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
-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扬州未婚人工流产青少年生殖健康调查与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通过调查扬州未婚人工流产青少年生殖健康状况,为针对性服务提供借鉴。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确诊妊娠并要求终止妊娠的未婚青少年。采用整体取样与随机抽样调查相结合。对这些青少年进行面对面匿名访谈及填写问卷表,完成有效调查问卷372份,并对结果进行质量控制和统计分析。结果2l~24岁人群是扬州未婚人工流产青少年的主体,农村患者超过60%,外来人口超过50%。学历较低,流动性较强.职业为农民、服务员及工人等低收入人群的生殖健康知识相对薄弱。大多数青少年性观念开放,愿意采取措施防止意外妊娠。但对意外妊娠风险认识较低,避孕意识和避孕知识的缺乏是导致非意愿妊娠的主要原因。在公立医院实施无痛人工流产术是扬州未婚人工流产青少年的首选。结论扬州未婚人工流产青少年生殖健康知识得分普遍不高。农村及外来流动人口,低收入、低学历的农民,服务员及工人等人群是当前扬州生殖健康宣传普及的重点人群。性观念开放、避孕意识和避孕知识的缺乏是导致非意愿妊娠的主要原因。计划生育部门、社区、学校及家庭通力合作是降低未婚青少年人工流产危害的有效途径。
- 张华
- 关键词:避孕生殖健康服务问卷调查
- 人工流产的未婚女性避孕现状调查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了解未婚先孕女性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分析流产原因,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以降低未婚女性的人工流产率。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格,以统一匿名调查表,统计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于扬州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人工流产的460位未婚女性流产情况。内容包括:一般个人情况、避孕失败原因、采取避孕措施现状、生殖健康知识了解状况及对性和生殖健康的态度等。结果:未婚先孕女性中,流产年龄多在20~30岁之间,学历是大专及本科以上的所占比例较多;206人有既往流产史,占44.78%;避孕套是被调查者使用率最高的避孕方法;她们近半数人对生殖健康知识并不清楚,虽然多数人想了解生殖健康知识,但其避孕知识主要来自单一媒体;存侥幸心理未避孕、避孕方法低效、避孕药具使用不当是造成人工流产的主要原因。结论:揭示未婚女性人工流产与不安全性生活的密切相关性,针对目前婚前性行为难以避免的情况,加强对未婚女性的生殖健康服务,针对性提供避孕指导,让她们清楚人流对健康的危害,从而降低流产率,最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韦玲张华邵扬琴乐华
- 关键词:未婚女性人工流产性行为避孕
- 扬州市青少年人工流产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调查扬州市青少年女性人流的年龄及数量分布、区域特点、流产选择方式、流产次数和生育等情况,为针对性服务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整体取样与随机抽样调查相结合,并进行质量控制和统计分析。结果:青少年人流高峰在22~23岁,城区人流最高峰早于郊区(县),但显著提高的年龄组却表现为郊区(县)早于城区。无痛人流是首选方式,22岁青少年是初次人流的主体人群,重复人流以24岁年龄组最高。初次人流、已有1次人流经历以及重复人流的的比例城区组均高于郊区(县)组。郊区(县)组青少年生育史率高于城区组。结论:扬州市青少年人流的显著提升阶段是在20岁以后,是生殖健康宣传教育的高效时间,郊区(县)早于城区,但人工流产的比例和频率城区高于郊区(县),通过提供针对性前期服务可以降低青少年人工流产的危害。
- 张华王亦雄徐扬刘霖
- 关键词:人工流产青少年
- 基于STEM平台的COVID-19疫情风险模型构建
- 2022年
-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传播,利用IBM开源大数据的流行病学时空建模平台STEM,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的预测模型建立和最佳防控策略,建立了动态反馈仿真模型,为新冠肺炎疫情应急管理提供了核心依据与方法,为各地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了科学参考。
- 郭志荣张华姜道旭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社区韧性评估模型实证分析
- 2024年
- 基于扬州市城区的社区现状,运用层次分析法将采集的数据分为5个指标层与19个准则层形成社区韧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完成扬州市社区韧性层次结构评估模型。通过构建判断矩阵对指标层到准则层、准则层到指标层的影响元素进行权重计算,并做一致性检验,找出决定社区韧性强弱的关键元素。结果表明,影响扬州市社区韧性的主要因素为环境设施、社区居民、社区经济、社区管理与信息交流,两个代表社区的韧性评估可为扬州市各级政府部门制定提升社区韧性的个性化方案提供依据。
- 郭志荣张华
- 关键词:韧性层次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