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一波

作品数:82 被引量:862H指数:20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领域

  • 53篇生物学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农业科学
  • 5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8篇底栖动物
  • 26篇大型底栖动物
  • 19篇群落
  • 17篇潮间带
  • 14篇环境因子
  • 10篇养殖
  • 9篇典范对应分析
  • 9篇象山港
  • 8篇植物
  • 8篇浮游植物
  • 7篇生态
  • 7篇浮游
  • 6篇群落结构
  • 6篇温排水
  • 5篇大型底栖动物...
  • 5篇底栖动物群落
  • 5篇动物群
  • 5篇动物群落
  • 5篇贝类
  • 4篇多样性

机构

  • 80篇国家海洋局第...
  • 10篇国家海洋局
  • 9篇浙江大学
  • 8篇南京师范大学
  • 4篇宁波大学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3篇杭州泓蓝环保...
  • 2篇浙江省海洋水...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福建省海洋与...
  • 1篇浙江省海洋监...
  • 1篇自然资源部第...
  • 1篇苍南县蓝天海...

作者

  • 82篇廖一波
  • 72篇曾江宁
  • 60篇寿鹿
  • 57篇陈全震
  • 50篇高爱根
  • 29篇刘晶晶
  • 27篇江志兵
  • 25篇徐晓群
  • 16篇赵永强
  • 15篇杜萍
  • 12篇汤雁滨
  • 6篇朱旭宇
  • 6篇黄逸君
  • 6篇黄伟
  • 5篇胡锡钢
  • 5篇郑平
  • 5篇杨俊毅
  • 4篇高晓辉
  • 3篇贾胜华
  • 2篇陈全振

