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2篇动脉内
  • 2篇动脉内膜
  • 2篇动脉内膜切除...
  • 2篇动脉狭窄
  • 2篇症状
  • 2篇症状性
  • 2篇突变
  • 2篇凝血
  • 2篇凝血因子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膜切除术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内膜
  • 2篇内膜切除
  • 2篇内膜切除术
  • 2篇颈动脉
  • 2篇颈动脉内

机构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6篇张玉蓉
  • 2篇张勤奕
  • 2篇李正仪
  • 2篇孟昕
  • 2篇刘建林
  • 2篇屈根学
  • 1篇王跃社
  • 1篇白羽
  • 1篇李迪
  • 1篇马小奇
  • 1篇陈葳

传媒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 3篇2004
  • 1篇200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哇巴因对大鼠血压和肾脏钠排泄的影响及
张玉蓉
关键词:哇巴因高血压多巴胺D1受体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82例的外科治疗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回顾应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CEA)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早期效果和经验。方法对 82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行CEA手术。全组均经颈部血管多普勒超声 ,数字减影(DSA)确诊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 ,颈动脉狭窄。手术采用全身麻醉 39例 ,颈丛麻醉 4 3例。术中放置动脉临时转流管 5 6例。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随访 76例 ,随访时间 4~ 18个月 ,平均 12 4个月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消失、头晕、昏厥症状明显改善者 5 7例 ,反应好转 ,肢体肌力提高Ⅰ~Ⅱ级者 14例。术后并发脑梗塞 2例 ,颈动脉内血栓形成 1例。结论CEA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
刘建林张勤奕屈根学孟昕张玉蓉
关键词: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外科治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手术方法
一种模拟人体动脉瘤内血液流动的体外仿生循环实验系统
本发明涉及动脉瘤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公开了一种模拟不同心跳频率下人体血液流动的体外仿生循环实验系统,适用于在不同心跳频率下,对人体动脉瘤内血液流动情况进行循环模拟测试。它包括:上储液箱、蠕动泵、层流发生器、实验段模型、流量...
王跃社马小奇张玉蓉李迪
文献传递
凝血因子Ⅷ基因Val 34 Leu突变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观察中国陕西汉族人群中凝血因子 (F )基因Val34Leu的变异 ,并探讨其与脑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 收集 6 5例陕西地区汉族脑梗死患者和 6 5名健康体检者的外周静脉血 ;采用酚 氯仿抽提技术提取基因组DNA ,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与随机测序的方法检测基因的突变。结果 脑梗死组与健康对照组均不存在FVal34Leu的突变。结论  (1)中国陕西地区乃至中国的汉族人群中FVal34Leu的突变频率很低 ;(2 )
张玉蓉李正仪陈葳
关键词:基因脑梗死外周静脉血
老年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6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评价老年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1例老年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临床资料。 结果 全组无死亡病例 ,脑缺血症状明显改善 4 5例 ,好转 13例 ,术后并发脑梗死 2例 ,颈动脉内血栓形成 1例。 5 5例随访 1~ 18个月 ( 4 0例随访时间≥ 12个月 ) ,5 3例病情稳定 ,2例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结论 只要适应证选择准确 ,围术期处理得当 ,术中操作熟练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对老年人是安全、有效的。
张玉蓉李正仪刘建林孟昕张勤奕屈根学白羽
关键词:老年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症状性颈动脉狭窄随访时间围术期处理
凝血因子XIIIVa134Leu基因突变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中国陕西汉族人群中的FXIII Va134Leu基因的变异探讨FXIII Va134Leu的变异与脑梗死的发生之间的关系.我们推测:(1)中国陕西地区乃至中国的汉族人群中FXIIIVa134Leu的突变频率很低...
张玉蓉
关键词:凝血因子基因突变脑梗死PCR-SSCP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