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蕾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免疫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小麦
  • 5篇小麦白粉
  • 5篇白粉
  • 4篇毒力
  • 4篇毒力频率
  • 4篇小麦白粉病
  • 4篇麦区
  • 4篇白粉病
  • 3篇东北春麦区
  • 3篇生理小种
  • 3篇小麦白粉病菌
  • 3篇小种
  • 3篇白粉病菌
  • 3篇病菌
  • 3篇春麦
  • 3篇春麦区
  • 2篇基因
  • 1篇毒性监测
  • 1篇杀菌活性
  • 1篇种群

机构

  • 5篇沈阳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曹远银
  • 5篇张晓蕾
  • 4篇迟文娟
  • 2篇孙芳
  • 1篇徐婧
  • 1篇朱桂清
  • 1篇刘卉秋
  • 1篇王美玲

传媒

  • 2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植物保护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2004—2008年东北春麦区小麦白粉病菌种群毒性动态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采用全国统一的9个鉴别寄主离体叶片法鉴定侵染型和Gilmour八进制法命名小种,对2004—2008年采自东北春麦区的辽宁、黑龙江等省不同县市的298个小麦白粉病菌标样进行生理小种及毒力频率分析,并利用已知抗白粉病基因的22个小麦品种(系)对参试菌株进行毒力频率测定。结果表明:2004—2006年优势小种为生理小种15号,出现频率分别为13.7%、15.6%和20.3%;2007年优势小种为17号小种,出现频率为10.2%;2008年411号小种上升为优势小种,频率达20.6%;2004—2008年毒性基因V4b、V2+6、V4+8、V12、V16、V18、V20、V21、V22和V23毒力频率较低,在0~28.0%之间,其对应抗性基因Pm4b、Pm2+6、Pm4+8、Pm12、Pm16、Pm18、Pm20、Pm21、Pm22和Pm23抗性较强,可作为有效的抗病基因加以利用。
曹远银迟文娟张晓蕾朱庆顺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小种毒力频率抗白粉病基因
放线菌C-2、C-3、C-4发酵产物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被引量:2
2008年
自2002年以来,从辽宁本溪、辽阳、葫芦岛、鞍山等地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得到放线菌菌株252株,采用孢子萌发抑制法、小麦离体叶病害发酵液抑制法筛选出C-2、C-3、C-43株放线菌,对小麦白粉病表现出较强的抑制能力。利用这3株菌株的发酵液进行了小麦白粉病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C-2、C-3、C-43株菌株的发酵液对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均在75%以上;对小麦离体叶病害的治疗作用分别为84.36%、65.1%和67.91%;田间小区试验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9.31%、56.9%和62.07%。
孙芳曹远银张晓蕾王美玲刘卉秋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放线菌发酵液杀菌活性
东北春麦区2006-2007年小麦白粉病菌群体毒性监测被引量:11
2008年
对2006-2007年采自黑龙江、吉林、辽宁的80份小麦白粉病菌标样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13个单孢子堆菌系,经生理小种及群体毒性频率测定,共鉴定出29个生理小种,优势小种均为15号小种。15号小种在2006年和2007年的频率分别为15.3%和14.8%,其次为415号和11号小种。小麦白粉菌毒性基因v1v、3 av、3 b、v3 cv、5、v6、v7v、8、v1+2+9和v17毒力频率较高(>66%),而v2v、4、v12、v16和v21毒力频率较低(<21%),说明目前在东北春麦区含有Pm2、Pm4、Pm12、Pm16和Pm21等抗病基因的品种在育种中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张晓蕾曹远银孙芳迟文娟徐婧
关键词:小麦小麦白粉菌生理小种毒力频率
2007年东北春麦区小麦白粉病菌种群动态分析
对2007年东北春麦区小麦白粉病菌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和毒性基因分析,结果表明:从129个单孢子堆菌系中共鉴定出51个生理小种,优势小种为17号小种,出现频率为7.8%,其次为15号,出现频率均为7.0%。2007年小麦白...
迟文娟曹远银张晓蕾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小种毒力频率
文献传递
2004—2005年北方部分麦区白粉病菌小种动态及流行相关区品种抗性分析被引量:12
2007年
对2004和2005年采自东北春麦区及山东、河北冬麦区的小麦白粉病110个标样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和群体毒性频率测定;同时,测定了上述地区及与上述地区白粉病流行密切相关区的91份重要的生产和后备品种(系)的抗性及基因。结果表明:2004和2005年东北春麦区,2005年山东、河北春麦区小麦白粉病菌优势小种均为15号小种,出现频率为13.7%~16.0%,其次为415号和11号小种,出现频率为7.8%~12.0%。2004和2005年小麦白粉病毒力频率分析中,V3a、V3b、V3c、V5、V7、V8和V17的毒力频率均高于73.5%;V2、V4、V12、V16、V19和V21的毒力频率最低,为0~27.4%。上述白粉病流行相关区生产和后备品种(系)总体抗性不强,抗性较强的品种(系)推导出抗病基因主要为Pm21、Pm2+6及未知复合抗性基因等。
迟文娟曹远银朱桂清张晓蕾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菌毒力频率基因推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