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军
- 作品数:17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电子电信电气工程更多>>
- 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多媒体教学的一点思考被引量:1
- 2007年
-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在电子信息专业课程教学中,具有很多优势。但同时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中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 覃玉荣张学军胡强
-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电子信息专业教学方法
- 改进YOLOv4的人脸口罩检测与硬件加速被引量:1
- 2023年
- 针对YOLOv4的人脸口罩检测参数量和计算量大,难以部署到硬件资源有限的嵌入式设备问题,提出一种轻量型YOLOv4算法,并设计卷积神经网络硬件加速器。将骨干网络替换成MobileNetv2,使用深度可分离卷积替换掉部分普通卷积,压缩网络结构;改进SPP模块以满足Vitis AI支持的池化窗口尺寸;在颈部网络中,增加CSP结构使网络更容易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牺牲0.25%的检测精度,压缩84.42%的模型大小。在ZYNQ上,mAP达到95.16%,DPU平均利用率减少38%。
- 苏文俊张学军许先富谭伊璇李斌班艳娇
- 关键词: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硬件加速
-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术前介入治疗在外科手术中的意义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术前介入治疗在减少手术出血量、提高完整切除率和降低手术死亡率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10-2013-12行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手术患者48例,以术前介入治疗+手术12例作为试验组,直接手术3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指标包括手术出血量、完整切除率和手术死亡率。结果试验组1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完整切除肿瘤10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中出血量为(1976.67±273.34)ml。对照组33例顺利完成手术(完整切除肿瘤18例),1例术中死亡,2例术后死亡,术中出血量为(2597.22±801.24)ml。试验组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P〈0.05),肿瘤完整切除率比对照组的高(P〈0.05)。两组手术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术前介入治疗可减少手术出血量,提高完整切除率,对手术死亡率则不具有影响。
- 吴东波冯泽荣刘杨桦张学军农淑珍何纯钢刘超林家威杨胜富邵新华
- 关键词: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介入治疗外科手术
- 基于物联网控制的智能电磁炉设计
- 2021年
- 如今,人们对生活的品质要求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变得越来越高,而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在物联网背景下的智能家居因其巨大的便利性和高效性深受人们的喜爱。本文设计了一种利用互联网控制电磁炉的方案。通过检测低电平信号全程监测按键状态,分析按键是否按下;利用电磁炉自带的温度传感器获取温度;通过采集电磁炉主控板中的锅具检测电路输出,判断锅具的有无;模拟按键按下时的低电平信号,向电磁炉主控板上的单片机输入一个与按键信号一致的低电平信号,模拟按键按下,达到控制电磁炉开/关、调节档位的目的,同时使用Arduino UNO对电磁炉状态进行检测和控制,并使用ESP8266用于Arduino UNO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而服务器与客户端平台则使用Qt搭建,最终实现通过电脑/手机控制电磁炉,电磁炉状态能反馈到电脑/手机,实现信息交互。
- 覃剑邓元彪梁志新胡家绿张学军
- 关键词:物联网服务器客户端
- 虚拟注射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
- 2021年
- 针对现实生活中缺乏一个复用性强、真实感高的注射仿真系统难题,提出了一个基于Unity平台的虚拟注射仿真系统。从手臂三维模型重建出发,采用背景差分法及阈值分割法结合3D-Doctor软件对真实手臂CT图像进行建模,为提高手术器械与手臂模型交互仿真的准确性,采用基于AABB包围盒的层次包围树结构碰撞检测算法,然后利用基于位置动力学算法进行穿刺引发的皮肤形变模拟,最后利用力反馈设备进行穿刺仿真系统搭建。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高效、稳定、实时地针对实际注射效果进行仿真。
- 韦依妮张学军孔德宇曾泓杰许先富
- 关键词:力反馈穿刺碰撞检测
