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卯柱
- 作品数:3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内蒙古畜牧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内蒙古第四次草地资源调查草地生产力测定及计算方法简介被引量:8
- 2002年
- 通过测定灌木占地比例 (郁闭度 )、标准株丛产量 ,计算样地灌木的产量。这样的方法测算草地生产力简便 ,易于理解 ,便于操作。在有了灌木标准产量之后 ,在其它同类型草地上 ,可以引用该种的标准产量计算该类草地生产力。
- 安卯柱高娃朝鲁
- 关键词:资源调查
- 不同类型沙地上差巴嘎蒿细根的分布状态被引量:24
- 2003年
- 以生长于流动沙地和固定沙地上,处于植被演替不同阶段的半灌木差巴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种群为对象,用土钻取样法研究了生长季(2000年)降雨期前后差巴嘎蒿的根系随土壤深度的分布、生长动态及其与根际土壤含水量的动态关系,观察到:1)降雨期前各土层的根际土壤含水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增加的幅度为流动沙地>固定沙地;降雨期后根际土壤含水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减少的幅度为固定沙地>流动沙地。2)表土层(0~15 cm)中差巴嘎蒿的主根分布量在流动沙地显著高于固定沙地。3)降雨期前,差巴嘎蒿细根(直径<1 m/n)分布比例在两种不同类型沙地上的差异表现为:在土层0~45 cm中固定沙地(84.9%)极显著高于流动沙地(61.9%),而在深土层(>45 cm)中流动沙地(38.1%)显著高于固定沙地(22%);降雨期后,不论是在固定沙地还是流动沙地细根多集中于0-15 cm的表土层中,流动沙地的细根分布比例由降雨期前33%增至降雨期后的78%,固定沙地由降雨期前的49%增至降雨期后的63%。表明流动沙地差巴嘎蒿种群细根的生长比固定沙地活跃,能够在生长季降雨期后迅速调整细根的分布比例,使细根分布适应降雨期后浅层土壤含水量高的特点。固定沙地的细根分布难以迅速适应土壤水分的变化,不利于差巴嘎蒿对水分的吸收,成为种群衰退?
- 刘士刚朴顺姬安卯柱刘芳
- 关键词:流动沙地固定沙地细根土壤含水量植被
- 芨芨草的自然—经济特性及其利用与培育被引量:10
- 2002年
- 简述了芨芨草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 ,概述了芨芨草草甸在我国的分布及其群落特征 。
- 安卯柱高娃王春兰刘德福刘桂香刘艾
- 关键词:芨芨草饲用特性