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学勇

作品数:110 被引量:1,775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36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2篇农业科学
  • 18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73篇小麦
  • 59篇基因
  • 21篇基因组
  • 17篇性状
  • 16篇籽粒
  • 15篇育种
  • 15篇粒重
  • 14篇植物
  • 13篇籽粒性状
  • 13篇作物
  • 11篇普通小麦
  • 10篇蛋白
  • 10篇偃麦草
  • 9篇分子标记
  • 8篇千粒重
  • 8篇染色体
  • 7篇设计育种
  • 7篇启动子
  • 7篇小麦粒重
  • 7篇小麦籽粒

机构

  • 75篇中国农业科学...
  • 25篇中国农业科学...
  • 7篇甘肃农业大学
  • 5篇山东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遗...
  • 4篇南京农业大学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山东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宁夏农林科学...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甘肃省农业科...
  • 1篇河北科技师范...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作者

  • 107篇张学勇
  • 51篇郝晨阳
  • 24篇王兰芬
  • 23篇董玉琛
  • 21篇李甜
  • 14篇刘红霞
  • 14篇刘旭
  • 11篇温小杰
  • 9篇庞斌双
  • 8篇贾继增
  • 8篇游光霞
  • 8篇蒲文
  • 7篇盖红梅
  • 7篇马琳
  • 6篇侯健
  • 5篇秘彩莉
  • 5篇陈凡国
  • 4篇李滨
  • 4篇尚勋武
  • 4篇郑军

传媒

  • 1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1篇作物学报
  • 7篇遗传
  • 6篇植物遗传资源...
  • 5篇Journa...
  • 4篇Acta B...
  • 4篇西北植物学报
  • 3篇中国科学(C...
  • 2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生物技术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中国林学会林...
  • 1篇第四届全国小...

