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荣 作品数:23 被引量:40 H指数:4 供职机构: 山西省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太原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脾多肽注射液用于肿瘤辅助治疗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系统评价脾多肽注射液联合放化疗对各型肿瘤的近期有效率、Karnofsky评分、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在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检索截至2017年1月11日所有关于脾多肽注射液用于肿瘤辅助放化疗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文献,对其进行质量评估,并对符合要求的所有文献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23篇,涉及1 658例患者。将纳入的患者分为治疗组(脾多肽注射液^+放化疗)842例,对照组(单纯放化疗)81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近期有效率(RR=1.20,95% CI 1.07~1.33,P=0.001)、Karnofsky评分改善水平(RR=1.77,95% CI 1.43~2.19,P<0.05)、免疫功能相关指标:CD3^+(MD=9.48,95% CI 6.76~12.20,P<0.01)、CD4^+(MD=7.54,95% CI 5.38~9.71,P<0.01)、NK细胞(MD=4.47,95%CI 3.45~5.48,P<0.01)以及CD4^+/CD8^+(MD=0.33,95% CI 0.25~0.42,P<0.0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恶心、呕吐发生率(RR=0.51,95% CI 0.35~0.73,P=0.000 2)、骨髓抑制发生率(RR=0.41,95% CI 0.25~0.68,P=0.000 6)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免疫功能指标CD8^+及不良反应中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腹泻、口腔黏膜炎、肝损伤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脾多肽注射液联合放化疗疗效优于单纯放化疗,可提高肿瘤患者生命质量,降低放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和骨髓抑制的发生率。 康荣 贾媛婷 郭一萌关键词:肿瘤 肿瘤辅助疗法 META分析 手术室-麻醉苏醒室患者交接安全管理的研究进展 2024年 术后患者生理功能尚未恢复正常,加之手术创伤、麻醉与镇痛药物的残留作用以及潜在的危险因素,需要先转入麻醉苏醒室进行观察,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后才能转入普通病房。通过对手术室-麻醉苏醒室患者交接的重要性、安全管理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为临床患者交接提供指导,提高患者交接的安全性。 向军霞 栗晓坤 段少铭 王鸿伟 康荣关键词:安全管理 麻醉护理 麻醉苏醒室 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对围术期凝血功能及电解质的影响 被引量:3 2011年 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商品名:万汶)是新一代的中分子羟乙基淀粉制剂,该产品通过优化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降低取代级和改变取代方式(C2/C6)使其在容量治疗中更加适合于临床需求。 康荣 邓丽云 赵贞英 耿力 范丽 马秀丽关键词: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 凝血功能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电解质 围术期 中分子羟乙基淀粉 商品名 基于Web of Science的麻醉护理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2024年 目的 了解近10年国内外麻醉护理的研究现况、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方法 通过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2013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发表的麻醉护理相关文献,并应用CiteSpace 6.2软件对发文量、发文国家、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921篇文献,总体发文量呈逐年缓慢增长态势;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患者安全、手术室、麻醉重症监护室等方面;研究趋势倾向于患者安全、质量改进、协作、护理过渡、患者交接方面。结论 麻醉护理的研究已引起护理人员关注,但该领域发展速度较为缓慢,未来仍需借鉴国外经验,拓展研究领域,结合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不断推进优质麻醉护理的纵深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向军霞 康荣关键词:麻醉护理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 额肌自发肌电的临床价值 本文介绍了经典的肌松监测方法包括肌动图(MMG)、加速度肌松监测(AMG)和诱发肌电图(EEMG)。A-Line麻醉深度监测仪具备非诱发EMG的监测功能,生产者将其作为AEP监测的干扰因素。但在临床麻醉中,EMG与听觉诱... 康荣关键词:听觉诱发电位 肌松监测 额肌 麻醉学 文献传递 国外麻醉护士执业标准、执业范围和继续教育发展现状 被引量:4 2021年 麻醉护理是临床护理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从麻醉护士执业标准、执业范围和继续教育3个方面综述国外麻醉护理发展现状,以期为我国麻醉护理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赵秀芳 康荣关键词:麻醉 麻醉护理 执业标准 执业范围 继续教育 全麻术后患者手术室转至麻醉恢复室交接核查单的优化及应用 2024年 目的优化全麻术后患者手术室转至麻醉恢复室交接核查单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麻醉科140例全麻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科室传统交接单对患者进行交接;试验组优化全麻术后患者手术室转至麻醉恢复室交接核查单并应用于患者交接,采用边核查边打钩形式记录,交接时间控制在5 min内。比较2组交接中各类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交接不良事件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01)。结论该核查单的应用能够规范交接流程,降低交接中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交接完整性和安全性。 向军霞 马秀丽 康荣 冷菲 郭江红关键词:麻醉恢复室 全麻术后患者 CYP3A4^(*)1G基因多态性对芬太尼类药物术后镇痛效果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系统评价CYP3A4^(*)1G基因多态性与芬太尼类药物术后镇痛效果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自建库至2019年8月国内外已公开发表的关于基因多态性对芬太尼类药物镇痛作用影响的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及数据提取并评价质量。采用Review Manager 5.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患者1050例,其中野生型纯合子(CC)543例、突变型杂合子(CG)437例、突变型纯合子(GG)70例,分析结果显示3组患者两两比较术后24 h疼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GG组芬太尼类药物用量低于CC组和C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GG组比CC组:标准化均数差(SMD)=-0.78,95%CI-1.03~-0.52,P<0.01;GG组比CG组:SMD=-0.61,95%CI-0.87~-0.35,P<0.01]。结论:CYP3A4^(*)1G基因多态性可影响芬太尼类药物术后镇痛效果,GG患者在达到相同镇痛效果的情况下对芬太尼类药物用量减少。 周荣 康荣 郭一萌关键词:镇痛 芬太尼 我国麻醉护理学科建设现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被引量:11 2021年 综述我国麻醉护理学科在临床实践、护理管理、护理科研和护理教育中的建设现况并预测可能的发展趋势。 赵秀芳 康荣关键词:麻醉护理 护理 不同剂量纳洛酮后处理对大鼠脑微管相关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纳洛酮后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微管相关蛋白(MAP2)蛋白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生理盐水对照组(P组),纳洛酮1mg/kg后处理组(N1组),纳洛酮5mg/kg后处理组(N2组),纳洛酮10mg/kg后处理组(N3组)。4组均采用阻断右侧大脑中动脉90min,再灌注24h的方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在再灌注初始,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不同剂量纳洛酮。实验过程中连续监测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再灌注24h后,各组大鼠用1%戊巴比妥钠(90mg/kg)腹腔注射麻醉后,迅速断头取脑,测定缺血侧和健侧脑组织MAP2表达。结果缺血前和缺血再灌注期间各时间点的心率和MAP在4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缺血侧,与P组比较,N1、N2组再灌注24h后脑组织MAP2表达无明显改变(P>0.05);与P组、N1、N2组相比,N3组的上述指标显著增高(P<0.05)。对于健侧,4组间MAP2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纳洛酮后处理可增强大鼠脑MAP2蛋白的表达,从而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康荣 刘毅 张勤功 邓丽云 程周军 蔡越 朱毅关键词:纳洛酮 再灌注损伤 微管相关蛋白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