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显光

作品数:20 被引量:94H指数:6
供职机构: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卫生检疫
  • 4篇染病
  • 4篇硫酰氟
  • 4篇灭鼠
  • 4篇灭鼠效果
  • 3篇德国小蠊
  • 3篇输入性
  • 3篇库蚊
  • 3篇家蝇
  • 3篇病毒
  • 3篇传染
  • 3篇传染病
  • 2篇乙烷
  • 2篇疫情
  • 2篇致乏库蚊
  • 2篇杀虫
  • 2篇杀灭
  • 2篇杀灭效果
  • 2篇实验室
  • 2篇疟疾

机构

  • 20篇广东出入境检...
  • 7篇广州出入境检...
  • 5篇广东省疾病预...
  • 2篇广东国际旅行...
  • 2篇广东检验检疫...
  • 1篇佛山出入境检...
  • 1篇深圳出入境检...

作者

  • 20篇张显光
  • 11篇戴俊
  • 8篇黄鹂
  • 8篇邓荆
  • 7篇黄吉城
  • 7篇洪烨
  • 6篇廖如燕
  • 6篇陈胤瑜
  • 6篇张文
  • 5篇李小波
  • 5篇师永霞
  • 4篇吴惠明
  • 3篇阴伟雄
  • 3篇梁文俭
  • 3篇兰和森
  • 3篇郑夔
  • 2篇林苗
  • 2篇宋卫
  • 2篇卢文成
  • 2篇高云霞

传媒

  • 9篇中国国境卫生...
  • 3篇中国媒介生物...
  • 2篇第三届全国口...
  • 1篇旅行医学科学
  • 1篇中华卫生杀虫...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国国境卫生...

