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海拔
  • 3篇海拔高
  • 3篇海拔高度
  • 3篇参考值
  • 2篇蛋白
  • 2篇血红
  • 2篇血红蛋白
  • 2篇正常参考值
  • 2篇红蛋白
  • 1篇地理
  • 1篇地理课
  • 1篇地理课堂
  • 1篇地理学
  • 1篇地理学习
  • 1篇地理学习动机
  • 1篇动机
  • 1篇学习动机
  • 1篇学习共同体
  • 1篇血沉
  • 1篇水蚀

机构

  • 5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张奕君
  • 3篇葛淼
  • 2篇侯方
  • 2篇姜海艳
  • 2篇刘燕
  • 1篇查小春
  • 1篇刘昆
  • 1篇黄芳
  • 1篇丁洁

传媒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 1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女性婴儿血红蛋白参考值与海拔高度的曲线模型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为制定中国女性婴儿血红蛋白参考值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收集了中国40个单位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法测定的3771例健康女性婴儿血红蛋白参考值,用曲线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其与海拔高度之间的关系.发现随着海拔高度的逐渐增大,女性婴儿血红蛋白参考值按指数律也在逐渐的增大,相关性很显著(R=0.510,F=13.38,P=0.0008);推导出了一个指数曲线模型:Y=112.4e0.00007329X±20.8.结果表明:如果知道了中国某地的海拔高度,就可以用这个指数曲线模型计算这个地区的女性婴儿血红蛋白参考值.依据女性婴儿血红蛋白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依赖关系把中国分为青藏区、中部区、东部区等三个区.
张奕君葛淼侯方刘燕姜海艳
关键词:血红蛋白参考值海拔高度
幼儿前期男性血红蛋白参考值与海拔高度的曲线模型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为制定中国幼儿前期男性血红蛋白参考值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收集了中国45个单位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 iCN)法测定的5 429例健康幼儿前期男性血红蛋白参考值,用曲线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其与海拔高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随着海拔高度的逐渐增高,幼儿前期男性血红蛋白参考值按指数律也在逐渐增大,相关性很显著(R=0.565,F=20.21,P=0.0001);推导出了一个指数曲线模型:Y^=116.0 e0.00004679X±15.9.并依据幼儿前期男性血红蛋白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依赖关系,把中国分为青藏区、中部区、东部区.
侯方葛淼张奕君刘燕姜海艳
关键词: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海拔高度
高中学生地理学习动机调查及培养策略研究
张奕君
关键词:学习动机
青年男性血沉正常参考值与海拔高度的曲线模型分析
2004年
为制定中国青年男性血沉正常参考值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收集了中国157个单位用温氏法测定的12180例健康青年男性血沉正常参考值,用曲线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其与海拔高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高度的逐渐增大,青年男性血沉正常参考值按指数律在逐渐的减少,相关性很显著(R=0.898);推导出了一个曲线回归模型:Y∧=10.96e-0.000317x±2.57.得出结论:如果知道了中国某地的海拔高度,就可以用回归模型估算这个地区的青年男性血沉正常参考值,根据研究需要,依据青年男性血沉正常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依赖关系把中国分为青藏区、中部区、东部区等三个区.
葛鑫葛淼刘昆张奕君黄芳王雪秀
关键词:血沉正常参考值海拔高度
陕北多沙区乡村聚落水蚀泥沙粒度分布研究
2006年
目的 分析研究陕北多沙区乡村聚落水蚀泥沙分布规律,探讨乡村聚落的土壤侵蚀问题,为加强该区的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建立乡村聚落径流、泥沙观测小区,根据观测的降雨径流泥沙数据资料,在粒度分析实验室用英国生产的Mastersizer—S型粒度仪测定样品粒度,对侵蚀泥沙样品进行粒度分析。结果 陕北乡村聚落侵蚀泥沙的粒径分布呈“M”型,有2个明显的波峰,分别是10-50μm的粗粉沙和1~5μm的粘粒,其中粗粉沙的含量最多,达到了40%左右,粘粒的含量次之,达到了20%左右,二者的含量总共达到了60%以上;但是,通过对庭院、户间道路和户间空地的侵蚀泥沙在相同降雨条件下进行分析发现,侵蚀泥沙粒度在共性之中却有一定的差异性:在相同的降雨强度下,侵蚀泥沙粒径中〈5μm细颗粒的含量以户间道路最少,庭院和户间空地次之,而〉50μm颗粒的含量却以户间道路为最多,庭院和户间空地次之。结论 陕北多沙区侵蚀泥沙中主要是粗粉沙和粘粒物质;户间道路径流挟沙能力最大,侵蚀强度也最大,可携带走较多的粗颗粒泥沙,和较少的细颗粒泥沙;而庭院和户间空地径流挟沙能力最小,携带走的是大量的细颗粒泥沙,粗颗粒泥沙较少。这说明在加强治理黄土高原乡村聚落中土壤侵蚀的同时,聚落中户间道路的土壤侵蚀问题应不可忽视。
张奕君查小春丁洁
关键词:乡村聚落土壤侵蚀粒度分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