- 计算机虚拟手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2009年
- 计算机虚拟手术是通过对获得的CT或磁共振等三维立体图像进行处理,重构出正常组织器官、肿瘤和血管的空间关系,在虚拟环境下进行的手术模拟及预测。它提供了比传统手术更为直观和精确的病变信息。借助虚拟手术技术。外科医生可以合理选择术前最接近病变的手术经路,缩小开刀范围,计算手术风险系数等。为了增加手术的真实感,
- 张学军
- 关键词:虚拟手术计算机组织器官手术模拟虚拟环境传统手术
- 清洁机器人避障系统与路径规划设计被引量:4
- 2021年
- 文章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公司清洁机器人产品的技术发展历史,根据技术发展过程猜想下一代产品可能使用的技术,然后着重横向比较各不同产品的避障技术,通过电商了解使用者对不同产品的评价,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出适用于小空间中(如宿舍、实验室)的中端清洁机器人,设计成品价位较低,效率较高。文章根据现有产品及文献,设计出完整的清洁机器人,对避障系统、路径规划进行着重设计,电源模块和清扫系统等非核心技术使用现有解决方案并进行结合。采用89c52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完成对各传感器反馈电平的处理,并发出相应指令使电动机转速发生差额变化实现避障动作。文章使用JY043W红外对管作为主障碍检测器,使用两个OMRON SS-5微动开关作为辅障碍检测器(碰撞检测器),可通过增加红外对管的数量来提升避障系统障碍检测的精度以及清洁效率。最后使用C语言作为编程语言编写控制指令,使得机器完成并实现预期效果。
- 杨牧垚谢敏张学军
- 关键词:避障系统清洁机器人
- 基于深度学习的非小细胞肺癌耐药性研究
- 2020年
-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一种最常见的肺部癌症,临床上主要通过分子靶向药物进行治疗。随着时间的推移,NSCLC患者很容易对药物产生不同类型的耐药性,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为了捕捉肿瘤不同时间点的生物学特性来预测患者的耐药性类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循环神经网络(RNN)的深度学习模型,CNN用于提取不同时间点的肿瘤图像特征,并将这些特征输入到RNN中做进一步的纵向分析。168例NSCLC患者数据按3:1的比例划分为训练组和测试组,结合迁移学习完成模型构建。经检验,模型在测试集上的预测精度为79.16%,表明了将本方法用于预测NSCLC患者的耐药性类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 韦涛李璧江穆亮梁婵张学军
- 腹腔血管和胰腺三维图像在胃癌术前规划和术中指导的初步探讨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索基于CT数据的腹腔血管和胰腺三维图像在胃癌术前规划和术中指导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03~2016-11该院的4例胃癌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多期扫描,采集CT数据,应用自行研发的liver CAD软件,对腹腔干及其分支进行自动抽出和三维重建,对胰腺的CT数据、门静脉及其分支的CT数据进行手工分割和三维重建,形成以胰腺为中心的腹腔干及其分支、门静脉及其分支的三维图像。以获得的三维图像为基础,对胃癌手术进行术前规划和术中指导。结果 4例患者均完成以胰腺为中心的腹腔干及其分支、门静脉及其分支的三维图像。4例患者的三维图像中,发生血管解剖变异1例,即胃左静脉直接汇入门静脉。以获得的三维图像为基础,4例患者均顺利进行了胃癌根治术的术前规划和术中指导。4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为260~330 min,术中出血量为50~400 ml,术后住院时间为7~12 d,无术中大出血、血管误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以胰腺为中心,胰腺、腹腔干及其分支、门静脉及其分支的三维图像,可以帮助外科医师术前了解腹腔干及其分支、门静脉及其分支的解剖情况,并指导术中胃癌淋巴结的清扫。
- 吴东波张学军马隆佰冯泽荣何纯刚董陈诚刘超李林德秦希成段永凤
-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腹腔镜手术CT三维图像
- 基于三维卷积神经网络的肝脏静脉血管的分割被引量:1
- 2019年
- 针对传统的血管分割算法需人工参与且分割效果不佳,神经网络的方法存在设计特征量的数量有限等诸多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卷积神经网络的血管分割的算法,可以利用多层卷积神经网络获取三维图像的特征,与传统的二维分割有很大的不同。通过正负样本训练后得到的模型,可以对CT图像分割后的三维子块Vi中心位置的像素点进行分类实现血管的自动分割。使用正负样本各14 976个来进行训练和测试所提出的三维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最终,三维卷积神经算法的准确率能够达到86.11%,Dice相似系数为92.43%,召回率为99.76%。实验结果表明了基于三维卷积神经网络的血管分割算法的有效性,可以获得比二维输入数据更好的实验结果。
- 杨倩梅张学军宁小霞
- 关键词:CT图像肝脏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