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福 作品数:173 被引量:1,653 H指数:20 供职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理学 生物学 更多>>
鄂尔多斯西缘南华山古生代埃达克岩地球化学和年代学 被引量:1 2014年 鄂尔多斯西南缘地处北秦岭、北祁连、贺兰山构造带交接部位,构造带西段的南华山弧形构造带中发育有大量早古生代花岗岩体(岩株),侵入于下元古界海原群以及中寒武统香山群、下奥陶统阴沟群中。岩性以花岗闪长岩为主,其次为二长花岗岩和石英闪长岩,并有少量角闪奥长花岗岩和斑状花岗岩等,其中普遍含有暗色闪长质包体。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岩石主要为准铝—过铝质、钙碱性系列,具有明显高Al_2O_3、低MgO特征,尤其是低Y和Yb、高Sr和Sr/Y比值特征,类似于典型的埃达克岩地球化学组成。同时,岩石明显亏损Nb、Ta、P和Ti,富集Cs、Rb、Ba、Th、U、K、Pb、Nd、Zr等。综合分析认为,早古生代祁连俯冲洋壳板片熔融,熔体与楔形地幔熔体混合后上侵,并与下地壳熔体再次混合形成了南华山花岗岩。利用LA-ICPMS法测得花岗岩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416±14 Ma,代表了花岗岩结晶年龄。综合利用区域地质、地层特征和不整合接触关系,限定祁连—秦岭交接区俯冲、碰撞造山和地壳加厚发生在志留纪末期。 刘晔 董云鹏 王润三 柳小明 张宏法 何登峰 杨钊 李玮 张宏福关键词:地球化学 西秦岭宕昌好梯新生代火山岩中橄榄石捕虏晶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西秦岭宕昌好梯新生代火山岩中含有少许具有明显环带结构的橄榄石.这些橄榄石颗粒较大且常出现裂纹或破碎现象,其中心部分的组成(Mg#=90.4-91.0)与火山岩中橄榄岩捕虏体中橄榄石的组成相近,其边缘与火山岩中橄榄石斑晶的... 苏本勋 张宏福 肖燕 赵新苗关键词:西秦岭 新生代火山岩 环带结构 文献传递 橄榄岩—熔体相互作用过程中Re-Os体系的变化趋势:对华北新生代地幔橄榄岩Re-Os年龄含义的启示 被引量:6 2008年 橄榄岩的 Re-Os 同位素体系作为探讨岩石圈地幔形成年龄的重要手段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Re-Os体系是否会受到橄榄岩的低温蚀变如蛇纹石化和地幔交代作用或橄榄岩—熔体相互作用的影响并不十分清楚。本文在总结国际上典型造山带橄榄岩剖面研究和地幔橄榄岩捕虏体研究的基础上,发现橄榄岩的 Re-Os 同位素体系基本不受蛇纹石化等低温蚀变作用的影响;但橄榄岩—熔体相互作用会造成橄榄岩的 Re-Os 体系的变化即 Re 或 Os 的带入。当熔体/岩石比例较小时(≤1),橄榄岩—熔体相互作用会造成橄榄岩的 Re 含量显著增加,而放射成因的 Os 同位素即^(187)Os 增量有限。但当熔体/岩石比例很大时(≥1),会造成^(187)Os 同位素显著增加。同时,橄榄岩的 Re 含量与中等程度不相容主、微量元素如 Al、Ti、Yb 的正相关关系可以通过橄榄岩的两阶段演化模式来解释,即早期的部分熔融残留和后期的橄榄岩—熔体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橄榄岩的 Re 含量与 Cr 含量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说明了这一问题。上述结果对华北东部岩石圈地幔的演化过程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因为华北东部古生代时期的确存在太古宙岩石圈地幔,然而新生代时期地、橄榄岩捕虏体普遍具有元古宙而非太古宙的事实证明橄榄岩—熔体的相互作用的确广泛存在,从而造成岩石圈地幔橄榄岩变年轻。因此,新生代地幔捕虏体的 Re-Os 同位素年龄并不是岩石圈地幔的形成年龄,而是混合作用的结果。汉诺坝地幔橄榄岩的 Re 含量和 Sr、Nd 同位素组成符合橄榄岩—多元熔体相互作用的混合趋势,其橄榄岩的全岩 Al_2O_3含量和橄榄石 Fo 的反相关性能够通过橄榄岩—熔体相互作用来解释。 张宏福华北克拉通破坏 被引量:330 2012年 《华北克拉通破坏》重大研究计划,围绕克拉通破坏的时空范围、克拉通破坏的浅部效应和深部结构响应、克拉通破坏的动力学机制等核心科学问题,开展了系统与深入的探测、测试与研究.计划执行四年来的重要研究进展包括:(1)发现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厚度以及地壳-上地幔结构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确定了华北克拉通破坏的时空范围;(2)厘定了华北克拉通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岩石圈的属性,发现了晚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富水而新生代岩石圈地幔贫水的特征;(3)根据岩浆作用和浅部地质响应的相关性,证实了地表地质构造受控于克拉通破坏的深部过程;(4)发现太平洋板块俯冲是华北克拉通破坏的主要动力因素的证据,揭示了华北克拉通破坏在板块构造体系中的科学意义. 