年份

  • 6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7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1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野生一粒小麦BAC文库的构建和鉴定(英文)被引量:7
2002年
以细菌人工染色体pECBAC1为载体 ,构建了野生一粒小麦 (TriticumboeoticumBoiss)的基因组BAC文库。该文库共包含约 17万个克隆 ,平均插入片段长度为 10 4kb ,按野生一粒小麦基因组为 5 6 0 0Mb计算 ,文库覆盖了约 3倍的该物种基因组。用大麦叶绿体psbA基因和玉米线粒体atp6基因作混合探针 ,检测发现该文库中含细胞器基因组同源序列的克隆数小于 1%。该文库的建成 。
陈凡国张学勇夏光敏贾继增
关键词:BAC文库基因组
一种植物籽粒性状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籽粒性状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TaTPP‑7A蛋白,是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编码TaTPP‑7A蛋白的基因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还保护一种培育转基因植...
刘红霞张学勇赵静李洋
文献传递
小麦与长穗偃麦草、中间偃麦草杂种及其衍生后代的细胞遗传学研究──Ⅲ.小麦和偃麦草基因重组的遗传基础浅析被引量:31
1995年
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和六倍体中间偃麦草均含有一些基因促使部分同源的染色体之间发生配对,这些基因分布于不同的染色体组中,并具很强的传递力。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种回交后代的部分植株在减数分裂后期出现多条染色体同时断裂现象,使不同染色体通过断口联结形成新的易位成为可能。上述二因素可能是造成小麦和偃麦草基因重组的主要原因之一。
张学勇董玉琛杨欣明
关键词:小麦偃麦草基因重组
普通小麦与玉米不对称体细胞杂交的研究被引量:8
2001年
以长期继代培养 ,经分化实验证明无分化能力的普通小麦 ( Triticum aestivum L .)济南 1 77原生质体为受体 ,以经 380 u W/cm2 紫外线处理的继代第 3~ 5天的墨西哥黑甜玉米( Zea mays L.cv.Sccharina F.N igera)胚性悬浮组织原生质体为供体 ,使用 PEG的方法诱导融合。融合再生的 1 8个单细胞克隆的愈伤组织经形态学比较、染色体检查、同工酶分析、5 Sr DNA间隔序列分析 ,确认克隆 1为杂种愈伤组织 ,杂种愈伤组织再生出来的白化苗未进行杂种鉴定。同时 。
陈凡国夏光敏张学勇
关键词:普通小麦玉米紫外线白化苗体细胞杂交
偃麦草基因组组成及新物种形成规律的研究被引量:4
1999年
张学勇董玉琛
关键词:染色体配对新物种八倍体小麦野生近缘植物作物品种资源
中国普通小麦初选核心种质的产生被引量:187
2003年
对中国普通小麦种质资源构建了初选核心种质。地方品种和选育品种分别构建。按栽培区(地理生态区)分组。地方品种按亚区分为28组,选育品种按大区分为10组。各组内在21个表型性状聚类的基础上,按平方根法取样,并依遗传多样性指数与遗传丰富度加以调整。提出在生产上或育种中起过重要作用的品种为必选材料。初步选定的材料经种植核对,淘汰错杂后,产生初选核心种质。地方品种全部供试材料11694份,初选核心种质3283份,取样比例为28.18%。选育品种全部11441份,初选核心种质1684份,取样比例为14.9%。计划经分子标记分析,最后核心种质的比例占全部种质的10%左右。根据全部材料21个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测验,初选核心种质,除芒和壳两性状外,与全部种质的遗传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讨论了初选核心种质的构建方法。指出陕南鄂西山地和汾渭谷地是中国小麦地方品种遗传变异多样性的富集地。育成品种多样性程度以西南冬麦区和黄淮冬麦区为最高。
董玉琛曹永生张学勇刘三才王兰芬游光霞庞斌双李立会贾继增
关键词:普通小麦核心种质种质资源选育
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毛穗赖草(Leymus paboanus)的杂交,杂种细胞无性系的建立及植株再生被引量:5
1992年
以3个普通小麦品种富可(Fuhuko)、中国春(Chinese Spring)及小偃759和毛穗赖草杂交,发现三个品种都可与毛穗赖草杂交,其中Fuhuko×L.paboanus平均结实率高达17.6%,杂种只有发育不全的幼胚而无胚乳。对杂种幼胚在N_6+1—2mg/11BA+0.5mgGA_3或MS(其中NH_4NO_3含量降低一半)附加1mg/1IBA的培养基上进行保姆培养,部分幼胚发育成完整的小植株,大部分幼胚死亡,并且在MS(1/2NH_4NO_3)培养基上,两个胚(Fuhuko×L.psboanus)形成质量很差的小愈伤组织,对其进行改良培养,建立了两个杂种胚性无性细胞系(一个生长很快,另一个相对较慢)。杂种愈伤组织在附加1mg/1IBA的MS或N_6培养基以及附加(0.5mg NAA+0.5mgKT)/1的MS(1/2NH_4NO_3)分化培养基上均可高频率产生再生植株。同时发现:1.将MS培养基中硝酸铵的含量降低一半,可显著提高植株再生频率;2.降低分化培养基中生长素(如IBA,NAA)的含量,加入少量的细胞激动素(如0.5 mg/1KT)可促使大量胚状体萌发,产生正常植株,使绿苗中90.0%以上的植株来自胚状体发生途径。细胞学观察表明:幼胚直接成苗的杂种植株体细胞染色体数很稳定,2n=63+1B,和预期结果相符;而杂种愈伤组组再生植株染色体数极不稳定,不同株间染色体数不同,即使同一根尖中不同的细胞染色体数也有很大差异。
张学勇董玉琛杨欣明李翠钗
关键词:杂种植株再生
一种辅助筛选不同千粒重小麦的方法及其专用标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筛选不同千粒重小麦的方法及其专用标记。本发明公布的方法是检测待测小麦基因组DNA中序列2所示核苷酸自5′末端第2708位脱氧核糖核苷酸是A还是G,确定待测小麦的基因型是AA还是GG;所述AA基因型为序...
宿振起郝晨阳王兰芬董玉琛张学勇
文献传递
小麦粒重基因5B基因组序列SNP的挖掘和KASP分子标记的开发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小麦粒重基因5B基因组序列SNP的挖掘和KASP分子标记的开发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鉴定或辅助鉴定小麦籽粒性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检测待测小麦的基因组DNA中基于SNP883位点的基因型为AA基因型、GG...
刘红霞司雪梅肖艾布·乌尔万·拉赫曼张学勇
小麦TaZIM1-7A蛋白在调控作物抽穗期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TaZIM1‑7A蛋白在调控作物抽穗期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TaZIM1‑7A蛋白或其相关生物材料在调控植物抽穗期中的应用;所述TaZIM1‑7A蛋白的序列为SEQ ID No.1,或将其经过一个或几...
柳洪李甜王雅美郑军李慧芳郝晨阳张学勇
文献传递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