的可持续性,是检验民主实践成效的根本标准。基层协商民主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衡量其实践水平和成效的重要尺度。尽管近年来中国基层协商民主实践得到了迅速发展,城乡基层治理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协商民主模式,但是这些新兴的协商民主实践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却面临着协商制度供给不足、协商模式推广难、协商结果执行不力等诸多困境。要想化解基层协商民主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就需要提升基层协商民主制度供给水平,积极推广基层协商民主的成熟模式。
张等文杨才溢
关键词:协商民主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进程中协商民主嵌入乡村治理的内在机理与路径选择被引量:46
2020年
协商民主作为重要的民主制度设计和治理形式,对于优化乡村治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将协商民主嵌入乡村治理,实现协商民主与乡村治理的有效融合,契合党和政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迫切需要。协商民主嵌入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过程,不是单纯的制度吸纳和整合,而是包括制度嵌入、行动嵌入和认知嵌入在内的多维嵌入结构和过程。从全国各地的治理实践来看,民主协商机制尚未真正嵌入乡村治理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协商民主的制度优势和治理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为此,必须加快协商民主嵌入乡村治理的进程,将协商民主理念嵌入到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的认知之中,形成有事好商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不断健全与完善协商民主的各种体制机制,促进协商民主制度优势转化为乡村治理效能。
张等文郭雨佳
关键词:协商民主乡村治理
差序政府信任的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基于2019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的分析被引量:6
2022年
差序政府信任是我国公众对中央政府的信任度高于对地方政府的信任度的现实写照。通过分析2019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问卷,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从个人、政府和社会等三个维度探讨差序政府信任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因素是引起差序政府信任变化的关键变量,中央政府的反腐倡廉力度与回应性、地方政府的经济绩效等因素会对差序政府信任产生显著影响;个人的人际信任水平、政治效能感、生活满意度和政府满意度越高,其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信任度就越高,差序政府信任越不明显;社会公平、社会保障程度越高,差序政府信任越小,而社会宽容度越高,差序政府信任越大。为了夯实公众对政府信任的基石和改变差序政府信任格局,中央政府应持续推进反腐败工作,增强对公众诉求的回应,维护好中央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地方政府则应在做好经济发展工作的同时不断提高政府透明度,提升公众满意度;央地政府还应共同促进社会发展更加公平,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积极防范由差序政府信任带来的社会风险。
张等文陶苞朵
关键词: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公众政治效能感政府回应性
驻村干部嵌入乡村贫困治理的结构与困境被引量:6
2021年
在当前贫困县全部宣布脱贫摘帽的背景下,探寻党和政府选派优秀干部嵌入乡村贫困治理的驻村帮扶模式,能够为有效解决相对贫困治理难题提供发展思路。运用"结构-困境"的分析框架,通过对L省Z县的贫困治理案例分析发现,制度之困、治理之困、主体之困、项目之困等构成驻村干部嵌入乡村贫困治理的现实梗阻。四类困境的根源分别在于制度结构、治理结构、利益结构以及资源结构不同程度的失衡。在相对贫困治理阶段,应充分发挥正式与非正式制度协同优势、重塑多元贫困治理主体关系、拆解基层旧有利益共谋链、合理配置及优化驻村帮扶项目资源,以制度、治理、利益、资源的结构性调适,建构起破解驻村干部嵌入乡村贫困治理困境的耦合发展路径。
李丹阳张等文
关键词:驻村干部贫困治理相对贫困
多中心供给:后农业税时代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模式被引量:13
2012年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环节。然而,在农业税取消后,由于中国县乡政府公共财力下降及其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减弱,致使传统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单中心供给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农民的多样化公共服务需求,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困境相当突出。因此,需要改革政府"自上而下"供给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单中心模式,实行"政府主导、市场引入、社会协同、农民合作"的多中心供给模式。
刘彤张等文
关键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后农业税时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以民主促民生: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民生逻辑
2023年
发展民主与改善民生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辛苦求索的重要理想,反映了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民追求民主独立和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党带领人民发展民主、改善民生的奋斗史,在党的领导下。
张等文刘绍覃
关键词:改善民生自强不息民主
党的领导: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本经验与根本政治保证
2023年
在中国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的国家,包括民主在内的一切政治活动的开展都需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力量作为后盾。总结百年来我国人民民主发展的历史经验,其中最为根本的一条便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领导,既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探索民主之路的历史赓续,又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民主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还是对国内外民主实践经验的理论省思。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不仅能确保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不脱离社会主义的发展轨道,而且能保证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人民性、全过程性、法治性和可持续性等发展特性不被侵蚀。新时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一如既往地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增强党的领导能力,将党的领导贯穿到人民民主参与实践的全链条和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建设的全领域,以党内民主带动全过程人民民主持续发展。
张等文解秀丽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人民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