年份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硫酰氟实验室及现场杀虫灭鼠效果的观察
目的:观察硫酰氟对有害生物的杀灭效果。方法:采用直接吸入染毒法,观察把动物中毒时间及死亡情况。并经过模拟现场实验和集装箱现场验证。结果:硫酰氟施药剂量为1g/m3时对实验室内害虫的KT50均在30分钟内,3g/m3的KT...
廖如燕陈胤瑜张显光兰和森梁文俭卢文成阴伟雄
关键词:卫生防疫熏蒸剂硫酰氟
文献传递
“超级细菌”与国境卫生检疫被引量:1
2010年
携带NDM-1耐药基因的"超级细菌"最早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出现,并已蔓延到英国、法国、日本、巴西等国家,全球数以百计的患者确诊感染,多名病例死亡,对目前已知的绝大多数抗生素药物耐药,导致感染者几乎无药可医,其大规模蔓延的潜在危险给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和我国国境卫生检疫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挑战。如何正确的看待此次"超级细菌"带来的挑战,加强预警,防范于未然,进一步完善国境卫生检疫工作的手段,提高科技含量,满足《国际卫生条例(2005)》对卫生检疫核心能力建设提出的要求,力争做到对输入性病例包括"超级细菌"在内的新发传染病早发现、早处置、早治疗、早隔离,保障国内人民身体健康,是值得每一个检疫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戴俊洪烨张显光张文邓荆黄鹂
关键词:超级细菌耐药性国境卫生检疫
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中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口岸核心能力建设经验
2016年
随着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西非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结束,我国口岸检验检疫部门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取得了"零输入"和"零感染"的成果。广州机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结合口岸卫生检疫核心能力建设的要求,总结在防控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因地制宜、拓宽视野,动态、精准和持续地推动口岸核心能力建设的建议。
毕英杰张显光林少佳陆敏陈艳玲孙薇吴惠明陈展鹏
关键词:埃博拉出血热核心能力卫生检疫
广州空港口岸非洲航班入境旅客传染病罹患因素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针对广州空港口岸非洲航班入境旅客个人基本情况、国内外生活和工作环境、个人在国外生活状况、传染病认知度、传染病防控主动获知意识等五大要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其传染病罹患因素,探讨如何针对性强化境内外防控措施。方法 2010—2014年,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口岸,针对非洲航班中国籍入境旅客发放调查表并统一回收统计。结果非洲航班入境旅客以男性为主,占94.23%;88.55%的旅客年龄集中在20-49岁之间;职业以劳务和商务人员为多,合计达68.14%;入境旅客在非生活地区以城市及周边郊区为主;传染病知识宣教和防护用品发放通常由当地政府、医疗机构提供,一般为驱蚊药物、口罩、手套等;52.07%的入境旅客声称身边有传染病患者,多为疟疾、登革热、流感等;入境旅客承认在境外期间有蚊虫叮咬史者最多,达80.46%;仅有11.07%和13.47%的旅客能正确认知以埃博拉出血热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入境有发热等不适症状时,仅有27.24%的旅客选择将情况告知口岸检疫部门。结论非洲航班入境旅客在境外受传染病威胁较大,自身传染病知识尤其是新发传染病知识、个人防护及主动配合意识有待加强,在境外感染传染病后输入我国导致本地疫情暴发的可能性不容忽视。检验检疫、卫生、劳务等部门应通力合作,采取积极主动的针对性境内外防控措施,达到提前防范风险的目标。
戴俊张显光洪烨黄吉城吴惠明邓荆陈艳玲李小波师永霞郑夔
联防联控体系在国境口岸热带病卫生检疫中的作用和意义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研究和探讨热带病卫生检疫联防联控体系在国境口岸热带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方法〕全面回顾热带病联防组成立12年来在国境口岸热带病防控中所取得的工作成效。〔结果〕联防联控体系在口岸传染病防控、媒介生物监测、检疫查验模式创新、科研攻关等方面成绩显著,共在入境人群中检出输入性登革热病例97例、疟疾病例96例、基孔肯雅热病例7例。〔结论〕热带病联防联控体系适合我国国境口岸卫生检疫实际情况,其工作模式行之有效;在国境口岸热带病卫生检疫中取得了重要成果,为保卫祖国南大门的卫生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吕志平林苗张显光张文戴俊黄鹂周李承
关键词:热带病联防联控卫生检疫国境口岸
解析《国际卫生条例(2005)》在应对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首次运用被引量:6
2010年
2009年的甲型流感作为《国际卫生条例(2005)》经修订实施以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宣布的能引起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全球应对措施在《国际卫生条例(2005)》的框架下操作实施。本文主要从预案、通报、事件宣布、联络沟通、口岸监测及控制等方面对《国际卫生条例(2005)》在应对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首次运用进行了探讨。
张显光林苗黄鹂
关键词:甲型流感国际卫生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环氧乙烷实验室及现场杀虫灭鼠效果的研究
目的:了解10%的环氧乙烷和90%的二氧化碳混合气体对有害生物的杀灭效果。方法:采用直接吸入染毒法,观察把动物中毒时间及死亡情况,并经过模拟现场实验和集装箱现场验证。结果:该混合气体施药剂量为100g/m3时对实验室内害...
廖如燕张显光白静陈胤瑜梁文俭钟昱文阴伟雄
关键词:环氧乙烷药物剂量死亡率
文献传递
黄热病与新时期的国境卫生检疫工作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探讨在新时期如何开展黄热病国境卫生检疫工作。方法对黄热病的起源、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现状等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结果当前,黄热病主要局限在非洲和南美洲的部分国家发生,年发病人数达20万例,死亡3万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黄热病疫情进入非黄热病流行区的风险日益增加,美国和欧洲均有类似报道。在我国,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省仍存在着黄热病传播媒介,均为易感人群,因此,黄热病疫情传入我国并造成本地暴发的风险不容忽视。结论新时期的检验检疫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国际卫生条例》,全面加强口岸核心能力建设,采取积极主动的监管和控制措施,达到成功阻断输入性黄热病疫情可能带来传播风险的目的。
张显光戴俊洪烨张文邓荆兰和森黄鹂方树春高云霞
关键词:黄热病国境卫生检疫
10%环氧乙烷实验室及现场杀虫灭鼠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了解10%环氧乙烷和90%二氧化碳混合气体对有害生物的杀灭效果。方法采用直接吸入染毒法,观察试靶动物中毒时间及死亡情况,并经过模拟现场试验与集装箱现场验证。结果该混合气体施药剂量为100g/m3时,对实验室内害虫的KT50均在71min内,当施药剂量为50g/m3时,KT50均在163min内。在模拟现场和集装箱现场试验中,每种试靶动物在预定的施药剂量和熏蒸作用时间击杀率均达100%,与实验室结果相符。实验室及现场试靶动物24h死亡率均达100%。结论阐明了10%环氧乙烷和90%二氧化碳混合气体杀灭靶标昆虫在不同剂量及作用时间的关系,为今后集装箱熏蒸工作中设定正确的投药量及时间提供了科学依据。
廖如燕张显光白静陈胤瑜梁文俭钟昱文阴伟雄
关键词:环氧乙烷致倦库蚊家蝇德国小蠊大白鼠杀灭效果
我国口岸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的实验室检测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对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口岸入境的1例自委内瑞拉归国发热人员进行寨卡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同时使用自主研制的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放的实时荧光RT-PCR检测试剂,对发热人员的血清、全血、尿液、唾液和咽拭子等多种样本进行寨卡病毒核酸检测;对唾液样本进行寨卡病毒RT-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入境第一天上午采集的血清、全血和咽拭子样本的实时荧光RT-PCR结果显示寨卡病毒核酸阳性,当天下午采集的血清样本检测结果显示核酸弱阳性,第二天采集的血清样本为寨卡病毒核酸阴性,但尿液和唾液样本仍为阳性,且唾液中病毒载量较高。RT-PCR结果显示,唾液样本扩增出了预期片段,测序结果表明该片段与巴西寨卡病毒毒株相应序列的同源性为99.8%。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检测确认为寨卡病毒核酸阳性。结论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例样本核酸检测情况,确诊该入境人员为口岸截获首例、广东省首例、我国第二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郑夔袁帅梁洁怡黄吉城李小波戴俊师永霞张显光宋卫吴惠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