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秀颖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开滦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硬化
  • 1篇多发性硬化症
  • 1篇样癌
  • 1篇药动学
  • 1篇药品
  • 1篇药品不良反应
  • 1篇抑制药
  • 1篇应激性
  • 1篇应激性溃疡
  • 1篇硬化症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治疗复发
  • 1篇髓样
  • 1篇髓样癌
  • 1篇重症
  • 1篇重症患者
  • 1篇泮托拉唑

机构

  • 4篇开滦总医院
  • 1篇唐山市第二医...

作者

  • 4篇张秀颖
  • 3篇白秋江
  • 2篇刘尧
  • 2篇李岩峰
  • 2篇王楠

传媒

  • 2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新型分子靶向抗癌药物卡博替尼被引量:7
2013年
随着分子靶向药物的研究及临床应用,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肿瘤的研究热点。卡博替尼是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药,可抑制多种肿瘤相关的激酶受体,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肿瘤血管新生,临床证实对转移性甲状腺髓样癌(MTC)有效,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晚期MTC。该文综述卡博替尼的作用机制、药动学、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及临床试验。
张秀颖刘尧白秋江王楠
关键词:分子靶向治疗甲状腺髓样癌
罗沙替丁联合泮托拉唑治疗重症患者应激性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
2024年
目的探讨罗沙替丁联合泮托拉唑治疗重症患者应激性溃疡(SU)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22年1至12月接受治疗的SU重症患者病例共20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泮托拉唑钠治疗)101例和观察组(泮托拉唑钠联合罗沙替丁治疗)104例,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法按照1∶1进行匹配,最终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3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机体氧化应激标志物水平、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及感染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83%)高于对照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IL-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丙二醛(MDA)、氧自由基(ROS)、IL-6及TNF-α水平,以及APACHEⅡ和SOF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SOD和IL-2水平高于对照组,MDA、ROS、IL-6及TNF-α水平,以及APACHEⅡ、SOF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3.17%)低于对照组(12.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沙替丁联合泮托拉唑治疗重症患者SU的疗效优于单用泮托拉唑,既能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又可以减少感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王楠张秀颖李闻新尤永威
关键词:罗沙替丁泮托拉唑危重症应激性溃疡临床疗效
新型多激酶抑制药regorafenib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概述
2013年
Regorafenib是一种新型的多激酶抑制药,对干细胞因子受体(KTT)、原癌基因(RET)、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和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R)等多个肿瘤通路均有抑制作用,临床试验证实对多种实体瘤有效,美国FDA已批准用于晚期直肠癌治疗,是第一个在晚期结直肠癌中被证实有效的口服多激酶抑制药。本文就其药理学、药动学、不良反应、相互作用及临床试验做一综述。1药理学Regorafenib为小分子多激酶抑制药,对正常细胞,
张秀颖白秋江李岩峰
关键词:REGORAFENIB
治疗复发性多发性硬化症新药——特立氟胺被引量:3
2013年
复发性多发性硬化症(R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女性发病率至少是男性的两倍。患者往往会出现疲倦、视力衰退、行走不稳、身体麻木、眩晕甚至小便失禁等问题,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在发病15年后、患者多需要辅具等装置,30%需以轮椅代步[1]。磁共振如显示多发性脑白质缺损,则5年内患病率高达60%。此外,磁共振还可以反映多发性硬化症病情的严重性(脑白质内病灶的数量和大小与多发性硬化症状正相关),并能揭示亚临床隐匿性病灶(无临床症状的脱髓鞘病灶)[2]。对大多数患者来说,发病早期会有多次复发和缓解,
张秀颖白秋江李岩峰刘尧
关键词:药动学药品不良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