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民
- 作品数:4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西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氧化氮──新奇的抗寄生虫免疫分子被引量:19
- 1996年
- 近年来发现,IFN-Y可与IL-2/INF-a/TNF-B/LP协同诱导巨噬细胞(M)产生大量的一氧化氦(NO)。NO作为活化M的一种细胞毒效应分子,在抑制和杀伤寄生虫的杭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NO通过作用于宿主细胞的线粒体呼吸酶、DNA合成酶及顺乌头酸酶,与这些酶的活性部位一Fe-S基结合,形成铁-亚硝酰基复合物,抑制酶的活性,从而阻断靶细胞的能量合成及DNA复制,引起宿主细胞的死亡。
- 张树民郑振群
- 关键词:一氧化氮寄生虫巨噬细胞
- 一氧化氮——一种新发现的抗感染分子被引量:3
- 1996年
- 抗感染领域有一重要发现,即IFN-γ与IL-2,TNF-α或LPS等可协同诱导巨噬细胞产生大量的一氧化氮(NO),NO作为活化巨噬细胞的一种细胞毒效应分子,在抑制和杀伤病毒、细菌及真菌的抗感染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NO主要与DNA合成酶、线粒体呼吸酶中的Fe-S基结合,形成铁-亚硝酰基复合物,引起酶中铁的丧失而破坏其活性,继而阻断胞内的能量合成和DNA复制,从而发挥其抗感染功能。
- 张树民郑振群
- 关键词:一氧化氮抗病毒作用真菌
- 一氧化氮——一种新发现的抗肿瘤分子被引量:16
- 1995年
- 一氧化氮(NO)是由L-精氨酸中的胍基氮原子经NOS催化氧化合成的。NOS存在于体内多种细胞中,可分为iNOS和cNOS两类。大量证据表明,IFN-γ可与第二信号(TNF-α/IL-2/LPS)协同诱导巨噬细胞合成大量的NO。由活化巨噬细胞产生的NO是其杀伤肿瘤细胞的中心效应分子。NO主要是与瘤细胞的DNA合成酶、线粒体呼吸酶的活性部位Fe-S基结合,形成铁-亚硝酰基复合物,引起酶的降解与破坏,从而抑制瘤细胞的能量合成与DNA复制,导致癌细胞死亡或其生长被抑制。
- 张树民郑振群
- 关键词:一氧化氮抗肿瘤分子巨噬细胞杀伤细胞
- 白细胞免疫治疗复发性自然流产的替代疗法——IVIG和静脉注射内脂法被引量:2
- 1996年
-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和静脉注射内脂是同种白细胞免疫治疗复发性自然流产(RSA)的替代疗法。欧洲的初步试验证明IVIG治疗后的RSA患者妊娠成功率为73.7%(115/156)。美国的定群对照研究也发现IVIG治疗组的流产率较白蛋白对照组的低(38%对62%),提示IVIG有预防RSA和子宫内胎儿死亡(IUFD)的作用。德国的对照研究结果表明IVIG治疗组的妊娠成功率(74%)和白蛋白对照组的成功率(70%),与用白细胞治疗的成功率(78%)相近,但未能证实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内脂在鼠配偶特异性的RSA模型中有抗流产作用,它能使鼠的流产率从38%降至11%。小规模临床研究也证明,低剂量的内脂能有效地预防人的RSA。
- 张树民郑振群
- 关键词:习惯性流产复发性白细胞IV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