传媒

  • 14篇生态学报
  • 10篇海洋学研究
  • 5篇应用生态学报
  • 5篇海洋环境科学
  • 4篇海洋学报
  • 4篇海洋开发与管...
  • 3篇生物多样性
  • 3篇海洋通报
  • 3篇中国海洋学会...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海洋与湖沼
  • 2篇动物学杂志
  • 2篇水产学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科技通报
  • 1篇Curren...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水产科技情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17篇2009
  • 11篇2008
  • 7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型海藻对富营养化海水养殖区的生物修复被引量:20
2006年
随着海水养殖的快速发展,养殖水体的自身污染和富营养化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作为生物滤器的大型海藻可以有效地吸收、利用养殖环境中多余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从而减轻养殖废水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养殖系统的经济输出,被广泛应用于鱼、虾和贝类等的综合养殖系统中,对富营养化海水养殖区进行生物修复。文章概述了大型海藻对富营养化海水养殖区进行生物修复的原因、原理、优点、研究进展以及应用大型海藻产生的效益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指出在富营养化海水养殖区养殖大型海藻进行生物修复的方法可以实现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江志兵曾江宁陈全震廖一波刘晶晶郑平
关键词:大型海藻富营养化生物修复
南麂列岛大沙岙沙滩贝类的时空分布被引量:10
2008年
南麂列岛作为观光旅游的休闲去处正在日益升温,其中沙滩游玩是最大的活动亮点,大沙岙是南麂列岛最具代表性的沙滩,沙滩内生活着较多贝类,随大量人员的涌入和沿岸环境污染的日趋加重,大沙岙沙滩贝类的栖息地环境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危害、人为活动正影响着贝类的生长发育。为探明近年来大沙岙贝类种类、数量及群落结构的变化,在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建立初期(1992年)生态调查的基础上,于2003年再次对大沙岙贝类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大沙岙沙滩12种贝类的平均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分别为30.16g/m2和20个/m2,北断面开放区贝类的平均生物量和栖息密度(13.98g/m2和11个/m2)明显少于受监控的南断面核心区(46.33g/m2和30个/m2),贝类的平均生物量和栖息密度的垂直分布低潮区(48.43g/m2和31个/m2)高于中潮区(28.03g/m2和20个/m2),贝类的平均栖息密度7月高于3月,北断面贝类的季节变化、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大于南断面。与建区初期同季调查资料比对发现,2003年北断面贝类数量下降幅度(14倍)显著大于南断面贝类下降幅度(1倍)。分析认为,自然环境变化和人为采捕是影响沙滩贝类数量下降的主要外部因子。
高爱根曾江宁徐晓群寿鹿廖一波陈全震胡锡钢杨俊毅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沙滩贝类南麂列岛
四种主要经济贝类的热忍受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对中国4种经济贝类——泥蚶Tegillarca granosa、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和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 Larmark的临界热最大值(CTMax)进行了室内热效应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夏季自然起始水温为28.0℃时,泥蚶、长牡蛎、缢蛏和贻贝的48-hCTMax分别为39.3℃,38.8℃,38.3℃和32.2℃。泥蚶、长牡蛎、缢蛏和贻贝的热忍受能力分别为泥蚶>长牡蛎>缢蛏>贻贝。
廖一波陈全震曾江宁高爱根刘晶晶孙庆海
关键词:贝类温度
椒江口春、秋季浮游动物分布特征及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23
2011年
2009年5月和10月对椒江口(121.35°E~121.85°E,28.50°N~28.80°N)浮游动物进行调查,分析其群落结构、生物量和丰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海域浮游动物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季鉴定到14大类50种,卡玛拉水母(Malagazzia carolinae)为绝对优势种,秋季鉴定到14大类73种,优势种分别为百陶箭虫(Sagitta bedoti)、双生水母(Diphyes chamissonis)、亚强真哲水蚤(Eucalanus subcrassus)、微刺哲水蚤(Canthocalanus pauper)、中华胸刺水蚤(Centropages sinensis)和肥胖箭虫(Sagitta enflata);多样性指数为秋季(2.59)高于春季(1.82),生物量和丰度为春季(972.66 mg/m3和1 743.54 ind/m3)远高于秋季(65.30 mg/m3和31.94 ind/m3).总生物量和丰度的空间分布由优势种决定,春季高值区出现在咸淡水交汇的出海口处;秋季有沿河口向外递增的趋势.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营养盐、盐度和溶解氧为影响春秋季椒江口浮游动物分布的环境因子;浮游动物群落存在明显的季节和空间异质性;各物种适宜的生态环境不同.与类似河口的现状相比,椒江口的浮游动物种类丰富,可能与影响该河口的水团多样有关;与历史资料相比,椒江口4、10月份浮游动物的生物量、丰度及优势类群保持相对稳定.
杜萍徐晓群刘晶晶曾江宁陈全震寿鹿廖一波周青松
关键词:浮游动物环境因子优势种典范对应分析
空气净化装置及净化球的制备工艺
本发明涉及净化装置,公开了空气净化装置及净化球的制备工艺,其包括净化球(1),还包括球罩(2),上球罩(21)的上端安装有将空气向上抽取的风扇(3),上球罩(21)设有储水槽(211)和吸水槽(212),储水槽(211)...
廖一波寿鹿许雪峰许梦徐却飞胡国森沈旭东
滨海电厂冷却水余热和余氯对中华哲水蚤的影响被引量:14
2008年
依据滨海电厂冷却系统的实际运作情况,模拟研究了滨海电厂冷却水余热和余氯对中华哲水蚤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华哲水蚤的热忍受能力随暴露时间延长而降低,随驯化温度升高而升高.驯化温度为16℃~27℃的中华哲水蚤在持续受到15、30、45min热冲击及持续升温暴露24和48h的致死温度分别为29.9℃~31.7℃、29.4℃~31.0℃、28.9℃~30.3℃和26.9℃~28.5℃、26.4℃~28.0℃.当驯化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其热忍受能力不再上升.电厂冷却水中余氯对中华哲水蚤的毒性随驯化温度升高、升温幅度增大及暴露时间延长而增强.