朱日祥 徐义刚 朱光 张宏福 夏群科 郑天愉关键词:克拉通破坏 华北克拉通下地壳改造:中生代火山岩中辉石岩捕虏体证据 <正>华北克拉通,特别是其东部在中生代发生了大规模的岩石圈破坏,这种破坏在浅层表现为大规模的构造变形、岩浆活动、盆地形成等;深部则表现为巨厚的岩石圈地幔丢失和地幔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的改变。近年来的深入研究表明,华北克拉通... 英基丰 张宏福 汤艳杰 苏本勋文献传递 辽西义县组火山岩:拆沉作用还是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 被引量:36 2008年 通过对所有已发表的辽西义县组火山岩数据进行系统的主、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分析,发现义县组火山岩以中基性为主,其上部层位中酸性组分增多。其高的Mg值和埃达克质特征并不是原始岩浆本身的性质,不能作为下地壳拆沉作用的有力证据。义县组火山岩的基性部分主要来自于受洋壳俯冲作用改造过的岩石圈地幔,并存在与古老下地壳来源的熔体不同程度的混合作用。因此,义县组火山岩是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而非下地壳拆沉作用的产物。底侵的下地壳也参与了义县组火山岩的形成,但软流圈组分的参与有限。 张宏福 邵济安关键词:义县组 火山岩 岩浆混合作用 岩石圈伸展 再论中生代华北大陆岩石圈转型与大陆深俯冲后效作用 <正> 以大别—苏鲁造山带为代表、横贯中国中部的超高压变质带的产出标志着显生宙中国大陆岩石圈演化中具重要地球动力学意义的小概率事件。它的地球动力学意义首先在于揭示了大陆深俯冲作用在我国的大规模存在。然而,以往研究多集中在... 周新华 张宏福 陈立辉 英基丰文献传递 华北晚中生代和新生代玄武岩中单斜辉石巨晶来源及其对寄主岩岩浆过程的制约:以莒南和鹤壁为例 被引量:9 2008年 本文对华北克拉通晚中生代和新生代碱性玄武质岩石中的单斜辉石巨晶进行了主、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的综合研究,发现晚中生代和新生代单斜辉石巨晶存在明显的主、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组成上的差异。新生代单斜辉石巨晶有Al-普通辉石和次透辉石两类;而中生代单斜辉石巨晶只有Al-普通辉石。新生代单斜辉石SiO_2含量高、REE配分型式为上凸型、LILE和放射性元素含量高,并具有比寄主碱性玄武岩更亏损的Sr和Nd同位素组成;而中生代单斜辉石SiO_2含量低、REE配分型式为LREE富集型、LILE和部分HFSE以及放射性元素含量低,并具有比寄主碱性玄武岩稍富集的Sr和Nd同位素组成;巨晶的结构、矿物成分和地球化学特征,以及Mg-Fe在熔体与单斜辉石间的分配状况皆说明,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单斜辉石巨晶是碱性玄武岩浆在高压下结晶的,因此二者是同源的;而中生代单斜辉石巨晶是被寄主岩浆偶然捕获的捕虏晶,是不同源的。华北新生代单斜辉石巨晶存在于碱性玄武岩和拉斑玄武岩中,它们具有比寄主碱性玄武岩更亏损的Sr和Nd同位素组成,说明即使是碱性玄武岩也不能完全代表软流圈来源的原始岩浆,其在上升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同位素组成富集的物质的混入。同时,拉斑玄武岩不是碱性玄武质岩浆直接结晶分异的产物,亦不是完全由部分熔融程度的不同造成的。拉斑玄武岩中存在岩石圈地幔物质的贡献或是岩浆房内碱性玄武质岩浆受地壳混染作用的结果。 肖燕 张宏福 范蔚茗关键词:单斜辉石巨晶 碱性玄武岩 底侵作用 山东幔源岩浆岩的碳-氧和锶-钕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系统研究了鲁西早白垩世碳酸岩、方城玄武岩、胶东白垩世煌斑岩、蒙阴古生代金伯利岩的碳-氧和锶-钕同位素组成特征.古生代金伯利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集中,δ3C和δ8O分别在-4.8‰~-7.6‰和+9.9‰~+13.2‰之间,... 刘建明 张宏福 孙景贵 叶杰关键词:碳氧同位素 岩石圈地幔 文献传递 上地幔的氧逸度与金刚石的成因 被引量:5 1990年 过去认为温度和压力对金刚石的形成起着主要的控制作用,现在研究证实除了温度和压力外,氧逸度在金刚石的形成过程中同样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本文收集总结了国内外在这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包括上地幔的氧逸度及其测定方法,形成金刚石的碳的来源、金刚石形成时的流体状态、金刚石的最新成因模式、氧逸度与金刚石的保存等等。最后认为岩石圈的底部,即氧化还原状态变化较大的岩石圈—软流圈的结合处是最有利于天然金刚石形成的部位。这一点已被天然金刚石包裹体的研究所证实。 张宏福关键词:金刚石 上地幔 氧逸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