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艳玲
-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不同水系拟平鳅的种群遗传变异和亲缘地理
- 拟平鳅(Liniparhomaloptera disparis disparis)与琼中拟平鳅(Liniparhomaloptera disparis qiongzhongensis)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
- 左艳玲
- 关键词:种群遗传亲缘地理细胞色素生物地理
- 文献传递
- 4种鲿科鱼类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的比较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采用PCR技术,对外形上易混淆的鲿科Bagridae 4种初级淡水鱼:中间黄颡鱼Pelteobagrus interm edius、普通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粗唇鮠Leiocassis crassilabris和Pseudobagrus kyphus进行线粒体控制区489 bp序列的分析.结果显示:4个种间的碱基差异为12.88%,28个样品共得到7个单倍型,通过遗传距离和系统发育分析可见,粗唇鮠和Pseudobagrus kyphus的亲缘关系比较近,而中间黄颡鱼、普通黄颡鱼和另外2种鱼的亲缘关系较远.
- 吕凤义左艳玲范月明洪静雯庆宁
- 关键词:鲿科线粒体控制区亲缘关系
- 基于mtDNA控制区序列的拟平鳅遗传变异和种群分化被引量:6
- 2009年
- 采用DNA序列分析方法,分析拟平鳅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变异和亲缘关系。共检测了12条水系87尾拟平鳅的mtDNA控制区序列,在477bp片段中有95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其中39个单个多态位点,56个简约信息位点。系统发育分析(NJ)结果显示,华南西部沿海地区拟平鳅20个单倍型分成3支;分支I由广东西部独立入海水系和珠江水系的种群组成,分支Ⅱ由广西东部独立入海水系和海南岛昌化江的种群组成,而海南岛的万泉河和南渡江种群聚合成分支ⅡI。表明海南岛不同水系的拟平鳅已经发生了遗传分化,一部分与广西的种群相似,另一部分是海南特有的。3个分支内的变异率(0.583%~1.775%)都明显小于各分支间的变异率(4.205%~5.715%),也远小于各分支与外类群间的变异率(11.825%~13.73%)。说明华南西部沿海和海南岛的拟平鳅已分化成3个在遗传上有明显差异的群。基于现在的地理格局,研究曾经假设华南西部沿海独立水系种群与珠江水系种群的关系较密切,而与海南岛种群的关系较疏远。分子变异分析(AMOVA)表明,大部分的变异(65.04%)分布于地理区内种群间,而地理区间的变异仅占2.24%,与假设不符。表明12条水系拟平鳅mtDNA控制区序列的遗传分化可能主要是由于第三纪水系的隔离,而不是第四纪冰后期海南岛与大陆的分离所致。而第四纪盛冰期低海平面所造成的陆连,使相互分离的水系有机会连接,因此,海南岛昌化江种群与广西沿海独立水系种群关系密切,珠江水系种群保持与广东西部沿海独立水系种群的密切关系。而琼中海峡这个地理屏障形成的时间还不够长久,并没有成为有效的生殖屏蔽。AMOVA分析结果与上述NJ分析中各个分支之内的分子变异非常小的结果一致。
- 左艳玲林岳光梁晓旭马天峰庆宁
- 关键词:MTDNA控制区亲缘地理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