江志兵曾江宁陈全震廖一波徐晓群寿鹿刘晶晶高爱根
关键词:余热余氯中华哲水蚤急性毒性实验
浙江西门岛海洋特别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被引量:15
2013年
为研究浙江西门岛海洋特别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作者分别于2010年4月(春季)、11月(秋季),2011年8月(夏季)和2012年2月(冬季)进行了4个航次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78种,根据其食性类型划分为浮游生物食者、植食者、肉食者、杂食者、碎屑食者5种功能群。各功能群平均密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浮游生物食者>肉食者>植食者>碎屑食者>杂食者,平均生物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浮游生物食者>碎屑食者>肉食者>杂食者>植食者。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大型底栖动物各功能群的密度和生物量季节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的主要环境因子包括温度、溶解氧、溶解态无机磷和表层沉积物的中值粒径,排序轴对功能群–环境关系的贡献率计算结果表明环境变量可以较好地解释功能群的变化情况。
廖一波寿鹿曾江宁高爱根汤雁滨严小军陈全震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生物多样性环境因子海洋特别保护区
我国海洋生态补偿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9
2011年
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外生态补偿的概念内涵做了梳理和评析,并针对目前我国海洋生态补偿的一些工作基础和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在详细阐释补偿依据、补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等5大核心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海洋生态补偿机制方面的几点展望,旨在为我国海洋生态补偿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
廖一波寿鹿曾江宁徐晓群
关键词:生态补偿海洋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海洋资源环境
Biolog和PCR-DGGE技术解析椒江口沉积物微生物多样性被引量:29
2012年
采用Biolog和PCR-DGGE技术对椒江口6个站位表层沉积物群落水平的微生物代谢功能和以16S rRNA基因标记的细菌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并对其代谢功能和群落结构与沉积物污染物等参数进行冗余梯度分析(Redundancy gradient analysis,RDA)和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Biolog分析结果表明,微生物群落整体代谢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潮间带(B1、B2)、入海口处(A3)>入海口内(A1、A2)>入海口外(A4);碳源代谢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范围为2.09~3.25,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潮间带(B1、B2)、入海口处(A3)>河道内(A1)>近入海口处(A2)>入海口外(A4);潮间带、入海口处及河道内的微生物对各类碳源的相对利用率较平均,而近入海口处和入海口外的微生物群落对聚合物的相对利用率较高,对氨基酸类和胺类的相对利用率较低.DGGE图谱分析表明,细菌群落结构沿河口盐度梯度存在空间异质性,但两潮间带站位的相似度高(82.27%);遗传基因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68~2.87,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潮间带>入海口处>入海口外>近入海口处>河道内.群落代谢功能与理化因子的RDA显示,有机质和硝基苯的分布能较好地解释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的变化;群落遗传结构与理化因子的CCA显示,硝基苯和多环芳烃的分布能较好地解释细菌群落遗传结构的变化.综上结果认为,椒江口沉积物的微生物代谢及遗传多样性符合典型的河口特征,但入海口内微生物沉积环境已表现出对某些化工污染物的响应.
杜萍刘晶晶沈李东胡宝兰曾江宁陈全震寿鹿廖一波
关键词:BIOLOGPCR-DGGE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
象山港春季网采浮游植物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7
2013年
根据2010年春季象山港28个站位的网采样品,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55属158种,其中硅藻135种(占总丰度的99.0%),甲藻18种,其余门类(金藻、蓝藻、绿藻和隐藻)5种。浮游植物平均丰度为35.29×104个/m3,其分布呈较强的斑块状(3.41×104—142.35×104个/m3),高值区位于横山至白石山水域及乌沙山电厂邻近水域。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总体表现为港口和港口外高于港中部和港底。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 jonesianus)为绝对优势种,其丰度(284.97×103个/m3)占总丰度的80.8%。典范对应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的主要因子依次为透明度、悬浮物、温度、水深和氮磷比。光照充足、电厂温排水适度温升、营养盐丰富和氮磷比合适(接近Redfield比值16)导致了港内微藻旺发。受径流、水交换和海洋开发等影响,象山港的理化参数表现了明显的斑块和梯度分布,这为浮游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不同类型的生境,客观上造成了其分布的空间异质性。聚类、多维尺度和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港底、港中部、港口至港口外区域间的群落组成差异较大。结合历史数据分析表明,象山港浮游植物丰度的升高及群落结构的改变与电厂运行、水产养殖、临港工业发展和滩涂围垦等海洋开发活动有关。
江志兵朱旭宇高瑜廖一波寿鹿曾江宁黄伟
关键词:象山港浮游植物典范对应分析环境因子海洋开发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